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周恩来为蒋介石亲信求情,毛主席:必须枪决,事后才知高明

分享至

1950年的一天,周恩来拿着一份报告来到中南海颐年堂,当他将报告交给毛主席的同时说:“主席,能不能不杀赵洪文国,她对人民有很大的贡献,就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毛主席听了周恩来的话沉默了一会儿,许久后才缓缓说出自己的想法。也正是毛主席的这一想法才决定了赵洪文国的命运,以及她家人接下来的命运。

那么赵洪文国究竟是谁呢?她犯了怎样不可饶恕的错误?

周恩来为何要替她求情?毛主席又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呢?



赵洪文国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赵洪文国原名洪文国,188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中,1898年因嫁给赵玉堂为妻,后来冠以夫姓,改名为赵洪文国。从1905年到1931年中,赵洪文国共生下12个孩子,她主张男孩要读书,女孩不缠足。

在处理家事的时候,赵洪文国主张大家要努力学好过日子,但她对钱财却不吝惜,甚至主张救助穷人,在乡邻中很有影响。特别是赵洪文国认为不对的事情,她都会站起来说,也喜欢打抱不平,因此很受当地人的尊重。

当年日俄为了争夺在我国东北和朝鲜的利益,在东北开战。此时的赵洪文国才十几岁,她对此极为不满,认为日俄战争虽然不是直接打中国,但战场却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认为这是对我国的欺侮。

因此当日军占领朝鲜,开始向东北侵略的时候,赵洪文国便发动当地的老百姓组织联防,修碉堡,买枪自卫,主动出钱办这些事。除此之外,赵洪文国还将自己的三儿子赵侗送到牡丹江警察署当警察。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占领了我国东北,警察署长邓铁梅成立“东北民众自卫军”,赵侗也成为民众自卫军的军人。赵洪文国组织村民支持民众自卫军,并积极参加抗日活动。



当时东北抗日游击队风起云涌,到处都是打日军的队伍,这支队伍被打垮了,哪里又有新的队伍建立起来。在这一情况下,赵洪文国组织村民参加抗日活动,并带着儿子赵忠、女儿赵理勇和部分村民组织抗日游击队。

赵洪文国以自己的家产作为经费,动员本村的乡亲们参加抗日救国,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人。当这支队伍被组成后,他们见到落单的日军就砍杀,缴获到武器就开始武装动员。

年过半百的赵洪文国日夜奔波,不辞辛苦,为保家卫国而奋斗,她也从一个连鸡都不敢杀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双枪老太。赵洪文国练得一手好枪法,指哪打哪,可以说是百发百中了。

最重要的是赵洪文国对游击队员关怀备至,她经常和队员一起作战、一起生活。赵洪文国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本来是一个没有多少知识的老太太,也没有多大的能力,不过是我在游击队里以我的热忱去感化弟兄们和同志们。我和他们一起生活,一样工作,我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所以我们才能打成一片,才能齐心协力打日军!”

后来由于赵侗的关系,赵洪文国组织的游击队引起了日军的怀疑。这天,300多名日军将赵家团团围住,并将赵洪文国一家都给抓走了。当日军在审问赵洪文国的时候,她毫不害怕地说:“你们日本人到我们中国来,把所有东西都给抢走,还说我们中国人不对,还说我们的义勇军是土匪。如果义勇军真是土匪的话,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去日本抢劫呢?”



尽管日军对赵洪文国严刑拷打,但她始终宁死不屈,不肯透露一个字。就这样,赵洪文国被日军关在一个碉堡内,经过无数次酷刑,仍拷问不出任何问题。日军没能从赵洪文国的嘴中得到有力的消息,也没有什么证据,于是只好将她关押。

三个多月后,赵洪文国利用日军岗哨松懈的机会,奇迹般地逃了出来。

1937年7月初,赵洪文国得知日军将进攻北平的消息,她十分气愤,决定要为保护北平出一份力。随后赵洪文国开始组织一群青年人和大学生,购买手枪、子弹、制服等,着手组织游击队。

在卢沟桥“七七事变”的前一天,赵侗也来到赵洪文国的身边,他们在北平城内找到一个藏身处,随后开始运输枪支和其他物品。众所周知运送枪支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那么该将这件事交给谁呢?

