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5年李水清想回部队,请杨得志出面说情,李先念:我不放也不行啊

0
分享至

1952年7月,因美军在朝鲜战场上违反国际公约使用细菌弹,致使时任67军军长的李湘染疾去世。

李湘军长去世以后,全军不胜悲痛,但在战争环境下,67军还是需要一个领头羊,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时任20兵团副参谋长的邱蔚被调到了67军任军长。



不过,在一开始的时候,上级并不是选定邱尉,而是希望时任67军副军长的李水清继任军长。

当时,旷伏兆任67军政委,该军有两个副军长,一个是李水清,另外一个就是刘儒林。

刘儒林是起义将领出身,入朝之前上级一度考虑过他是否入朝参战的问题,是刘儒林强烈请战,上级才同意。

以当时情况来看,李水清任军长也算是水到渠成。

令人诧异的是,李水清一开始却婉拒任67军军长。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之所以说李水清适合出任67军军长,主要是因为他1930年就参加了红军,革命资历老。

1949年2月全军统一番号,李水清任67军199师师长。

67军199师的番号在我们今天看来不显山不露水,但值得一提的是,199师的前身是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红一师。后来开国大典阅兵,上级点名199师参加,聂荣臻、杨成武更是作为该师的老首长,亲自关照。

可见这支部队的特殊性,而能担当这样一支有着光荣传统部队的军事主官,李水清的能力可见一斑。

1949年12月,李水清升任67军副军长,但仍然兼199师师长。

按照道理来讲,李水清接替李湘任67军军长是板上钉钉,他本身就是67军出身,对这支部队的状况了如指掌。



可李水清却拒绝出任军长,按照他的话来说就是。

“我当兵早,没有什么文化,现在仗也打完了,我想我现在主要的任务是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以便将来更好地为部队服务。”

上级感念李水清求学精神,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1952年7月,李水清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速成系学习,并仍然兼任67军副军长。

李水清在军校学习期间十分刻苦,也赢得了上级一致赞誉。

不过,后来也有个意外。

1954年9月,时任67军军长邱蔚在山东青岛(当时67军驻扎在青岛)太平角海军雷达站不远的地方钓鱼时,被海浪卷入海中,不幸遇难。

邱蔚将军遇难后,上级决定调李水清任67军军长。

这一次,李水清没有再拒绝。

1955年9月,李水清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水清在67军干军长,一任就是十多年,一直到1968年升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有个小故事值得一提。



1958年8月8日,毛主席南巡抵达济南,并视察了济南军区,接见了军区领导干部,当时李水清就站在欢迎的人群中。

毛主席进入会场以后,与众人握手致意,看见李水清后还特意打招呼:

“小李子!”

李水清上前给毛主席敬礼,毛主席看着他笑容满面的说:

“小李子不长个子,只长精神。”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从红一军团走出来的开国将军,年轻时参加红军还曾给毛主席干过警卫员。

李水清将军最大的优点,就是谦虚好学,将军出身贫苦,少年时便给地主放牛为生,本身其实没有多少学习的机会,后来是参加红军以后,才逐渐得到锻炼学习。

大多数贫苦出身的开国将军,在参军以后多数都是军事干部,李水清不同,他不仅能打得了仗,还能做政治工作。

纵观李水清将军一生经历,绝大多数时间也都是在政工岗位上。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当时部队不少出身贫苦的战士根本想不通,自己打了一辈子的白军,到头来居然成了白军,所以拒绝换军装。

李水清当时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三营教导员,他给全营做政治工作,他给大家讲了一个“犒师救国”的典故,勉励大伙杀敌报国。

“一个人是否爱国,既要看他的言论,又要看他的行为。光从装束打扮上是衡量不出一个人是否爱国的。”



当时,八路军115师改编完成后,即开赴抗日前线,为了配合忻口守军作战,八路军115师根据中央指示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日军。

李水清与时任三营营长龙水文立即进行了动员后,便率部出发,直抵灵丘与涞源之间的腰站。

鏖战七个小时后,日军仓皇丢下三百余具遗体狼狈逃窜,我军大获全胜。

李水清正式升任军事主官,是在1949年2月全军统一番号以后,直接出任67军199师师长。

尽管是首次出任师一级军事主官,但李水清参加革命战争多年,无疑拥有很老到的经验。

1949年3月,华北军区野战部队正式发起太原战役,按照一开始的战役计划,我军决定先夺取太原城,然后在进攻卧虎山上的敌人。

199师在战前承担牵制卧虎山之敌,本来万无一失,但没想到的是,战前199师一个小分队在夺取敌人一个碉堡过程中,意外俘虏了敌师长、副师长。

李水清据此判定,敌人在失去指挥以后,必然群龙无首,建议抢先一步夺取卧虎山。

不料方案报上去以后,军长反对李水清的计划,认为根据战役整体计划,优先夺取太原是关键,不能因小失大。

尽管军长并不赞同李水清的建议,但李水清决定违抗军令,发起卧虎山之战。

战役打响以后,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一度不放心,打电话给199师询问战况,李水清拍着熊破保证:

