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基层干部坦言,节假日值班只接得到领导查岗电话,接不到工作电话!
碧翰烽/文
据半月谈近日刊文《基层减负,要突破“八大定式”》提到,其中一个定式就是超时超量工作渐成常态。
文章称,一些基层干部坦言,节假日成了值班值勤同志的“受苦日”。政法、公安、交警等部门轮流值班很有必要,但如编办、党史及一些群团组织“跟风”值班,则可能存在形式主义之嫌。一些干部表示节假日值班时,只接得到领导的查岗电话,接不到工作电话。还有一些基层单位过分渲染超时甚至通宵工作,这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有必要,但不应成为工作常态。如果漠视基层干部休息权,必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磨洋工”。据了解,新疆等地已在清查不必要的值班加班,把节假日、休息权切实还给基层干部。
当年,交通还不够发达,某县曾经实地暗访督查一个乡镇的周末值班情况,发现政府大院只有一个门卫,通过了解得知,值班的干部都去参加某人情宴席了,后来在全县进行了通报批评。
今天,无论是交通,还是通信,都比过去要方便快捷多了。所以,关于节假日值班工作,有几个方面问题值得认真探讨:
一者,值班的主要目的究竟是什么?是随时开展安全应急调度,还是迎接上级的督查检查?这个需要搞清楚,因为这涉及到谁来值班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政法、公安、交警、应急等部门需要值班,而有些群团组织有必要值班吗?这就说明,节假日的安全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涉及到有安全职能职责的部门才是值班的重点。如果随意扩大值班单位范围,就有泛化之倾向了。
二者,值班的方式方法应该怎么样?是否可以更加科学务实?也就是说,是不是所有的值班都要在办公室坐班?比如村社区,本来就在辖区内,距离也不是很远,有没有必要非得在办公室坐班值班呢?而且,现在的移动电话、交通已经比较发达,是不是非得守在一个座机边上呢?有的单位估计也没有座机了吧。何况就是紧急调度或处置,还可以通过移动电话或交通工具迅速实施。所以,值班的关键在于责任到人,有能力调度或处置的人员才是关键。
三者,值班的效果究竟怎么样?关于每年节假日值班的效果,有没有进行过全面科学的评估?比如处理问题多少个?涉及到的地方和单位多少个,占比有多少?从中可以分析哪些单位该值班或不该值班。比如值班有没有浪费资源?
再比如可以分析一下,有多少地方和单位接到过工作电话?有多少接到过领导的查岗电话?
四者,关于值班加班方面的法治意识问题。如何保障基层干部的休息权?而不是随意取消基层干部的周末、节假日。在这个方面,必须要有法治意识。如果是非常紧急或非常特殊的事情,值班加班无可厚非。但有的时候、有的地方,一刀切的不顾实际情况的值班加班做法,恐怕就不一定了。
何况,休息权不仅仅是基层干部的合法权益问题,还涉及到拉动消费、维护法治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