1954年,粟裕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毕竟他的能力也是与他的职位相匹配的,也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然而不正常的是,中央却给他配备了11位副总参谋长,这11位副总参谋长也不乏与他同级的大将,但11位副总参谋长中只有4位来上班,7位都没有来。
粟裕的事迹,想必大家也是常常听到。粟裕年轻时,因履历战功相继,先后升任红军营长、团长、军团参谋长等职。
抗战时期担任过支队副司令员,皖南事变后又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在粟裕担任苏中军区司令员的时候,他指挥苏中军区新四军游击队反击日军的扫荡,连续战斗42天,大小百余次战斗,歼灭日军一千三百余人,后又担任苏浙军区司令员,指挥部队歼灭拒降日伪军2万余人。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先后指挥华中野战军19个团3万余人歼灭了国民党6个旅共5.3万余人,此战是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后又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率领部队发起豫东战役等战役。1948年,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发起了著名的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44万余人,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高度称赞了粟裕,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新中国解放后,粟裕建议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台湾战役,毛主席也随后宣布:攻台作战任务交由粟裕同志负责。粟裕一直致力于研究解放台湾,可惜的是当时整个世界形势变幻莫测,计划赶不上变化,粟裕准备了一年多的作战计划,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不久后爆发了朝鲜战争,解放台湾的事也“石沉大海”。
当时毛主席想让粟裕担任志愿军司令员率军出征,可是粟裕由于身体的问题未能担此大任,后在中央的安排下,去了苏联休养疗伤,直到1951年9月才从苏联回国。
回国后,粟裕的身体好了许多,中央安排他到解放军总参谋部去工作,担任第二副总参谋长。1954年,担任了两年多副总参谋长的粟裕被毛主席叫过去谈话。
主席向他传达了中央军委让他担任总参谋长的这一决定,粟裕听到后,连忙摆头摇手,表示自己能力有限,担任不了这一重要职位。毛主席坚定地说道:“我看你就行,我看你就有这个能力,你也不要推脱了,中央已经决定了”。
时间不长,中央军委就下达了正式文件,由粟裕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让人吃惊的是,粟裕的后面任命了11位副总参谋长,他们分别是:李克农、韩先楚、陈赓、王震、张爱萍、张宗逊、许世友、杨成武、黄克诚、彭绍辉和邓华。这几人中,黄克诚和陈赓都是大将军衔,剩下几人也都是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