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了44年的红军团长卢子美,为什么会让开国上将肖华如此重视?

分享至

1979年,一位老人来到军区,竟然点名要见肖华上将。就在众人疑惑不解时,肖华听说老人找他,竟然专程从外地赶回,还埋怨老人来得太晚。

1979年,一个普通老人来到兰州军区,声称要找肖华上将。

谁知肖华上将听说有这样一位老者找他,竟然急匆匆赶了回来,见面时他激动地一把抱住对方,说:“你怎么才来啊。”



这老人究竟是何身份?他到底经历过什么?为何开国上将见到他会如此的激动?

老人名叫卢子美,是河南人,1900年出生。家里并不富裕,但父母很有远见。

他们不担心眼前的困窘,反而认为应该送孩子们多读书,开眼界。因此,即使在那个家家户户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父母也一直坚持供孩子读书。



在那个几乎文盲遍地的时候,卢子美因为接受过教育,比其他人更有文化,更有思想,也更有涵养。

他有自己的观念和追求,他想创造出真正属于穷苦大众的新世界。

这个观念在卢子美心中扎根后,他便想着以后一定要推翻旧世界,为后世子孙谋福利,轰轰烈烈的创造出一个新中国。

可好景不长,变故来得十分突然。



1924年的一天,卢子美正在田里干活,一群带着枪的人将他抓了起来。嘴里还嚷嚷着:“这个身强体壮,是个好苗子!”

卢子美被他们押到村口,还有一些村里的青壮年也在这里。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碰上老人口中的“抓壮丁”了。

看这些人的打扮,应该是当地的西北军,现在战事吃紧,他们军备力量不足,只能挨村挨户强行抓壮劳力充当士兵。



卢子美就这样被迫离开了家乡,开启了军旅生涯,在军队中,他学习了很多军事指挥的知识,也发掘了自己未曾察觉到的领军才能。

可接受过教育的卢子美,实在无法与国民党军队中的部分观念苟同。他始终认为这个军队与之前的军阀并无二异,他们救不了中国!

这样的队伍并不是他心中的那支队伍。



随着后来的多方混战,卢子美所在的军队几经周折,最终落脚江西宁都。他的生活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这里,他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听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始有了共产主义的观念。

他开始有意识的观察周围共产党的军队,他们作风纪律严明,与国民党军队相比,简直是清泉之于泥潭。



本就对国民党军队心怀不满的他,开始偷偷阅读关于共产主义的书籍,通过书本看到自己想要的新世界。

除卢子美外,一部分国民党军队的士兵也对国民党心怀不满,有的士兵想逃走,参加共产党的军队,但却被举报了。

这些人全都出自卢子美所在连队,为了替他们求情,卢子美硬生生地扛了几十军棍。

26路军的总参谋长赵博生得知此事,专程来看望他。通过交流,赵博士意外发掘到卢子美是个人才,而且正直,富有正义感,有思想有主见。



他果断将卢子美推荐给战友,也就是军中的地下党特别支部书记李振亚;经过谨慎商讨,他们决定吸纳卢子美为共产党员。

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兵败下野,其部被蒋介石改编为26军。1931年,卢子美跟随部队到江西宁都驻防,逐渐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卢子美不满蒋介石的反共政策,曾在行军途中出面袒护一个士兵,被打成重伤住院。

疗伤期间,26路军总参谋长赵博生视察部队驻防情况,得知卢子美被打,就来到他的连队察看。在二人交谈中,赵博生了解到,卢子美出身贫寒且很有正义感,对其顿生好感。时隔一个星期,赵博生又一次来看望卢子美,两人家事国事无话不谈,一致认为蒋介石的反共政策不得人心。

赵博生说:“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主义和殖民统治,让劳苦大众当家做主。”卢子美问:“共产党这么好,咱们上哪里去找呢?”赵博生说:“这不难,我就是共产党员。”卢子美说:“我能参加共产党,也为劳苦大众和中国革命作点贡献吗?”赵博生随即答应。



之后,赵博生把卢子美的情况向26路军地下党特别支部书记刘振亚、组织委员袁血卒进行了汇报,经特别党支部研究,决定由赵博生、袁血卒作为卢子美的入党介绍人,介绍卢子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赵博生组织实施。

一天傍晚,赵博生和卢子美在一个小山沟里秘密进行了入党宣誓。

1931年12月14日,发生了著名的宁都暴动,担任连长的卢子美率部守卫在宁都南大门,为成功暴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后,卢子美所在的26军全体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编为红5军团,卢子美被任命为营长。

1979年,一位老人指明要见肖华上将,而肖华听说老人找他,竟然专程从外地赶回,还埋怨老人来得太晚。他们二人是怎么相识的?

故事还要从1931年的一个冬夜说起。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