就在这个时候,赵洪文国站了出来,她主动承担这项任务,并说:“我是个老妇人,即使被敌人抓住枪毙了,也是没有关系的。”

赵洪文国亲自负责运输枪支弹药出北平,在运输的过程中,她不让一个青年来帮忙。

赵洪文国身穿一件破旧衣服,提着一个破篮子,外面放有破被褥、旧裤子和烂衣服,而这些东西下面则全是军火。两千块的军火就这样一次次被赵洪文国运出城。



然而没过多久,日军就占领了北平,赵洪文国只好护送参加游击队的青年人出城。这次赵洪文国学聪明了,她雇佣了两个老太婆,并嘱咐道:“你们每次带几个青年人出城,如果遇到有人盘问,你们就说是自己的侄子……”

老太太们除了要带青年们出城外,还要携带枪支弹药出城,她们将枪支藏在包袱和被服里,防止被敌人发现。

有一次,赵洪文国和另外两个老太太一起出发,她还带了一手提箱的子弹。当三人准备出城的时候,一名警察来到她们的身边进行盘问:“你们这是要到哪里去?”

赵洪文国急忙回答道:“我们也不知道,这不是去逃难嘛,逃到哪里是哪里。”警察继续问:“这话有些靠不住吧?”

赵洪文国说:“你还怕我们三个老婆子能干什么吗?如果你想要东西的话,就拿这箱子里的破被褥去吧!在赵洪文国的掩护下,警察这才将她们放走。

此后游击队发展得越来越快,从当初的几百人一下子发展到几千人。不久后,赵洪文国将这支队伍起名为“国民抗日军”,由赵侗担任司令。

1938年春,赵洪文国的长子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俘,日军将其残忍杀害。当赵洪文国得知这件事后,悲痛欲绝,但也更激起她的国仇家恨。

在太行山青杠岭战斗中,赵洪文国率领的国民抗日军大获全胜,击毙日军分队长三浦和等33人,俘虏击伤伪军警察22人。

《大公报》报道了赵洪文国伏击日军的消息,随后她所在的抗日游击队被我晋察冀军区改编为第一支队,赵洪文国担任副司令兼参谋长。当时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亲自接见和赞扬了赵洪文国。

在晋察冀军区的领导和有力配合下,赵洪文国所在的队伍设伏打点,痛击日军,赵洪文国也名声大噪,被大家称为“双枪老太婆”。

从站在人民身边到站在人民对面

1940年春,赵洪文国作为抗日英雄受到蒋介石的接见。蒋介石和赵洪文国合影留念,并亲自写下“游击之母”四个字送给她。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了拉拢赵洪文国,便封她为“冀热辽边区第二路绥靖总指挥部”中将总指挥。

面对蒋介石的任命,赵洪文国感激涕零,发誓要跟随蒋介石左右,为他效力。而赵洪文国也因为选择错误而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她也逐渐成为蒋介石的亲信。

与此同时,赵洪文国心想:“共产党那么穷,跟着他们干有什么好处?现在日本人越来越不行了,将来的天下还是国军的,不如跟着蒋介石干,这样才有出路!”就这样,忘恩负义的赵洪文国亲自拉出一支反动武装。

1949年秋,解放军解放了北方,赵洪文国只好带着全家老小逃到重庆。没过多久,蒋经国来到赵洪文国的住处,向她宣读了一封委任状。得知“太子”亲自来临,赵洪文国连忙焚香祭礼一番,随后前去接受任命。



蒋经国捧着一张委任状说:

“兹委任赵洪文国为西南‘反共’游击队第二路绥靖司令,希望贵西陵能够奋起抗日精神,发扬游击经验,扩充‘反共’军队,树立新功!”

赵洪文国双手接过委任状,然后说:“请你转告委座,承蒙抬举,还记得我这把老骨头。也请委座放心,我双枪老太婆一定会为党国尽忠尽力!”

当天,赵洪文国带着儿子、女婿以及一大群心腹,拿着委任状,领着蒋介石赠送的枪支弹药踏上了川西平原,准备配合蒋介石搞好成都会战。

成都会战是蒋介石一厢情愿的决定,解放军18兵团越过秦巴山地,直逼成都。随后二野解放了川东川南,蒋介石内定的成都会战部队不是被我军击垮,就是主动投降,四川省被解放指日可待。

眼看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赵洪文国叹了一口气说:“这怎么办,这该怎么办!不行不行,国军连日军都能顶住,怎么就干不过共产党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