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性艺术心理疗法——绘画疗法

分享至

绘画疗法是艺术心理疗法的一种,狭义的艺术心理疗法主要指通过视觉艺术活动来进行的疗法,包括绘画、黏土雕塑、拼贴等活动。

绘画疗法强调视觉符号和意象是人类经验的重要部分,有人认为绘画创作的过程就是疗法,当个体完全投入创作时,便会自然产生身心灵的统合作用;也有人认为疗法不仅是过程,也包括对作品的诠释和探讨。由于作品是潜意识的象征性符号,需要通过语言的阐释才能进行解读,直至获得觉察和领悟。



英国艺术咨询师协会界定艺术心理疗法是一种疗愈的方法。在艺术咨询师的协助下,通过绘画、塑造等艺术媒材,从事视觉心象(visual images)表达,借此心象表达把存在于内心未表达出来的思想与情感,向外呈现出来。表达和呈现出来的心象产品,具有疗愈和诊断功能,提供咨询者和当事人疗愈期间的处理指标。

疗法期间,当事人的情感常常包含在艺术作品里,并在咨访关系中加以处理与解决。 和其他疗法不同,绘画疗法在开始阶段受到了精神分析较多的影响,弗洛伊德对在《梦的解析》中谈到梦的显意和隐意,潜意识通过移置、凝缩、二次加工等方法绕过意识防御获得满足,而梦首先就是一种视觉象征,对梦的分析方法基本可以完全移置于绘画的分析上。

艺术和梦境都是理性、意识和文化控制较为薄弱的领域,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欲望能够通过另一种形象表现出来。弗洛伊德也认为艺术有助于缓解神经症症状,是重要的升华方式。

罗宾对绘画疗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

1、个体思维和心理活动大多是视觉性的,图像是通往来访者内心世界的 通道;

2、个体很多情绪体验和记忆内容是前语言的,绘画能够再现 那些部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