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毐”不是毒,该怎么念,你知道“嫪毐”是什么意思吗?颠覆三观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我们中华文化广博而深刻。我们的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的演变。

外国人要想理解中文,可谓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与我们国人学外语相比,难度可谓天差地别。

你弄明白了吗,尤其是一些形近的字,比如“毐”跟“毒”?

我们大多数人都熟悉“毒”这个词,通常用来指代有害的性质和有害的物质。而与其形近的字“毐”,读作ai,发三声的音。



概括而言,字面上看,字毐是由一个士字上面放一个毋字下面组成的。

“毋”字表示禁止,加上“士”就表示不要做无德之人。《说文解字》中对“毐”字解释为“无德之士”。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字实际上描述的是行为不端正的男子。

我们可以在汉字字典中查看,会发现“毐”字常被用作人名,比如在秦朝时期就有一个人名叫做“嫪毐”。而嫪毐是中国唯一一个名字中含有“毐”字的人。

《通用规范汉字表》将“毐”字列为了三级字,尽管其用处有限,但也不容忽视,因此它成为了一个使用场景相对尴尬的字。



在史书中,除了用来记录嫪毐这位人物的姓名和他相关的历史事件之外,“毐”这个字再也没有被用于起名字。

作为我国历史上权势至高的宦官,嫪毐声名狼藉,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太监。这样一个人居然几乎就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在司马迁的著作中,对嫪毐的描述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精通转轮之术,二是贪婪的天性,三是极度渴望权力,却缺乏政治智慧。

他其实只是一个底层的小人物,以至于连他的出生年月都不为人所知。



他之所以能够涉足政治舞台,主要是因为吕不韦的作用。据《史记》记载,“始皇帝年幼,太后淫乱不止。吕不韦私下请求引荐了权臣嫪毐,让他成为舍人,并利用他来陷害太后”。

在秦始皇的父亲秦襄王去世后,他的夫人赵姬虽然身为皇太后,虽能沐浴荣华富贵,但因年轻寡居于宫中,感到孤独无比。

在先王秦襄王去世后,他与昔日的情人吕不韦频频约会私通,但吕不韦并不情愿,因为他已经身居相位,可以说是作为臣子的天花板级别,并无必要为了仕途而与太后私通,更何况这将冒着得罪秦始皇的巨大风险。

然而,他又不敢触怒皇太后赵姬,因此他找来了嫪毐以取悦她。



嫪毐之所以被找到,是因为他掌握了“转轮之术”,也就是说他能够用下身来转动车轮。

在《史记•吕不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尽管这种描述显得有些过分,但也说明了嫪毐在这方面的能力。

吕不韦日益担心秦始皇与太后的关系会被揭露,因为他看到秦始皇一天天长大。尽管如此,赵姬却一直缠着不放,不愿意放弃他。因此,他决定找嫪毐来代替自己满足皇太后的生理需求。

他首先把嫪毐打扮得体面,向外展示他的才艺,刻意宣扬并大肆散播这个消息,让赵姬听到。果然,赵姬在得知消息后,立即要求让这位强壮的男子去侍奉她。



于是,吕不韦满心欣慰地脱离了赵姬,亲自安排嫪毐以太监的身份在太后身边,自此嫪毐成为了太后的宠臣。

凭借自己的才能,嫪毐成功地征服了太后,并让太后对他非常满意,更令人惊讶的是,太后还给他生下了两个孩子。

除此之外,嫪毐因为深受太后宠爱,被封为长信侯。在宫中,他满足了太后的需求,因而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即名利双收。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