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含冤而死,10万岳家军为何不来劫法场?几点原因道明真相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岳飞与麾下的岳家军,曾把金军打得落花流水。



可这样一支劲旅,在岳飞风波亭被斩后却销声匿迹,他们为什么不劫法场?

那么多好汉为什么都不肯为自己的将军抛洒热血?竟然让秦桧这等奸佞得逞?

当然,演义故事不能当真,历史上的岳家军的确很勇猛,但是如果把历史等同于演义那就贻笑大方了。

首先,皇帝是不允许他们这样做的,即便做了也没有一点成功的希望。

岳家军为何不劫法场

那时想铲除岳飞的人不是秦桧,而是宋高宗赵构。

秦桧只是为赵构干脏活的白手套罢了。



和大家想象中的不同,岳飞是被秘密处死的,并没有公开审判处刑。

关于岳飞的处死,历史上有好几个版本的说法,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他与儿子岳云被斩于风波亭。



也有传奇故事记载:岳飞是被奸臣的毒酒所杀。



但更确切的史料《朝野遗记》中记载:岳飞是在大理寺狱中被折磨致死的,而执行的官员不是别人,正是杨存中。



这位名叫杨存中的行刑官,是大名鼎鼎的杨家将后人,其势力深不可测。

岳家军想在大理寺这种皇家监狱劫法场,如同火中取栗。

从古到今,除非王朝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不然几乎是无法成功的。



自从大理寺这个机构诞生以来,就派朝廷重兵把守,以戒备森严著称。

真实世界不是武林小说,没有一招轰倒一群壮汉的降龙十八掌。



因此,岳家军劫大理寺的法场,基本就是和朝廷宣战,并且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性。

就算真的宣战,那也要名正言顺!而对岳飞宣判的则是杨家将后人,在民间威望极高,是忠义两字的代表。

岳家军打的名号就是忠君爱国,如果去“劫法场”,岂不是打自己打的脸?

其作为忠于皇权集结在一起的军队,如果没有名正言顺的理由,那就没法动员。

最重要的是,赵构处心积虑要让岳飞死这种想法,绝不是被坏人蒙蔽或是一时兴起。

当岳飞全心全意辅佐的君主,在处心积虑考虑怎么弄死他时,岳飞是完全没有反抗空间的。



为了弄死岳飞后不受到岳家军反噬,赵构早就做了周密布局。

首先他把岳飞调离军队,封他为临安枢密院枢密副使,在名义上这是封赏。

过了小半年,岳飞在临安枢密院被罢免,朝廷给了他一个“万寿观使”的闲职,又过了两个月,他才被关入大理寺。



在这半年里,朝廷争分夺秒,他们收买都统制王贵,让他诬告岳飞。

之后便开始挖墙脚,将岳飞铁杆张宪手下的王俊收买,诬告张宪谋反。

因此,张宪被投入大理寺严加审问。



史料所限,岳家军好多干将或失踪、或莫名其妙死亡、或投入大狱,但细节往往语焉不详。

有人曾把这些归结于偶然,这种话傻子才信!那赵构为什么要铲除铁杆忠臣岳飞?

赵构为何要置岳飞于死地

首先,岳飞的岳家军太强大了。

岳家军在建炎三年,岳飞出任东京留守司统治官,独立成军后,在十年间发展到十万人的规模。



这个规模的军队几乎占了宋朝有生战斗力的四分之一。

更可怕的是:这支军队绝不是拼凑出来的地方杂牌武装,而是实打实的精兵!

当时,岳飞要求自己的岳家军在平时训练要带全甲、重铠。



还会进行爬坡、冲锋等这些战斗时必要的技巧,之所以这样,就是想随时模拟真实的战斗环境,然后时刻做到举重若轻。

金军当时第一猛将——完颜宗弼所向披靡,靠铁浮屠(一种人,马皆披重甲的重装骑兵部队)横行战场,而他们就在岳家军手里吃了瘪。



当时岳家军的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却能大破金军。

其中杨再兴率领三百骑兵功不可没,他们死战金军无一退缩,最后全军覆没,而金军留下了两千余具尸体。



三百人灭两千多人,这种战损比放眼整个宋朝时代都是极为罕见的。

完颜宗弼看到自己的铁浮屠被破,不由崩溃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同时代这种地方武装不只有岳家军,还有骁勇善战的韩家军、吴家军、张家军(张俊领导)、刘家军(刘光世领导)等行营护军。

但是历史却只记住了岳家军,由此可见这支军队的勇猛程度。



就连金军统帅也说过:“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止有岳飞!”

更重要的是,岳飞的岳家军不光战斗力爆表,而且还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取人一钱者,必斩”。

他为了整肃军纪,大军行军一处,他一定会“必自从十数骑周遭巡历,唯恐有一不如纪律者”。



在当时那个乱世,这样的军队很难不受到老百姓的爱戴。

古语有云:”撼山容易,撼岳家军难“,在皇帝眼中,这是和自己争夺民心!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支虎狼之师,最大的政治诉求竟然是接“二帝”回京!



这可直接捅赵构嗓子眼了。

如果两位前皇帝(徽宗、钦宗)在金国被解救出来,那现任皇帝怎么办?

要知道,就法统政治正确来说,徽宗、钦宗可是要比赵构强多了。

如果没有金国破东京,赵高宗只不过是个宗室子弟,完全没有竞争王位的资格。



1134年,吴玠在仙人关,大破金军完颜宗弼部十万人。

同年,岳飞北伐,收复襄阳在内的襄汉六郡,战争天平已经开始向南宋倾斜。

公元1140年,刘琦率部在顺昌府以逸待劳,大败十万金军,取得顺昌大捷。



夺取燕云十六州,赶走胡虏不是梦,但是接下来呢?

赵构为此下旨:岳家军只需要收复之前金国侵略的失地就好,不要北上惹怒金人,否则,即便战事告捷,也要治罪。

可当时岳家军屡战屡胜、士气大振,根本听不进去这些。



这时赵构发现全国民心振奋,如果硬要岳飞回京,一定会受到民意的反噬,所以只好收回成命。

此刻他也感觉到,他对岳飞的控制力已经慢慢下降了。



但是岳飞显然没有看出这些,还频频请求赵构为自己补充兵力,赵构则以各种理由拖延。

公元1137年,赵构在岳飞请求淮西军北伐的请命上出尔反尔,耿直的岳飞直接借口上山守孝,不干了!



这可把赵构气得不轻,但他也无可奈何。

耿直的岳飞在赵构已经很猜疑自己的情况下,做了一件非常忌讳的事,那就是建议赵构立皇储。

要知道,在古今两千年的中国封建王朝中,大臣建议皇帝立皇储是很忌讳的。



因为在那个皇帝独断朝纲的年代,指定下一代接班人,绝不是大臣能指手画脚的事。

况且,赵构在逃亡过程中失去生育能力,没有后代。



因此,岳飞算是碰了赵构的禁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