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开国将军回乡探亲,前妻跪求原谅,将军:抢你的恶霸在哪里

分享至

1952年,川北军区副司令员李文清少将思乡心切,回到了湖北松滋老家探亲访友。

他不无凄怆地看到,以前家里住的老房子,早被人烧的只剩一堆焦土、半截残垣,而年迈的双亲,也早已不知去向。



李文清找到乡亲们打听,才得知这一切都是恶霸李学武所为,立刻气得暴跳如雷,不由分说,带着几名随从就去找人算账。

走到半路,他们却看到一男一女,突然跪在路边,嘴里念念有词,朝着他们不停磕头。

李文清心里疑惑,又听不清两人说什么,便走上前扶起两人,仔细一端详那个女人,不是别人——却正是自己的前妻周幺妹。

李文清又惊又喜,连忙问道:“幺妹,我父母去哪儿了?当年抢你的恶霸李学武住在哪里?!”

周幺妹泣不成声,边哭边回答:“对不起!我对不起你,没有能力照顾好两位老人。自从你离开之后,李学武回来就派人一把火烧了咱家老屋,逼着两位老人离家外出,这么多年都没有再回来……”

李文清闻言,勃然大怒,咬牙恨声说道:“我与那姓李的狗东西不共戴天!我这就带人抓他问罪,让他血债血偿!”



说完,他似乎又觉得哪里不对,瞅了瞅站在周幺妹旁边的男人,却不认识,于是问道:“幺妹,他又是谁?”

周幺妹还在擦眼泪,低声回答:“他是我现在的丈夫,这些年多亏了他照顾,我才熬了过来……”

李文清听了之后一时语塞,半晌才回过神来,仔细询问她,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1910年,李文清出生在湖北松滋李家河村。父母都是靠天吃饭的贫苦农民,平时就靠租种地主家几亩薄田谋生,勉强维持生计。

两位老人只生了李文清一个孩子,平时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也算攒下了一点家底。



李文清17岁的时候,通过媒人牵线搭桥,遵照父母的意思,迎娶了远房亲戚周幺妹为妻。

小两口都还年轻,脾气也合得来,平日里一起下地干活,日子虽然苦了些,但也算苦中作乐,幸福恩爱。

谁料,他们结婚第二年,松滋地区连着大半年不下雨,遭遇严重旱灾,河水干涸,导致地里庄稼颗粒无收,弄得家里很快就揭不开锅了。

小两口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外出找活干,挣钱买粮填饱肚子,让一家人对付着平安度过饥荒日子。

结果,周幺妹去了附近李姓大地主家当了女佣。李文清经人介绍,跑去了公安县王姓地主家当了长工。

岂料,那李家地主二少爷李学武是个好色之徒,早就娶了两房太太,依然喜欢在外面寻花问柳。



他看到新来的女佣周幺妹,长得颇有几分姿色,立即心生歹念,竟然强行要纳周幺妹为妾,并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设计把她强行占有了。

三个月后,李文清从公安县做长工回到家里,才知道妻子周幺妹被恶霸抢走了的事实。

谁能咽得下这口恶气?!李文清从家里抄起一把柴刀,噔噔噔便跑去找李学武拼命。哪料刚冲进李家大门,他还没找着李学武,就被李家七、八个护院家丁给团团围住了。

听到叫骂吵闹声,李学武才慢悠悠的走出来,明白了事情原委,不管三七二十一,命令家丁们一拥而上,狠狠地把李文清胖揍了一顿,然后丢出了家门口。



晚上,李文清从昏迷中醒来,发现已经回到家里,老母亲一边抹泪,一边正给自己敷药,而老父亲蹲在房门口抽旱烟,眉头紧锁,唉声叹气。

看见李文清醒了,老母亲这才放下心来,小声劝道:“娃呀,那李家有权有势,咱们穷人家斗不过他们,你还是认命吧……”

李文清羞愤交加,泪水不争气的流出了眼眶,听了老母亲的话,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心里只有一个疑问:难道这个世界就没有王法,没有天理了吗?!

半年过去,李文清养好了伤,心里闷闷不乐,难受得很,也不敢再去找李学武“报仇”了。

听到村里人说,闹革命的红军队伍在公安县地界搞宣传,说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反动政府!



