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深圳文博会德保矮马强势“吸睛”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深圳文博会德保矮马强势“吸睛”

“乡土”非遗绽放民族文化之美

“看到德保矮马萌宠可爱,我就非常喜欢。”5月23日,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16号场馆德保矮马展厅,看到2匹德保矮马有趣地与游客互动时,来自江西的小伙子小杨感叹道。


德保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萍向客商、观众推介德保矮马。莫超驿摄

本次文博会共设有8个展馆,总面积16万平方米,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参展商精心布置展区,打造出风格各异的文化名片,都在以文会友,以展带商。此次博览会也成为德保矮马对外展示的“绝佳平台”,作为世界仅有的两大矮马源流之一,德保矮马具有极高的科研、观赏、游乐价值。


温顺可爱的德保矮马吸引观众驻足拍照。岑秀杯摄

“我们除了德保矮马,还带着具有德保特色的壮族马骨胡、壮族麦秆花篮、隘章土布等非遗产品参加展览,希望通过推广,让本土文化走向更大舞台。”广西百色市德保县的希望田野(广西)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扬表示。


独具民族特色的德保展台。岑秀杯摄

在文博会德保矮马展厅,与德保矮马合影留念、体验骑马遛弯、咨询德保矮马文创产品的客商络绎不绝。“世界矮马看中国,中国矮马在德保。”德保矮马历史悠久,有着“马中熊猫”的美誉。据考证,德保矮马是由古老的遗传基因自然形成的矮马品种,是汉代“果下马”的后代,其成年体高在76-106厘米之间,外表小巧玲珑,性情温顺易于调教,与英国设特兰矮马并称世界上两大矮马源流,是中国最矮的马种之一。如今,德保矮马已成为德保特有的“国家地理标识”及核心IP。

在深圳文博会上,以“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为主题的广西展馆内,德保壮族马骨胡格外引人注目。“北有马头琴,南有马骨胡。”壮族马骨胡起源于宋朝,至今有近千年的历史,是珍贵“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壮族特有的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其采用马的腿骨作琴筒而得名。马骨胡起源于德保壮剧,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戏剧,而壮剧伴奏的主奏乐器就是马骨胡。马骨胡音色清脆、透亮、悠扬,音质高亢,富有穿透力,弹拉间叙事感极强,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被誉为壮族民间原生态音乐的天籁之音。

德保麦秆花篮和隘章土布也借着此次博览会的“东风”成功出圈。德保麦秆花篮造型美观,做工精细,富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麦秆花篮以麦秆为主要原料编织,经多道工艺装饰而成,成为壮族妇女儿童喜爱的手工工艺品。早在明朝,德保县境内有高人就以此珍品作为过节喜庆必备佳礼。洪武元年广西镇安土府岑天保爱花篮如珍宝,并常以此珍品赠送宾客。同样,隘章土布也极具民族特色,其制作工艺复杂,要经过脱棉、弹棉、煮线、染线、绕线、绑机、织布等十多道工序,隘章妇女在浆棉染线时,用一种红色丹石(风化石)为主料,配以蓝靛草、枫叶、柚子果、红蓝草等天然原料,才到上机纺织,进行不同的色彩、纹路搭配,织出来的布厚薄不一,主要以黑白、藏蓝、黄绿、彩虹格子为主,自然简单、又美观大方。

近年来,德保县聚焦文旅融合,注重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下大力气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品牌,不断加强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乡村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以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为全县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与精神动力,绘就了一幅“诗和远方”的美好画卷。(秀杯 莫超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380298文章数 539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