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皖南事变后,谁提议陈毅担任新四军代军长?

0
分享至

1941年1月初,正是新一年开始,陈毅和刘少奇在苏北盐城,调兵遣将准备反击国民党顽军李仙洲、汤恩伯等可能发起的进攻。

面对蒋介石咄咄逼人的反共攻势,党中央下令,新四军“军事指挥在总指挥(叶挺)未到江北以前,统一于副总指挥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的指挥之下……各部须完全服从他们的命令,不得违误。”

为了部署工作,陈毅与刘少奇商定1月12日举行一次旅级以上干部会议。可是,他们发现日军在盐城附近据点突然大量增兵,敌、顽随时可能夹击盐城一带的新四军。1月7日,陈毅前往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检查防务。



正在这时,皖南事变已经发生了。

11日下午,陈毅返回总指挥部,收到叶挺军长的电报,其中说:

“本军五昼夜不停与五六倍之敌激战于重围,计划又告失望。现将士疲劳过度,只好固守一拼,惟士气尚高。……今事已至此,只好拼一死以赎其过。”

刘少奇与陈毅紧急商定如何对皖南军部实施救援,发电给党中央:

"请求朱(瑞)陈(光)罗(荣桓)准备包围沈鸿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我们准备包围韩德勤,以与国民党交换。”

三天后,党中央复示同意,并下令陈毅、刘少奇:“限10天内准备完毕,待命攻击。”



12日,江北的新四军高干会议如期在盐城城郊举行。13日皖南叶挺等人电讯中断,军部下落不明。与会者无不万分焦急。15日,皖南突围完全失败,叶挺军长等人被国民党扣押。会上,许多人听了失声痛哭。

陈毅也是十分难受。抗战局势发生如此重大变换,反而使得他和刘少奇冷静下来了。陈毅说:“如何驾驭目前的形势,我们必须作理智的思考。”

经过思考,刘少奇说:“日军没有赶走,抗日仍然是大局,我们的基本方针应该不变。处理这次事变,还是要在政治上取攻势,而在军事上则宜取守势。”

陈毅表示赞同,并且说:“蒋介石已经下手了,如何处理,还要看形势下一步的发展,现在我们必须准备应付更大的事变,一不能急躁冲动,二也不要悲观失望。”



高干会议上,陈毅和刘少奇讲述了自己对目前形势的看法及应取的处置方针,然后,宣布会议结束。

陈毅渐渐没了皖南事变之初的激动,开始静观局势的发展。

17日,重庆军委会发布了反革命命令,诬蔑新四军是“叛军”,宣布取消其番号,并说要将军长叶挺交付军事法庭“审判”。这几乎已在陈毅预料之中。为了反击蒋介石等人的新“进攻”,当日,他与刘少奇一起发电报致党中央:

”拟在苏北成立新四军军部,并以陈毅代军长。”

针对蒋介石等人的作为,陈毅和刘少奇针锋相对,提出了反制措施:一、成立新四军军部,二、以陈毅为代军长。这个建议是十分理智和合适的。

这,马上得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同意。1月20日与22日,中央军委先后发布命令和发言人谈话,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并强烈谴责中国亲日派的罪行。



陈毅和刘少奇接到党中央的命令后,于1月25日下午在盐城举行庆祝新军部成立大会。会上,发布了新军部领导人就职通电。

皖南事变发生后,针对蒋介石等的倒行逆施,陈毅自荐担任新四军代军长,不是要官当,而是在新四军失败的局势下决心收拾残局,重整旗鼓的大勇之举,是临危受命的大将风度。后来,有人回顾这段历史说:

“陈老总临危站出来力挽狂澜,历史上有三次,一是1927年秋冬和朱德把南昌起义军带出危境;二是1934年到1937年和项英坚持南方游击战争,保住了南方的红色武装;三是他和刘少奇一起在皖南事变后力挽新四军危局。”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陈冠任
陈冠任
中国近现代史学者,畅销书作家
976文章数 143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