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大的秘密:暗恋终生,数次机会,为何至死都不娶蔡文姬?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世人皆说曹操是“奸雄”,身为人臣却肖想龙位,此为奸;一生戎马且快意恩仇,此为雄。今日的我不想提及他的功过,逝者已矣,功过是非,自在人心。 在耳熟能详的“宁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里,有些人或许只读到了他的狂妄自大、自私自利,我读到的却是孤寂、偏执。

因着这句话,陈宫弃他而去,渐渐地他周围越来越多的人也都弃他而去。或许见识到了太多的背叛,面对自己心头的白月光蔡文姬,他亦只字不提对她的爱意,最后也只能送其上花轿,可叹终究是有缘相识却无缘相爱罢!



一、我生君已老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蔡文姬就生于这乱世之中,其父为蔡邕,蔡邕门徒济济,他的名字就是东汉的一个标志,象征着博学多才。蔡邕有两大绝技:书法和弹琴。

作为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从小就聪明,对音律更是有着超凡的天赋。在她6岁时,蔡邕弹着焦尾琴,正兴起时,弦断了一根。隔壁正在玩耍的蔡文姬说:“第二根弦断了。”父亲惊讶之余,故意又弄断了第四根琴弦,竟然又被她听出来了。《三字经》里“蔡文姬,能辩琴”,说的就是此事。



史书记载,曹操与蔡邕有“管鲍之好”,曹操敬慕蔡邕的才学,蔡邕欣赏曹操的武略,时间久了两人便成了忘年交。时常在蔡府出入的曹操自然注意到了蔡邕的女儿蔡文姬,然而此时的蔡文姬正值豆蔻年华风头无两,此时的曹操却人已壮年妻妾俱全。面对两人之间22岁的年龄差距,蔡文姬只尊称他一句“曹公”。



《三国演义》里记载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由此可见曹操的长相可以用其貌不扬来形容,也许正因如此,他面对爱的人终究也会自卑。尤其是对蔡邕的女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蔡文姬,一个天下无人不知的人,曹操更加没有底气对自己的忘年交说出那一句,想要娶他女儿的话。在曹操外出征战的时候,由父亲蔡邕做主,蔡文姬出嫁了,她嫁给了卫仲道。他和她,注定是要错过的。



二、岁月负美人

卫仲道也可谓是个浪漫的才子,二人结婚后,两人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相敬如宾倒也快活自在。但好景不长,卫仲道得了痨病,不到一年的婚姻匆匆结束,卫家人怪她克死了丈夫,心高气傲的蔡文姬回到了娘家。

好运可能不会如约而至,但厄运却常常接踵而至。朝堂风云诡谲,董卓此时把持了朝政,他急需一个才名高涨的人为他保驾护航,而天下有才人,莫过于蔡邕。为了得到蔡邕,董卓不惜以灭族相威胁,无奈之下,蔡邕走入仕途,一开始连升三级,甚至获封高阳侯。然而事态突然急转直下,董卓被杀,蔡邕作为董卓一党死在狱中,蔡文姬从此无家可归。



生逢乱世,何以为家?漂泊在外的蔡文姬四处逃亡,可偏偏祸不单行,北方的匈奴烧杀抢掠,见到男人就杀,见到女人就带回草原做奴隶,蔡文姬也被匈奴撸了去。从此蔡文姬离开了中原,走进了大漠。

匈奴见蔡文姬生的美丽,献给了单于之子左贤王,一过就是十二载。即使得到了左贤王的宠爱,还生下了两个孩子,但那一口“匈奴语”、每一顿带着羊膻味的饭菜、粗犷的汉子和无垠的草原都不是蔡文姬想要的,她只想回家。



此时的曹操逐鹿中原,基本控制了北方,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东汉的掌权者。天下初定,他想起了自己的忘年交蔡邕,也想起了那位风姿绰约的女子,他开始发了疯似的找她,还给自己的寻找找了个好借口:自己和蔡邕关系这么好,怎么忍心他的子嗣流落在外?

当真是因为蔡邕老先生吗?恐怕不尽然。在那个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的年代,有千千万万个断了子孙的家,怎的偏偏蔡家入了曹操的眼?只怕是爱意缱绻,又不足为外人道也。



终于,在接待匈奴代表的时候,曹操他得知,南匈奴的王妃是个中原人,姓蔡!于是曹操派出了周进作为使者出使匈奴,同行的还有黄金千两,白壁一双。终于终于,她回来了!



三、终是不可得

其实曹操并不是一个遵守礼法的人,他尤喜欢把有夫之妇弄到自己的床上,但是面对蔡文姬,曹操一直保持着足够的克制和礼节。曹操此时已经年近六十,贵为丞相,而回到家乡的蔡文姬也已然35岁,他们俩永远没有可能了,他能做的,就是再次亲自出面,为她找到一个托付终身的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