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薄一波的资历,倘若参加55年授衔,授予“大将”是否板上钉钉?

分享至

1955年9月27日,金秋时节的北京,一派喜悦丰收的景象。

风光旖旎的中南海,聚集着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将领,佩戴着闪亮的勋章。光荣与梦想,灿烂与辉煌,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在此刻彰显。

这次授衔,酝酿了很久,外界也期待了很久,共有一千多人参加了授衔仪式。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当然也有很多将领没有参加此次授衔,比如周恩来、薄一波、李先念等人。

之所以没有参与军衔评定,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一来建国后,这些人大多不在军队系统,转为地方行政工作;二来则是个人品格高尚,皆是虚怀若谷之辈,不愿争名夺利。



然而,好奇心是人类的本性,后世的军事爱好者就发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以薄一波的资历,建国后要是不在国务院任职从事财经工作,参加了55年授衔仪式,能否被军委授予大将军衔?根据现有的资料,进行推测,薄一波应该可以被授予大将。



军衔评定的来龙去脉

早在建国初期,为了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军委就于1950年开始筹备军衔评定。天公不作美的是,朝鲜战争的爆发,打乱了这一进程。

比如1951年国庆节的晚上,彭德怀在指挥志愿军回击美军的秋季攻势的间隙中,给中央发去了一封电报,其中提到“我人民解放军来自各根据地,许多具体制度不一样……长期无军衔制度,一时评定官阶较为困难。”



很显然,彭德怀从战场的实践中感到解放军实行正规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没有军衔,在确定指挥关系和作战协同上会带来许多权力上的争辩。

再者,同美军谈判时,人家有军衔,咱们没有,不便于平起平坐。

等到了1952年11月12日,中央召开了会议,一致通过了预定在1954年实行军队改革的决议,决定在军队实行征兵制度、薪金制度、军衔制度和勋章奖章制度,统称为“四大制度”。



说干就干,毫不拖沓是解放军的本色。26日,距离会议召开仅仅相隔14天,总干部就完成了《1953年军衔准备工作计划》的报告。

这份报告是由罗荣桓部长起草,并征询了苏联军事顾问卡苏林的意见,汇总而成。但由于事务繁多,“四大制度”直到1955年1月1日方才开始实施。

在薪金制度中,从副排级到军委主席共分为20级,其中一级军委和军委副主席,薪金标准为450元,最低的副排级,薪金标准则为46元。



随后,2月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军官服役条例》,这其中就包括军衔标准。1955年的军衔方案较之1953年,进行了简单的调整和修正,共分为六等十九级。包括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



1955年正月十六,军衔制的横空出世,为军队建设填补了一项空白。

至于军衔评定,在《军官服役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授予军官军衔,应以现任职务7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中服务的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为依据。虽然只有一句话,但也指明了大方向。

总的来说,评定主要基于五个因素,分别为:任职、素质、能力、资历、军功。



由此证明,军委评定军衔,既不是依靠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当然,现有任职、过去资历和所立战功这三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指标,不容易作假,因而占有的权重也较大。



按照干部评定权限,对于元帅、大将的人员名单,是由中央书记处提名,最后的审议权则在中央政治局。

在行政待遇上,元帅对标的是行政三级,享受中央政治局委员待遇,大将则仿照行政四级,享受国务院副总理待遇。

因此,大将以上可算是党和国家领导人。

建国初期,大多数的兵团司令员都被评定了上将,这也为人员评定在职务上设置了一个下线,或者说是参考标准。



1955年9月23日,元帅和大将的人员陆续出炉。其中,十名大将包括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值得一提的是,十名功勋卓著的大将,是有排名先后的,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排名最后的就是许光达,由于本文讨论的是薄一波是否符合大将标准,那么只要拿许光达和薄一波进行一番比较就能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结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