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最高法院再推介!“五联四化”诉源治理体系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0
分享至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丛书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自创办以来,该书以解决民事审判实践中的疑难问题为己任,传播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政策和指导意见,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各地的优秀民事审判工作经验,对民事审判中出现的最新疑难经典案例进行探讨与解析,对全国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与参考作用。

2024年4月出版的《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中刊载《福建龙岩构建“五联四化”诉源治理体系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向全国推介龙岩法院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绘就龙岩好“枫”景的做法和成效。

福建龙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构建“五联四化”诉源治理体系,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减少诉讼增量,成立福建省首家市级诉源治理中心,充分联动解纷力量、聚合解纷资源、整合解纷方式,全市诉源治理工作实现统筹统抓。2023年以来,实现诉源案件新收、万人起诉率“双下降”,降幅居全省各地市首位;群众对政法工作满意率、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满意率均位居全省第一。

靶向治疗诉源治理难题

针对诉源治理工作中存在的源头预防不够、解纷资源分散、治理效能不足等难题,龙岩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在市级层面统筹指导、精准研判、督导考核诉源治理工作,把诉源治理纳入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一体部署,推动各地和各成员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二是强化协同联动,成立市级诉源治理平台,与市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服务中心有机融合,促推“五联四化”诉源治理体系高效运行,将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三是强化力量下沉,市县两级政法干部、村居法官下沉基层一线,通过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构建“五联四化”综治平台

治理中心立足市域特色、治理优势,整合市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诉源治理资源力量,是“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平台。

(一)组织架构。为确保治理中心有效运行,龙岩市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专项组,统一部署和组织协调全市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组长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担任;第一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中级法院主要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市委政法委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市司法局、市信访局主要领导和市中级法院分管领导担任。成员包括市检察院等33家市直单位。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成员由市诉源治理中心成员单位派员组成。同时在辖区7个县(市、区)分别设立县级诉源治理中心。

(二)中心职责。一是统筹协调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诉源治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统筹协调指导全市诉源治理工作。二是排查分析研判。精准分析研判全市矛盾纠纷趋势和成讼情况,每月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确定攻坚整治“一月一主题”,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重点时期排查调解专项行动,推动在市域范围内预防并提级调处重大矛盾纠纷。三是强化考核督导。市平安办出台《龙岩市深化诉源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将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万人起诉率、“民事行政一审收案”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平安建设责任制和市直部门绩效考评内容,将各县(市、区)万人起诉率延伸考核至乡镇(千人起诉率),并开展专项督导、跟踪督办,进一步压实诉源治理主体责任。

(三)运行机制。一是联席会议研判机制。召开联席会议,定期分析、研究、协商和指导全市诉源治理工作。会议由组长主持,全体成员单位出席,视情邀请县(市、区)及有关市直部门同志列席。二是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重大改革措施出台、重大政策制定调整、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大活动举办、重大敏感案件办理等进行风险评估,推动纠纷源头预防化解。三是“五联”聚力多元联动解纷机制。市中级法院出台《关于深化诉源治理的行动方案》,并联合市人大、市政协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推进诉源治理的工作方案》《关于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作用积极推进诉源治理的工作方案》,以基层法官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干部、调解员五大主体共联,建设“5+N”诉源治理共同体,聚合多元解纷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四是“四化”融合善治机制。1.坚持法治化统领,启动“岩法数治”项目,定期分析诉源案件情况,提好司法建议;2.引入社会化力量,创建67个代表委员调解室、43个特色调解室,开展诉前调解;3.发挥专业化优势,实质运作43项诉非联动机制,统筹市直解纷力量,2023年8月开展金融等四类重点行业领域诉源治理百日攻坚,推动相关行业诉源收案大幅下降,2024年聚焦金融借贷、婚姻家事、交通事故、劳动争议、房产物业等七类重点行业领域纠纷开展诉源治理大攻坚,促推行业精细治理,“驿站枫桥”协同化解劳动争议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4.坚持智能化赋能,打造“岩法云诉通”“土楼e法”等平台,提升在线解纷效能。五是村居法官服务机制。市中级法院制定《关于“一村(居)一法官”的实施方案》,实行村居法官分片责任制,明确村居法官身兼社情态势排查员、纠纷化解疏导员、人民调解指导员、执行工作联络员、信访化解参事员、基层治理协管员、司法为民勤务员、法律政策宣传员“八大员”工作职责,激励党员干警在村居一线服务中创先争优,全力构建“源头+专业+权威”的诉前解纷格局。村居法官机制被福建省委主题教育简报刊载、省法院发文推广。六是调研信息宣传机制。根据工作需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课题研究、实地调研、座谈沟通等方式专题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编印信息简报专报,及时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事例,引导更多群众合理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争议。

(四)工作保障。一是人员配备,实行“专班+轮驻”运行模式,市级主要成立三大专班:1.市委政法委牵头,市检察院为组长单位,成立涉法涉诉信访专班;2.市委政法委牵头,市法院、重点项目监管单位为组长单位,成立重点项目专班;3.市法院牵头,市司法局、市妇联为组长单位,成立婚姻家事专班,并根据诉源案件态势确定市直有关单位、行业部门轮驻中心。县级根据矛盾纠纷态势有针对性成立专班。二是经费保障,将解纷平台软件开发和硬件设施经费、工作人员经费、运行经费列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三是物质保障,中心城区采取市区一体建设模式,改造原中级法院审判大楼,面积约1500㎡,一楼功能主要是前台接访导引、后台指挥调度,市直有关部门入驻办公,二、三、四楼全部建立专业调解室,并设置简易法庭;其余6个县(市、区)因地制宜推进诉源治理中心提档升级;中心软硬件设施由成员单位共同提供。

诉源治理体系取得成效

一是纠纷化解更加便利。实现33家市直单位横向联动,纵向贯通7个县级中心、133个乡镇调解服务中心、1955个村居法官工作站,推动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诉源治理网络。目前两级法院361名法官挂钩全市1955个村居,实现村居法官服务市域全覆盖;2023年靠前指导、化解纠纷4856件,推动46个村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司法助力闽粤赣边区域高标准市场体系示范中心建设,办理破产、执行合同等营商环境指标持续提优,龙岩市跻身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2023年在全国营商环境现场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三是人民群众更加满意。2023年,龙岩市群众安全感调查成绩居全省前列,其中,群众对政法工作满意率98.07%、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满意率99.29%,均位居全省第一。“五联四化”诉源治理工作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百强优秀案例、福建法院十大能动司法创新举措。

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

声明:转载须注明来自“龙岩中院”公众号,且转载内容应当完整、准确,不得歪曲、篡改原意。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龙岩中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龙岩中院
龙岩中院
发布重要司法信息
3043文章数 5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