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女英雄身怀六甲,被鬼子剖腹取子,死前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分享至

1937年腊月初八,东北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因漫天飘雪,路上行人寥寥无几。这时,一队日本兵却引起了行人们的注意。

只见这队日本兵手握刺刀,背后还扛着枪,朝着城外刑场的方向走去,此次日本兵要处决的是一位怀孕7个月的抗联女战士。

因为此前饱受酷刑,女战士破烂的棉袄上还沾染着血迹,她的脸上、嘴角处也有伤口,虽然挺着孕肚,即将迈向死亡,可女战士却一脸的淡定、从容。

几个时辰后,噩耗传来,这位即将升级为母亲的女战士被日军剖腹杀害,而她腹内已经成型的婴儿从母体脱落后也被活活冻死。

乡亲们得知消息后都忍不住悲痛大哭,有些人自责地表示:“之前我们错怪她了!”她的家人更是悲痛欲绝,丈夫几次哭到晕倒。

这位惨死在日军手中的女战士就是有着“梅花鹿”之称的赵玉仙,而关于她的英雄事迹,一直到1993年才被国人知晓。



1898年,赵玉仙出生于吉林省梅河口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因家里世代务农,非但没有积蓄,日子过得还极其清贫。

正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出生和成长在贫寒家庭的赵玉仙,自幼就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不易,小小年纪就成了父母的好帮手。

但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在赵玉仙15岁时,母亲突然病倒,负债累累的家里压根拿不出钱为母亲治病。

困境之下,父亲向赵玉仙艰难开口,要给她寻一户好人家,孝顺的赵玉仙含泪点头。不久后,在父亲的作主下,赵玉仙嫁给了一户地主家,其丈夫是一个身体不利索的残疾人。

在那个封建保守的年代,给地主人家做媳妇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好在赵玉仙的婆家虽然是富户,可心地善良。

赵玉仙过门后,公婆从未为难过她,丈夫虽然是残疾,可也是一个贴心人,这让赵玉仙很知足。

因勤劳、能干,婚后的赵玉仙几乎包揽了家里的大小事,让年迈的公婆有了一种依靠感,对这个儿媳妇越发满意。



可到了1933年,公婆和丈夫对赵玉仙的态度却有了一些转变,原来此时的赵玉仙经常骑马外出,还和村里的汉奸、伪军走得很近。

为此,村里开始传出一些风言风语,还说她嫌弃自己的残疾的丈夫,面对丈夫的质问,赵玉仙唯一能给的答案就是:“我不会对不起你,也不会让你蒙羞,早晚你会理解我!

尽管村里的流言一直没有停,但赵玉仙依然每天忙忙碌碌,在寒冬腊月,她也经常骑着马,穿梭在林海雪原,所以才得名“梅花鹿”。

直到1937年腊月,一个噩耗传到村子,老乡们才幡然醒悟,是他们一直错怪她了,她之所以和汉奸、伪军走得近,全因加入了抗联组织。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三省的百姓瞬间跌入万丈深渊,日军占领东北后,抢劫民财,屠杀百姓,致使万千东北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中。

为了保卫家园,驱逐日寇,除了正规军外,很多东北的爱国人士也纷纷走上抗日队伍,东北抗联组织应运而生。

虽然赵玉仙只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子,可她却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思想觉悟也很高,于是就偷偷加入了当地的反日救国会。

为了得到情报,她忍辱负重,开始主动接近汉奸、日伪军,因为表现优秀,赵玉仙引起了杨靖宇将军的注意并被吸收为一名地下交通员。

自此后,为了得到更多的情报,赵玉仙变得异常忙碌,因她是女子又很机灵,在和敌人打交道时,从来没有暴露过。

也因为有了赵玉仙,东北抗联组织躲过了许多灾难,在和日军的斗争中也多次取得胜利,给当地日军带去了沉重的打击。



到了1937年,已经是一位成熟地下工作者的赵玉仙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可也是在这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公婆和丈夫得知喜讯后,都非常的高兴,赵玉仙也如此,不过她在无人的时候还是会轻轻抚摸着肚子说:“孩子,现在正是抗战的关键时刻,你来的不是时候啊!”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