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一少奶奶散尽婆家钱财,被前夫悬赏人头,彭老总:当代女将

分享至

1928年2月16日,虹桥镇上发生了一件新奇事,当地的农民协会寄出了一张条子,是一名妇女通知丈夫两人离婚。

而提出离婚的妇女,正是当地“李员外”家曾经的儿媳胡筠。

她做了件不得了的事,她把婆家的钱全部拿去给游击队,还把田地和粮仓分给了当地农民。

这让远在长沙的李氏父子气得跳脚,发誓与她势不两立,而她更是先斩后奏,直接写了条子,通知她丈夫,两人已经离婚。



在那之后,她的前夫到处告状,还悬赏10万大洋,要取她项上人头。

顶着通缉令,她成为红军里首个游击队的女司令,还和彭老总并肩作战,彭老总称她为“难得的女将”。

一时间,在大江南北有了“北赵南胡”的说法,北有抗日战士赵一曼,南有游击女司令胡筠。

然而,这样一位优秀的战士却过早地陨落,死于自己人之手,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坚定信念

多年后,彭老总再回忆起中央苏区时期,他总会想起当年的那个红军女司令。

他曾十分感慨,说胡筠同志坚决革命到底,打仗勇敢,是一名难得的女将。

无疑,其言语间充满了惋惜之情,毕竟,她牺牲时年仅36岁,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她如何遭难还得从1933年的一场大会说起。



这年湘鄂赣省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对省委进行了改组,然而在这次改动中,有40多名同志被打成了错误对象,关进了监狱。

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在反帝大同盟代表大会中,胡筠同志也关进了监狱,那时,她正担任当地互济会主任。

原本主持反帝大同盟的主席张警吾同志,也是她的丈夫,也和她一样遭到了逮捕。

实际上,他们什么错都没犯,却被无缘无故打成了“AB团”分子。

事实上,真正的“AB团”早就在1927年4月,就被革命群众给消灭了。

在这样的逆境中,她依旧坚定信仰,相信组织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

保卫局的人怀疑她有问题,说她是“坏分子”,抓人是要讲证据的。



而这个证据实际并没有多少说服力,他们认为,她曾是李员外家的儿媳,出身不好,有可能暗中投敌。

面对这一说法,她并未做过多的辩解。那时,她承认自己的出身与其他同志相比,确实不好,甚至可以说一度站在对立面上。

但她早已彻底断绝了家庭的关系,她要走的是共产党指引的道路,她不会反悔,相反,还要一直走下去。

不过,那群人不会相信她说的话,经过一轮审问,她坚持自己的想法,绝不屈服。

这群人见从她口中问不出东西,也只能作罢,暂时将她关在监狱里,择日处理。

就这样,她在土牢里被关了好几个月,狱中环境很差,她还生了病。

即便如此,她也从未动摇过自己的决心,她带着病,洋洋洒洒写下万字《狱中自述》。



这篇文章情真意切,她回顾了自己一路走过来的历程,还总结了过往革命的经验教训。

在文章的末尾,她曾说,要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人民的幸福,奋斗才是当代革命者一生的底色。

在那样糟糕的环境中,她依旧书写下了这样豪情万丈的句子,以此勉励自己。

虽然那时保卫局中,对清除所谓“AB团”分子达到了极致,但有不少同志不情愿这样做,对胡筠同志产生了同情。

一天晚上,有两位保卫局的同志,趁着大家都休息的时候,悄悄进入土牢,打开牢门,给她送来了一盒药。

他们说她的处境太危险了,劝她趁着这个机会离开,还说,去哪里都能革命,不一定要在这里。



她感动得泪流满面,但又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她说:“不行,这样做一定会连累你们。我相信组织不会冤枉无辜的同志。”

见她执意如此,同志们也不好再劝,只好设法尽可能延长组织处理她的时间,以争取洗清冤屈的机会。

然而,事情并没有发生转机。1934年1月,随着国军日益频繁的“围剿”,当地省委不得不放弃一部分根据地,转移有生力量。

那时,胡筠同志的病情恶化,她穿着意见袄子,拄着树枝做的拐杖,被押着艰难前行。

不久,她被秘密杀害在铜鼓县冷水井山坡下的一棵大树,这样一位优秀的同志就这样牺牲了。

而她在战场上生下的那个女儿,在一片混乱中下落不明,后来也没能找到。



她曾经的战友得闻此事后,悲痛欲绝,赋诗悼念,直到“七大”时,像她一样被错杀的同志终于平冤昭雪,被追认为烈士。

胡筠同志所谓的“出身不好”具体是怎么回事,她又是如何彻底脱离旧家庭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