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毛主席接见左大玢,被指念错“玢”字,主席:回去问问你爸

分享至

前言:

“你为什么姓左,不姓右呢?”

“我爸爸姓左,所以我也姓左。”

“那你为什么会叫左大玢(fen)呢?”

“主席,您念错了,这个字念玢(bin),不是玢(fen)。”

以上这段对话,发生于1959年中南海,湘剧演员左大玢与毛主席之间。

本着玩笑的态度,毛主席正询问女孩名字的来意,没想到左大玢却认真地纠正起了主席的读音。



提起左大玢,大家想必有所耳熟,她正是日后86版《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扮演者。

但此时的左大玢,还没有出演《西游记》,只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女孩。

对于左大玢大胆的纠正,毛主席并没有反驳,反而哈哈大笑道:

“小娃娃,回去后问问你爸爸!”

从二人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对彼此的熟稔,毛主席和女孩左大玢之间,究竟有过怎样的交集和经历呢?主席真的念错字了吗?

“玢”字读音

对于左大玢来说,毛主席一直是自己崇拜的对象。

后来与毛主席交谈多次后,左大玢深切感受到主席的随和与幽默,对于主席的问题这才敢大胆回答。



而在毛主席看来,左大玢是个聪明又有灵性的小姑娘,虽然二人年龄相差五十岁,关系却十分要好。

也正是因为二人之间的关系,毛主席才会在这次接见中,想与左大玢开个玩笑,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对于左大玢的纠正,毛主席只是大笑着回答道:

“哈哈,回去后问问你爸爸或者自己查字典,就知道我有没有读错了!”

带着怀疑的态度,左大玢回家直接找到爸爸开口询问:

“爸爸,我的名字到底读玢(bin),还是读玢(fen)呀?”

听到左大玢的疑问,父亲左宗濂疑惑地问道:

“大家一直叫你左大玢(bin),怎么今天突然想起来,问这个问题了?”

“毛主席叫我左大玢(fen),我说他读错了,他让我回来问问你。”



左宗濂

女儿的话音刚落,左宗濂就不禁赞叹道:

“一直听说主席爱读书,知识渊博,如今一看果真如此!”

随后,他对女儿左大玢解释道:

“这个字说起来其实是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读fen或bin都对。”

这时的左大玢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名字有两个读音,只不过她一直没关注过。若不是毛主席提醒,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现这件事。

在下一次见到主席后,左大玢愧疚地对毛主席说道:

“原来这个字有两种读音,我之前一直不知道,错怪您了。”

“没什么,我只是喜欢读书,你以后也要多读书呀。”

经过这次事件后,左大玢不仅切身感受到主席的知识渊博,更加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免得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或许在外人看来,纠正毛主席的读音是一件大胆的事情,可从左大玢与主席之间发生的趣事来看,她的胆量可还不仅于此。

“胆大”的左大玢

在一次与毛主席聊天时,左大玢突然间看到了主席宽厚的手掌,随即便拉着他的手问道:

“主席,您手上有几个螺呀。”

“我也不知道有几个螺,要不你给我看看?”

得到毛主席的同意,左大玢认真地观察起主席每一根手指,一边数一边解释道:

“他们都说螺越多的人,以后也会越富有。”

“那你有几个螺呢?”

“我只有一个,一个螺是穷人。”

听到左大玢的回答,再看到她穿了许久的衣服,毛主席开玩笑道:

“怪不得你总穿同一件衣服,原来是因为只有一个螺呀。”

“呀,主席,您有十个螺,怪不得您会当‘皇帝’呢。”



毛主席一直以来,都反对封建迷信,对旧社会的皇帝更是深恶痛绝。

如今,左大玢却将他形容为皇帝,还将他取得的成就,归功于手上有十个螺。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左大玢的这句话都令人捏了一把冷汗。

没想到毛主席却并不在意,将这句话当作是朋友间的玩笑话,反而被逗得前仰后合,可见主席的胸襟有多宽广。

还有一次,左大玢陪着毛主席时,看到主席被子里的茶叶与众不同。

她见过的茶叶,大都是躺在杯子底部,偶尔水面上回浮着几根没泡开的茶叶梗。

可毛主席杯子里的茶叶,却根根直立杯子里,超出了她对茶叶的认知。



“主席,您的茶叶我怎么没见过呢?为什么会立在杯子里呢?”

“你看这你就不懂了吧,它可是岳阳君山的毛尖茶,是上等的好茶叶啊,所以会立在杯子里。”

一听说是好茶,左大玢兴奋地说道:

“主席,我也口渴了,我也想喝茶。”

“喝吧喝吧。”

有了毛主席的许可,左大玢端起毛主席的茶杯大口喝了起来。

一旁的主席微笑地看着这一幕,对面前的率真女孩,更多了一分喜爱。

直到毛主席去世,左大玢因扮演观音菩萨而出名后,因拍戏游历过大半个中国的她,也品尝过不少特色茶叶。

可不论多好的茶,她喝到嘴里总感觉缺少一些味道,远远没有毛主席当初给她的那杯茶好喝。



或许对左大玢来说,缺少的并不是茶叶的香气,而是陪她一同喝茶的人。

在经历过这几次趣事后,毛主席与左大玢越来越熟络,相差五十岁的两人,最终跨越身份的鸿沟,成为一对忘年交。

没过多久,左大玢又做出一件令人心惊胆战的“大事”:抢下主席的烟。

一次在长沙相聚时,毛主席对面前的左大玢说:

“你的嗓子怎么哑了,是不是感冒了,要多休息休息。”

说这句话时,毛主席正在抽烟,而且已经抽完一半了。

左大玢一言不发地走到毛主席面前,抢下主席手里剩下的半截香烟,用教育的口吻对毛主席说道:

“您不要再抽烟了,对身体不好,您要是继续抽烟,嗓子也会像我这样的。”



在此之前,已经有许多人劝过毛主席戒烟,也用过很多方法,但主席却迟迟难以改掉吸烟的习惯。

时间一长,了解到个中内情的身边人,在心疼主席的同时,对戒烟一事也就没有再强烈制止了,只是劝主席一定要控制好数量。

但不论采取过什么样的形式劝导,像左大玢这样直接抢烟的,还真不多。

毛主席知道这是左大玢的关心,也没有多说什么,转而神色温和地将烟头掐灭了。

上文提到过,左大玢是出演86版《西游记》,才进入到全国观众的视野,与毛主席相识时也不过才十几岁。

那么,左大玢为何能与毛主席建立起这样深厚的感情呢?

答案只有两个字:湘剧。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