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一天,知天命的姜春云在山东省人大会议上,被选为山东省代省长兼济南市委书记。
满怀着喜悦和憧憬,姜春云乘车来到了济南市委大楼,准备在人生的后半段再次干出一番政绩,好好为家乡父老尽一份绵薄之力。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谁料姜春云刚下车,脸上的笑意转瞬即逝,眼前的景象让见惯了大场面的姜春云都感到无所适从。
市委大楼门口垃圾遍地,腐烂食物散发着一阵恶臭,路上的行人经过大楼都紧紧捂住口鼻,生怕吸进一点气味。
道路也是坑坑洼洼,三轮车、货车驶在路面上,咚咚响个不停,好似有人在演奏打击乐。
事后多年,垂垂老矣的姜春云回忆在济南任上的往事,总会说道:
“那时的济南远不是现在这般秀丽,我走出市委大楼,常常会在街上看到马粪。有一次,我便耐着性子数了一下,一是出于好奇,一是想见微知著,看看市容,竟然发现马粪多达48堆。心头不禁一紧,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斤。”
不过姜春云可不是明朝的万历,他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土改干部”。
几十年水里进、火里出,拥有丰富行政经验的铁骨头、硬汉子。
只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济南的市容就旧貌换新颜,并凭此功绩,又高升为山东省委书记,成了地方大员。
新手期的姜春云
1930年,姜春云生于山东莱西。实事求是地说,姜家家境一般,可在战乱纷飞,有今天没明天的年代,父母还是省吃俭用,供姜春云进入了莱西一所新式小学。
没想到的是,7年之后,日本就打进了山海关,侵占了山东。
年幼的姜春云被战争的巨浪所裹挟,当了一名悲惨的亡国奴。
日本人占得了国土,却无法摧毁一个民族的脊梁。
山东毕竟是孔孟之乡,传统文化时刻浸染着姜春云的思想。
同时,八路军在山东部分山区还建立了根据地,宣传抗日主张。
因此到了1947年,日本战败以后,17岁的姜春云就加入了组织,被送到莱西训练班学习。
结业后,姜春云成了一名兢兢业业的“土改干部”。
时代造就下的“土改干部”不同于苏区时期的老革命,也不同于喝过洋墨水,有过留洋经历的海归一代。
以姜春云为代表的“土改干部”有一定的文化理论水平,接受过系统的指导,深入了中国社会的底层,把握了政权变更期的时代脉搏。
他们明白,要想建立政权,不得不依靠广大的“泥腿子”群体;要想完成工业化,也得求助于“泥腿子”挥洒的汗水。
不解放“泥腿子”,就无法释放劳动力,进而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
也就是这个时期,姜春云初次走上工作岗位,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土改”中,姜春云也养成了注重调查的习惯,不管去到哪儿,都会带着笔记本倾听农民的心声。
到了1957年,姜春云来到中国土产出口公司青岛分公司任副科长。在外人眼里,这可是一个“肥缺”。
建国初期,国内出口的商品有限,能在出口公司任职的官员往往能提前一步享受到国外产品。
姜春云在此任职,始终洁身自好,同外国人打交道也优先考虑国家利益。
改革开放为姜春云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全国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了经济,就能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1984年姜春云结束了省委秘书长的职务,来到了省会济南主持具体事务。
改造济南
济南,又名“泉城”,是山东省的政治、文化中心。
早在清朝末期,济南就修建了诸多铁路,交通十分发达。
作为连接华北、华东的运输中心,济南的地理位置还算不错,物产也相当丰富。只是受困于计划经济,济南的潜力一直无法充分释放。
以至于到了八十年代,济南的市貌未有一丝一毫的改善,路边马粪成堆,污水肆意流淌,给民众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根据济南统计局的数据,在1983年,济南全市工业总产值低的可怜,仅为48.2亿元,农业也只有9.3亿元。
相较于城市,由于农村地区最先改革,境况叫好一些,人均纯收入和1978年相比,由101.2元增加到408.12元,不少地方出现了“粮满仓、油满缸,盖新房的”可喜局面。
为了改变济南经济“走一步,看三步”的形势,姜春云一上任就带领市委班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颁布了一些政治政策为经济改革保驾护航,后人将他的主政思想总结为“弹跳式改革”。
所谓“弹跳式”,就是一步当三步,迈开步子,大胆往前走。
主导济南经济还是以国企为主,国企内部充斥着大量冗员、冗费的现象,人人都削尖了脑袋,进入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