“第二天中午拿下卧虎山。”



事情果然如李水清所预料,199师只用了不到10个小时,就夺取了卧虎山,令杨成武在事后也忍不住感慨:

“积极的相机而行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需要气魄,需要胆略,需要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这种素质,是一名指挥员优秀品质的体现。”

1968年,李水清升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在当时,李水清与李文耀一起是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的两大得力助手。

不过,在那个年代里,李水清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970年,周总理亲自点将,任命李水清为第一机械工业部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5年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

李水清对于离开部队非常不舍,毕竟自己在部队干了一辈子,对于机械工业完全不在行,但他也不愿意辜负周总理的信任,无奈只好走马上任,时隔多年后他回忆称:

“那是非常时期,总理点将,赶鸭子上架,外行管内行,不得已而为之。”

邓小平复出后,李水清想办法递上去自己的辞呈,希望仍然能回部队去。

不过,邓小平最初并没有同意李水清的请求,后来在一次外事活动中,他对李水清谈起这件事时还说:

“你的信我看到了,但是我听一机部的人说你干得很好,李先念同志应该不会那么容易放你离开。”

李水清一听,顿时有些着急:

“首长,搞机械,我是外行!军队里才是我的本职工作,我愿意为国家军队建设贡献我的余力!”

“不着急,慢慢来!”

邓小平微笑着摇摇头。



李水清没办法,只好去请求老首长杨得志,请他出面玉成此事。

当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正在北京,一听老部下想回部队,也觉得部队需要这样的人才,专程去找李先念说情。

“李水清一直觉得自己更适合在部队,所以,也一直想回去。就在前些天的中央会议上,他和中央主要领导报告了这一想法。但首长对他讲,恐怕您不会放。正好我在这里出差,李水清便托我过来找您的。”

李先念一听杨得志说情,心里也很为难,他这里也很缺得力的干部,好不容易有李水清能顶上,所以不愿意放人。

“李水清是非常优秀的同志,现在一机部被他抓得已走上了正轨,出了很多成绩了!”

尽管李先念话里话外都是婉拒的意思,但杨得志还是想再努力一番。

“过去李水清一直是我的部下,我对他的能力很了解,他如果回部队,将来肯定比在国务院发挥更好。”

“首长,您就放一放吧!”

杨得志开玩笑地说:

“你们国务院人才济济,不差这一个人。”

李先念也很无奈,杨得志话都说到这一地步,加上又是李水清一再要求,他也不好再拦着:

“国务院这边可以放人,让他再到军委那边说一下,看看他回到哪里合适。”

得到老首长的同意,李水清调部队工作的事也就顺理成章的进行下来。



1975年8月,李水清调南京军区任副司令员,并兼任党委常委,1977年8月又任军委委员,同年9月21日,李水清又调第二炮兵司令员,不久后兼党委书记。

尽管已经年过六旬,但李水清将军仍然致力于国防建设事业,哪怕是1982年离休后,仍然为此不断努力。

差不多2004年前后,李水清将军致力于回忆录的撰写,并多次接受记者采访、录像,希望能够为后人留下一部分宝贵财产,为了保证回忆的真实准确,老将军晚年不辞劳苦,亲自考察调研,对于李水清将军而言,客观真实的反映过去那个战争年代。

“老祖宗马克思的请帖,大概快要送到我手上了。毛主席讲过一句话,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我想,我们这代共产党人活着为了埋葬旧制度、建设新中国,不惜抛洒生命和热血,在老之既至的今天,更视名利如粪土。撰写回忆录,应当也完全可以做到不粉饰、不虚假、不造作、不卖弄,真诚、真情、真实地揭示历史和人生。这既是为了负责任地纪念逝者,更是为了无愧地面对和激励来者——祖国的明天,我们的希望。”

李水清将军的回忆录,不仅详细的写了他所指挥的许多经典战例,也写了他认为犯错的地方,比如解放战争时期的三次指挥失误。



2006年9月3日,已经88岁的李水清将军出席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并荣获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

不仅如此,当时李水清将军还代表抗战老兵上台发言,10余分钟的讲话,声音清新洪亮。

李水清将军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至今仍然闪耀。

参考资料:

一、李水清将军回忆录——从红小鬼到火箭兵司令

二、红色的记忆 不朽的丰碑 ——《李水清将军回忆录——从红小鬼到火箭兵司令》编余记 ——解放军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漫步史书
漫步史书
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
1880文章数 61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