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封赏外戚,马皇后表面上拒绝,私下却大哭一场,非常高明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公元1353年,有一个叫朱重八的僧人经朋友邀请,参加了红巾军。濠州红巾军元帅郭子兴见朱重八身材魁梧,精明能干,而且在寺庙里还认识几个字,立即将朱重八提拔为贴身护卫,并且为他改名为:朱元璋。



一日,朱元璋到郭子兴家中,碰巧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也有事来到前院,二者相见,马氏虽然并非美女,但25岁的朱元璋见到她时仍然怦怦心跳。在那个“打仗父子兵”的时代,郭子兴立即想到了一个让朱元璋死心塌地的办法:把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

从此,郭子兴便成了朱元璋的岳父,而马氏,便是后来的马皇后。



元朝末年,苛政如虎,马皇后虽然出生在富豪家庭,但她的身世却非常坎坷。她的祖、父都是安徽宿州的富豪,父亲马公乐善好施,很有声望。不幸的是,马皇后出生时,她的母亲郑氏因身体虚弱而死,留下丈夫和女儿相依为命。后来马公因失手杀人,被仇人追杀,马公只能舍弃万贯家财,带着女儿流落江湖。

马皇后从一个富家幼女,变成了一个随父亲四处躲藏的“女汉子”。她随父亲游走江湖的这些年,深刻体会了底层百姓的疾苦,这对她以后成为一位贤明的皇后有很大影响。马皇后约十岁时,父亲马公病逝,临终前马公将马皇后托付给了好友郭子兴,郭子兴当时膝下无女,便认马皇后为义女。红巾军起义后,马皇后被父亲许配给朱元璋。



马皇后嫁给朱元璋后,一心辅佐朱元璋。随着朱元璋的功劳越来越大,郭子兴父子开始疑心朱元璋,马皇后则处处为夫申辩。一次,郭子兴把朱元璋关入柴房,不给饭吃,马皇后趁四下无人,做了一个烙饼打算送给朱元璋。因怕被别人看见,马皇后把烙饼揣入怀中,等她进入柴房,烙饼把胸前的肉都烫伤了。《明史》记载:

帝又为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

朱元璋南下滁州之后,收留了很多孤儿,例如沐英等人,从小都在马皇后的照顾下长大成人,龙湾之战,陈友谅大举攻打南京,朱元璋以少胜多,打得非常艰难。当时马皇后为了前线抗敌,广泛发动将士们的家属缝制衣物、捐赠钱帛,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在朱元璋的内心中,马皇后绝对是贤内助,在最艰难的时刻,二人总是相互扶持,给彼此留下太多的感动。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册封妻子为皇后,马皇后身为后宫之主,辅佐夫君,教育儿女,生活俭朴,为天下表率,是著名的贤后。然而,后人不禁发现,马皇后和历代开国皇后不同的是,她的家族亲戚竟然没有被封赏。

很多人认为,马皇后的父母已死,她哪来的外戚?其实,马皇后虽然没有亲兄弟,但她的家族中还是有许多族兄族弟的,但奇怪的是,这些人一个都没有被封赏。马皇后的族人之所以没有被封赏,无外乎两种可能:

(一)朱元璋不封。

(二)马皇后不让封。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