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韩先楚病危,临终前对着陈云说:最不后悔有你这个老哥哥

分享至

古人云:“好马要有好伯乐”。如果说开国上将韩先楚将军是“千里马”,那他的老领导、老哥哥陈云副总理就可以用“好伯乐”来形容。从解放战争开始,陈云就认识到了韩先楚是一员虎将,所以对韩先楚十分重用。

尤其是在1945年8月以后,韩先楚到了东北才展现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陈云评价韩先楚“能打仗、会打仗”,并对韩先楚委以重任,相互之间有了更深的默契。

两人从相遇到相知,到后来的惺惺相惜,不仅是上下级关系,也处成了人人羡慕的好兄弟。1986年,韩先楚因肝癌病危,81岁高龄的陈云亲自来看望韩先楚,场面十分感人。



“常胜将军”一展身手的东北战场

1955年,韩先楚被授衔上将。这位将军一生戎马无数,也被称作近代的“常胜将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韩先楚的部队立功无数,可他真正和陈云的羁绊是从东北战场开始的。

由于韩先楚之前在抗日战争中参与过不少著名战役,陈云早就知道韩先楚的事迹,一直想见见这位“常胜将军”。

而陈云真正见识到韩先楚的实力,也是在第四次临江保卫战结束之后。而第四次临江保卫战对于整个东北战局的意义真的十分重大。

后来有历史学者在做研究的时候把第四次临江保卫战比喻为整个东北战局的“山头”,一旦爬上了“山头”也就代表占据了制高点,后面的仗就会好打很多。



那么,第四次临江保卫战中,陈云和韩先楚有着怎样的邂逅?时光要追溯到1946年春天。那时候,刚刚过了元旦,北满、南满联军为了解放被国民党控制的通化、恒仁、新宾等地,奉命同时进攻,誓要拿下这三地。

在这场大战中,4纵11师一马当先,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攻下了恒仁,之后与南满独立师会合之后,再一次在马家店附近取得了胜利。

经过这两场战役,国民党新6军的其中一个营的全部兵力被全部歼灭,之后,在新金县地方解放军部队的大力配合之下,南满独立师又将屯兵于袁家屯的新6军一整个运输营全部歼灭,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解放军一路士气高涨。



但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可能一直败,但也不可能一直胜。由于解放军这几场战斗中的耗损都比较严重,加上当时刚过完元旦,东北地区的天气十分寒冷,气温达到了零下几十摄氏度,解放军的进攻也遭到了阻碍。

在恒仁战役大获全胜之后,接下来的通化战役就没那么简单了,1946年3月,解放军开始进攻通化,而国民党在当地的守备部队根据通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提前修建了很多防御性军事建筑和机枪碉堡等,国民党坚守不出,通化也迟迟攻不下来。



虽然当时的解放军4纵已经连续打了很多胜仗,但是由于之前的耗损过大,对通化国民党的强大防备显得有些吃力。

并且由于4纵的士兵十分疲劳,疏于了前期对通化地形的勘察,再加上寒冷的天气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号称这支打了很多场胜仗的钢铁部队最终还是没能有效把通化围攻下来,反倒是死伤的官兵增加了不少。

坚持了三天三夜之后,虽然通过拼死进攻拿下了国民党在通化外围部署的一部分堡垒和根据地,但是这些根据地过于零散,对通化内部的国民党无法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和打击。

尤其是通化的几个重要根据地依旧被敌人掌握着,牵制解放军的行动。这时,前方发来了一个更加让人难受的消息:蒋介石的援兵已经出动,并且快速前往通化。



时任国民党通化守备指挥官的杜聿明接到了蒋介石的指示:“在援军到来之前务必守住通化”。于是拼死抵抗,由于通化易守难攻,国民党采用车轮战术轮番防守,而解放军则连休息时间都没有,进攻的时候显得十分疲软,劣势越来越明显。

最终,杜聿明由于过度劳累一病不起,可在他已经放弃的时候,蒋介石的部队及时赶到了。援军的到来终于让杜聿明心里的大石头放下了。

蒋介石的援军到了之后,从杜聿明手里接过了指挥权,之后反守为攻,反而开始进攻4纵及其他部队,蒋介石的援军兵强马壮,4纵的官兵们饱受饥寒,局势甚至开始有些逆转了。国民党的进攻路线选择了临江,而临江保卫战正是韩先楚和陈云的第一次邂逅。



陈云点将:韩先楚一马当先成“头牌”

在国民党进攻临江之时,解放军内部召开了几次关于临江作战的重要会议,由于国民党接任杜聿明的指挥官郑国洞开始主动出击,留下了一部分军力守备通化,剩下的原通化守备军加上蒋介石的精锐增援部队开始浩浩荡荡向我军反击。

而我军由于长期作战,将士们身心疲惫,装备和补给也开始告急,是撤还是打,成为了这几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在最后一次会议中,辽东军区就临江困局专门召开了主题研讨,会上,陈云和萧劲光强力支持支援临江,挽救战局;但同时,更多的解放军将领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这让会议一度陷入了僵局。



就在大家僵持不下的时候,同样也在参会的韩先楚表态了,他说:“我认为,这一战无论如何必须要打下来,还要打得漂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全我们之前赢下来的所有胜利,同时能把敌人牢牢牵制住”。

陈云看到韩先楚的立场十分明确,同时又敢打敢拼,便十分欣赏这位将军。陈云和萧劲光都为韩先楚的拼劲儿“点赞”,同时,有了这位韩先楚站出来,自然也就有了临江保卫战的指挥官人选。

最后,陈云和萧劲光在会上决定了一定要守住南满地区,并且不惜一切代价。陈云说:“南满是我们的军事要地,务必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只有守住了这里,日后我们才不会更加被动,与其现在呻吟,不如咬咬牙,一鼓作气拿下敌军”!



萧劲光点头说:“我们不要为了怕损兵折将而潜伏不出,只要打仗就一定有伤亡,如果我们为了保存实力而不出兵,这就增加了敌人的信心,只能让我们的局面更加被动,如果我们主动出击,打败了敌人,我们掌握的地区多了,资源自然就多了,后面我们就能掌握战斗的主动权”。

经过陈云和萧劲光的分析,参会的将领们逐渐改变了意见,纷纷决定留下来打赢这场仗。韩先楚站出来说:“首长,一定要让我当先锋!”陈云笑笑说:“别着急,大家都会有任务的”。

经过一轮的点兵布将,3纵的曾克林为本次作战的总指挥官,韩先楚则担任了本次战斗的副总指挥官,二人统筹本次战斗。

之后,韩先楚与曾克林展开了一场碰撞激烈的“头脑风暴”,对作战方案进行讨论商定。首先是曾克林发表意见,他认为由于国民党本次临江战役的大都是暂编人员,无论是人员素质或者军火装备都比较落后,所以无论经验还是战术都会落后一些,建议首先攻打敌军侧翼。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