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后,我国为何放弃1200亿天价赔偿?毛主席八个字揭示原因

分享至

1945年,伴随着日本在二战战场的颓败趋势,盟国三个成员国中美英在1945年7月也发表了催促日本尽快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在这一份公告中规定,日本作为战败国,必须向侵略过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赔偿。



二战后,国际上规定日本对中国的赔偿金额

由于日军野心是称霸世界,在二战侵略的国家可谓是横跨南北半球、遍布全世界,其中包括亚洲的中国、越南、菲律宾,美洲的美国、澳洲的澳大利亚,欧洲的英国、荷兰……其中,获得赔偿最高,就是受日军侵略最深的国家就是足足抗日十四年之久的中国。

按照规定,日军需要对我国支付高达216亿美元的战争赔款。

216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折合人民币为1200亿,相当于我国在1901年签署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中赔款的126倍。要知道,在1960年日本经济获得了起死回生,日本的GDP才四百多亿美元,两百亿赔款可谓是当时日本三年的GDP了,乃是一笔大数目了。



毛主席主动提出放弃赔款

可是,这一笔巨额赔款,都是不了了之。在1972年,中国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发生一场令世人瞩目大事,那就是我国领导人毛主席宣布主动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

当时,很多中国人不理解毛主席的做法,要知道日军在十四年抗战中对中国人的伤害可谓是罄竹难书!正在全国上下都迷惑不解时候,毛主席八个字道出了原因,才令众人恍然大悟,才知道毛主席在国家决策活动中的智慧和战略考虑,才知道毛主席作为一代伟人的高明之处。

日本在战后对中国的赔款,被苏联干扰

现在,本文就分析日本为什么在战败多年,直到七十年代才提出主动赔偿。毛主席决策有何用意?



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应该为发动战争给中国造成损失做赔偿。但是,由于战后的日本经历过原子弹爆炸和战争的创伤,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国民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无法拿出巨额的赔偿款项。

于是,当时国民政府决定采用一种创新获得赔偿金的方式,那就是利用日本在中国建设的产业,来抵偿战争遭受的损失。这样,抗日时候日本在中国沦陷区建设的工厂、机器设施和资源,都成为中国的赔偿对象。但是,这一计划由于苏联的插手,最终没得实施。

当时,苏联以抗日时候给中国很大的帮助,以及帮助中国出兵东北为理由,认为日本在中国留下的120亿工业资产应该属于苏联的战利品。于是,战后苏联就明目张胆把日本遗留在东北的工业资产,都运输到苏联边境,然后在东北地区遗留下一大堆破铜烂铁。



而且,苏联毛子仗着拳头硬,还说东北的工业品只是战利品,赔偿另外算,赔偿应该是日本本土的物资。对于苏联的嚣张,各个国家毫无办法,毕竟毛子的拳头硬。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