李文清顿时来了精神,豁然开朗,瞒着父母说,自己想再去公安找活干,便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就出门了。

1930年,李文清加入贺龙的队伍,成为红三军一名普通战士,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开启了军旅生涯。

每次与敌人打仗的时候,李文清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将满腔的怨恨,一股脑发泄在敌人身上,屡屡破敌立功,很快在队伍中脱颖而出。

两年后,因为战友们的支持信任,部队首长的提拔赏识,李文清不仅入党,还成为了红三军的一名排长。

真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李文清之勇猛,战场上的敌人见了也无不要绕着走。然而他的思想觉悟并没有完全转变,也因此犯了一个大错误。



有一次,红三军遭遇一大批敌军疯狂“围剿”,考虑到敌我力量悬殊,不得已转战湖北松滋、长阳一带地区。

李文清参加革命后,两年多都没有与父母见面了,不免有些挂念,恰好路过老家地界,于是他就跟连长申请,想回家去探望。

这个要求也算合情合理,毕竟这打起仗来,也不知道下次,何时才能再与亲人们相聚,连长就点头同意了,嘱咐李文清快去快回。

就这样,李文清带着三个战士扮成普通老百姓,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李家河。

自从两年前李文清外出,音讯全无,他的父母都急坏了,每天托人打听,望眼欲穿等着儿子回家,却不尽人意。

如今看到李文清终于回来了,他们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破天荒做了一桌子饭菜,还买了酒,让李文清招呼“朋友”们一起入席吃饭。



一家人边喝边聊,聊着聊着,就说起了以前的事情,聊到了周幺妹,聊到了李学武……

李文清不过二十出头,血气方刚,越聊越恼火,酒劲上来了,大开行李,拎着枪就去找李家算账。那陪同来的三名战士觉得不妥,却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进行劝阻,只要跟在后面一起到了李家。

谁知道,李学武消息灵通的很,早听到了风声:“李文清带人回家了,听说参加了红军,肯定带了枪……”

他顿时吓破了胆,大门一锁,领着一家老小,赶紧跑到外地躲了起来。

李文清气势汹汹闯进门,怎么也找不到人,不免气急败坏,趁着酒劲,一把火就把李家大院给烧了。



之后,李文清又把周幺妹重新接回了家里,吩咐她好好照顾老人,等着自己回来,然后带着战士们回到了部队。

这件事情传得倒是很快,首长知道了,命令将李文清关进小黑屋,必须写检讨,反思自己的错误。

李文清心里不服气,也想不通,这夺妻之恨不共戴天,怎么就违反部队纪律了?!咱们红军不就是为了帮助老百姓打土豪的吗?!我又没骚扰老百姓……

指导员跑来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的开导他说:

“你心里的委屈,我当然是知道。咱们队伍里哪个战士没有委屈?没有受过地主恶霸们的气?!对他们没有怨恨?!咱们队伍不仅仅是要打倒他们土豪劣绅,地主恶霸!我们还要打倒包庇纵容他们行径的贪官污吏!剥夺他们的权利!让天下所有穷苦老百姓都能够翻身当主人……”

看到李文清表现还不那么服气,指导员又说:“你现在带人报私仇的行为,跟老百姓眼里的土匪有什么区别?!老百姓还敢支持和信任咱们红军吗?你好好想想吧。”

李文清听了指导员的长篇大论,久久睡不着,从此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红军战士。



1932年底,李文清带领部队在湖北房山与敌军激烈交战,打了一场硬仗。

这次突围战中,李文清不幸被敌人的炮弹炸伤,整个人昏迷不醒,让大家都以为他牺牲了。

红二军团总部突围转移之时,贺龙军长命令警卫排去阵地上巡查,掩埋战士们尸体,或者看看有没有幸存的战友。这才发现李文清因为失血过多,严重昏迷,弹片划破了他的腹部和腿部,别看浑身全是污血,其实还有微弱的气息,并没有牺牲,连忙紧急救治,才总算把他救活了。



由于部队马上要转移,李文清伤势太重无法行走,只好把他秘密安排在巴东县万仙洞里当地老乡家里养伤。

半年后,李文清养好伤情,恢复身体,这才告别老乡,重新追上队伍,继续参加战斗。

随后在长征路上,一次激烈突围战,李文清的右眼被敌人弹片划伤,顷刻间血流如注,看不清东西。

本着轻松不下火线的信念,李文清只让卫生员简单包扎后,又继续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李文清的眼伤一直不见好转,经常引发神经性头疼,可是他始终强忍着,从未有跟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情。

就这样,部队一路北上,李文清跟随贺龙、任弼时的红二、六军团完成了长征之旅。



到了延安,李文清发现右眼越来越疼痛难忍,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实在太难受,才在贺龙的热心亲切下,去了和平医院进行治疗。

可惜,由于他的眼球受到感染,时间耽误太久,右眼完全失明,最后只好选择做了右眼球摘除手术。

抗日战争期间,李文清率部先后参加了齐会战斗、百团大战等战役。

而在解放战争中,李文清担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参谋长、团长、纵队副司令等重要职务,跟随彭老总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大小战役,包括延清、宜川等著名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

后来,李文清率部随贺龙南下,参加了解放大西南战争,随后被任命为川北军区副司令员。



1952年,前线战事不再紧迫,李文清想起湖北老家的父母,这才回到了阔别20年的故乡。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