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骄阳似火,各类关于“热热热”的话题持续“霸屏”网络和朋友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中,因热中风而就诊的也明显增多。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静提醒,脑卒中在夏天依旧是高发期,对脑卒中的防治不容忽视。
中风,即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它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秋冬交替季;一个就是气温32℃以上的盛夏。有研究表明,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卒中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加,这一现象被称为热中风。
近日,100岁高龄的张奶奶在家未开空调突发言语障碍及右侧肢体无力。送到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后,医院紧急启动绿色通道,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成功缓解症状。目前,张奶奶已能自行行走,转危为安。
也是在同一天,60岁的刘先生在户外工作时突发意识障碍伴左侧肢体无力。同事送医后,医院迅速开启绿色通道,成功实施取栓手术。术后,刘先生恢复良好,家属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并致谢。
为什么会热中风?赵静指出,夏天天气热,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可使血液的黏稠度增高,加大了血栓形成的概率,容易发生血管堵塞,诱发中风 。另外,空调使用不当也是重要诱因,很多人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导致室内外温差很大,老年人尤其是患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的老年人,进出房间很难适应一冷一热的温度变化,会导致 脑血管不断收缩、舒张,可能出现脑部循环障碍,发生中风 。
如何预防热中风?
炎炎夏日,以下措施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1.补充水分:在炎热的天气中,要多喝水,避免脱水。
2.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通常是中午到下午)外出。
3.穿着适当: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以帮助身体散热。
4.使用空调或风扇:在室内使用空调或风扇,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5.注意遮阳:外出时使用遮阳伞、戴帽子和太阳镜,保护皮肤和眼睛。
6.合理饮食: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油腻和高热量食物。
7.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8.监测健康状况: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定期监测血压和健康状况。
如何识别热中风症状?
脑卒中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救治刻不容缓,必须争分夺秒,所以,如何快速识别以上症状至关重要。根据“中风120”口诀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简便有效。
记者:陈美玲 王嘉玮(见习)
通讯员:夏诗亮
供稿:区卫健委
初审:岳顺顺
复审:姚怡莹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