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军军长黄樵松在南京被枪决,临刑前竟高呼:毛主席万岁

分享至

1948年11月27日,国民党南京中央军人监狱进行一场血腥的杀戮,主要受害者是国军第30军军长黄樵松。行刑前,反动派刽子手问他还有什么想说的,黄樵松笑了笑,没有谈到自身也没有念及家人,而是大呼“毛主席万岁”的口号。

短短的几个字,极具力量,刽子手为避免其他人也跟着喊,连忙将他枪杀,一代抗日名将就此陨落。

不过这里有些很奇怪的地方,明明是在解放战争最关键的时刻,蒋介石为何要临阵斩将?而且黄樵松是国民党高级军官,在最后时刻为什么却像一个共产党人?

这些问题,可以从黄樵松的人生经历中找到答案。



黄樵松1901年出生于河南尉氏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虽然不是很有钱,但非常开明,知道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因此咬牙一直供他读书。

他成长的年代,正是中国最为动荡的阶段,内忧外困民不聊生。黄樵松对此极为痛心,非常渴望改变这种局势。

1922年,因为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正确站队,冯玉祥调任为河南督军,随后就开始在开封招学员兵。黄樵松很早就听说冯玉祥治军严明、善待百姓,于是毅然报考并顺利被录取。

当时他所在小队的队长是高树勋,两人感情非常好,往后的几年间,基本上都是高树勋升职,就举荐黄樵松接他的原职。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兵败下野,黄樵松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26路军17师。26路军相信有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就是后来在宁都起义改编过来的红五军团,只不过宁都起义前夕,黄樵松所就跟随师长高树勋离队到达了庐山,因此并未参与。

这段与红军交战的经历其实让他特别郁闷,心中极为厌恶同室操戈。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黄樵松跟随重建后的26路军北上抗日,娘子关战役时,他率部与日寇血战数个日夜,击毙了日寇77联队长鲤登,因战功升任为27师师长;

台儿庄战役时,黄樵松率部在城内正面防御,多次挑选敢死队与日寇进行巷战,保障了最后的胜利,因战功他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

南阳守卫战时,他抬着棺材上战场,率部死死抵挡住日寇,直到另外的防线被突破,他们成了孤军,战区司令长官刘峙下令,他才率部突围......



总之,面对日寇黄樵松从来没有畏惧、退缩过,他希望打完这一战,国家就能安定,百姓就能安稳过日子。然而日寇投降仅仅月余,蒋介石就命令十一战区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此时的黄樵松已是30军副军长,也在进攻序列之中。

晋冀鲁豫解放区早有准备,很快就将来犯之敌包围,最终国军被歼灭2.3万余人,40军军长马法五、副军长刘世荣被俘,新8军军长高树勋起义,仅30军少数残部逃出。

后来的临汾战役,30军麾下一个旅又被全歼,这让黄樵松心灰意冷,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时他就说过:外敌当前,我们却还要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这实在是军人的耻辱。可见他对内战的态度。

眼下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又让他无数战友倒在了内战之中,所以他深恶痛绝告假回家。



30军后来改编为整30师,被划为胡宗南第一战区麾下,1948年初师长鲁崇义被调任为重建的整编29军军长,整30师师长职务就空缺了出来,临行前鲁崇义推荐黄樵松来接任,这支部队也只有黄樵松够威望来统御,因此黄樵松被迫再次“出山”。

同年7月,阎锡山在晋中战役失败后,势力范围被进一步压缩,他将剩余部队重点防御太原,企图以此来抗拒解放军。蒋介石虽然也不喜欢阎锡山,但他也不想山西这么快就易手,所以命令胡宗南空运部队过去支援。

当时太原几乎就是孤城,送过去等同于送死,胡宗南不想嫡系部队受损,就命令整30师前去增援。黄樵松得知消息后极为抗拒,故意称病不就。

但胡宗南铁了心要让他去,多次派人到病房去下命令,同时又让黄樵松的老领导孙连仲打电话去劝,最终黄樵松还是带着已恢复番号的30军飞过去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