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斗败坏人的才能算圣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不能出奇难为圣!

分享至

政治就是正言以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政令不行。那到底要如何治国呢?咱们来看道德经的政卷中节,看周公是如何教授历代天子的。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辱之。

信不足焉,则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

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私取天下。

最上的状态是不知道有天子,其次是百姓亲誉天子,再次是畏惧天子,最下是辱骂天子。

天子的信誉不足,百姓就不信。天子应该是犹犹豫豫的,贵其言少说话的。

功成事遂而百姓都认为就应该是这样的。

以正治天下,以奇兵平天下,以无私取天下。

奇门



当领导其实是非常难的事情,真正的好领导是不需要多少存在感的,下面的人干好自己的就行了,工作就好像没有领导一样,简简单单做事无所顾忌。这就好像是道一样,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但是日用而不知。

其次呢,就是你有存在感,但是大家都喜欢你,亲近你,称誉你。这也是不容易的,能让大家都喜欢的领导,有多么难做啊。

再次呢,就是怕你。比起尽善尽美的领导,这种领导相对实用一点,大家顶着压力做事,心里难免会有抱怨,但还好大家没觉得这种严厉有问题。

最次的,就是辱骂。这种领导已经不得人心了,之所以还能在领导的位置上,只是因为形势而不是因为声望。被推翻是迟早的事情了。

天子



综合来看,最好的就是无为而治,毕竟谁都不喜欢领导,大家都喜欢自由自在的。

然后就是“信”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信誉不足,那言则无信,没有人会听了。信就是人言,不信那就是觉得这个言,不是人说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言而无信,简直就是在骂人啊。

那为了有信该怎么办?其贵言也。贵言,就是谨言,少说话。真正的大领导一般都是不说话的,要说话也都是会上的讲话,只说一些排场的话。咱们听老大讲话是不是都有这种感觉,一个小时的讲话,都是虚无缥缈的内容。

因为没有确定的所指,所以也不会出现错误,或者会引来争议矛盾的情况。只有下面的小领导,需要执行的领导,才会多说话,才会直接对着人发号施令。因此大家都会觉得大领导很有威严,不怒自威。如果大领导好像老妈子,天天给你唠叨细枝末节,那你又怎么会信服呢?

把炮往前挪十米



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成功了百姓都会认为是自己的功劳,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其实天子确实没必要和下面的人争功,因为天下都是你的了,你争什么呢?唯夫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下面的人或许表面上会说,都是大王领导有方,我们才能取得胜利。但是心里他们还是会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成功就是我自然的。

总结这一句,当领导,就是要少说少做,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这才是领导和下面相处的最佳状态。

修齐治平,最后一句话讲了治天下,平天下,最后是取天下。

治理天下要用正,因为都是自家人,正心诚意即可。平天下要用奇兵,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因为是敌人,仁义道德不是给敌人用的。所谓奇门遁甲,本是用来打仗的,学会这个无往不利。

王阳明



偏偏有一些人,总想着对敌人施以仁慈,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当然,我们对待俘虏是另一回事,那也是一种奇,是为了减少自身伤亡和减弱敌人的斗志。

很多人学了很多正,但是不会奇。他们特别害怕与人起冲突,冲突一发生就想着退让,息事宁人。其实这种也是不对的。你没有平乱的能力,如何平天下呢?

咱们回顾一下,孔子,王阳明,曾国藩,这些圣人都是武力值超群的存在,而且打起仗来也是用兵如神,变幻莫测的。尤其是王阳明这种战神级别的,一生无败绩,以少胜多,自损极少。读书可不能读傻了,读成了一个只有正没有奇的老好人,这种人最多是一个闭门造车的酸腐文人,当不了圣贤。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