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黄宗英捐弃的男人养活了她家五口人,晚年她不敢直面婚变原因

分享至

他是黄宗英的第二任丈夫,上官云珠的第三任丈夫,名伶吴嫣的最后一任丈夫,总而言之,他是名女人的丈夫。

同时,他也是一个倒霉透顶的男人。因为没有一个幸运的男人会结那么多次婚,他这一点跟他的父亲很像。

他爹娶了三个女人,他也娶了三个女人,浅浅不同的是,他爹娶妻是出于续弦加偷腥,而他却是头上种草,绿出发际。

他叫程述尧,1917年生于山东济南一个家境优渥的书香世家。

他降生那天,作为长子,程家普天同庆。

不出一月,他的生母死于产褥热,告丧的气氛虽如泥石流般冲向这座大宅,却仍然难以覆盖程家上下喜获子嗣香火的喜悦。

父亲很快续弦,程述尧几乎是打一出生就拥有了后娘。

生母的早死,反使全家对他更加娇宠溺爱,庶母本身的贤惠与对他长孙地位的忌惮,也使他成为程家七个弟妹中最不能忽视的对象。



图 | 程述尧的生母

程述尧七岁时,程家从山东迁往国都北平。

凡是搬家定居,皆要靡费巨万计,彼时程家本族并没有暴富。但有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程述尧的舅公在北平军阀部队升迁高级将领,便对自己嫁到程家的唯一一位姐姐极尽关照,程家遂沾了光,富上加富。

这位升官发财的舅公让敦厚老实鲜少吹牛的程述尧罕见显摆,他说,舅公曾带着他一起坐上吴佩孚的专用轿车驰骋在北平街头,专车两侧的踏板上,站满全副武装的卫兵,呼啸而过时引路人纷纷侧目,好不威风。

1937年,20岁的程述尧刚读高三,父亲就带着他搬家转学,来到了灯市口西的库司胡同。

这一变动在外人看来,预兆着程家开始没落,因为程述尧的奶奶去世了,他那位有钱有势的舅公,就不那么提携程家了。

1938年,程述尧考入了选拔严格的北平四大名校燕京大学教育系,这是一所费用昂贵的私立学校,一年的费用高达160块银元,是最贵的教会学校之一,也是放眼整个民国规模质量最为顶级的高等学府,里头的学生非富即贵的公子哥占大多数。

程父告诉程述尧:“程家一共有八个兄弟姐妹,要是个个都读最贵的学校,肯定入不敷出。”

程述尧为人随意惯了,表示悉听尊便,家里感到负担可降低一格就读其他学校,但最后程父仍然决定倾全家之力,资助程述尧在燕京大学读书。

燕京大学有少量出身贫寒的优秀学子,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担心家里支出吃紧的程述尧从没参加过勤工俭学的工作,他一直拿着学校的洛克菲勒奖学金补贴生活,一直拿到离开燕京大学为止从未间断。



图 | 少年时期的程述尧

尽管程述尧在燕京大学年年拿奖学金,但他的成绩并没跻身拔尖行列,毕竟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课余活动,例如剧团,合唱团,游泳、滑冰、排球等等不胜枚举的与学习无关的爱好。可谓玩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整个燕京大学的女生无人不晓他是本校的“大活宝”。

有卷的比较厉害的同学曾劝告他,应该多把时间放在学习上。他反嗔道:“成绩再好,你我的文凭又有什么不一样?我的成绩只要拿到奖学金便可,考多一分都是自找苦吃。”

而同时期,正当程述尧必须要去拿奖学金以表明分担家用之心时,他的父亲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背着他在甘雨胡同、大阮府胡同陆续购入房产,并有部分房契写入他的名下。

某天东窗事发后,一向温和的程述尧大为光火,坚决不肯接受父亲无端给予他的房产,庶母申饬他“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识好歹!”

程父累积购入一些房产后,程家基本靠着收租平淡度日。程述尧心里不是没有纳闷过父亲只是给一个叫万字会的团体打杂,哪来那么多钱炒房?后来才知道,父亲在税务局里还挂着一个隐职,这个油水颇丰的隐职才是父亲的精神支柱。

当然,1950年后,程家拼搏两代人的房产,一片瓦砾都不剩地无私奉献给了国家,这是后话了。

1941年12月8日,大四的程述尧在临近毕业的节骨眼上惹出事,日本宪兵获悉燕京大学校内抗日情绪高涨,列了一份师生名单送交逮捕,程述尧在校内常年以活跃分子闻名,故而赫然在列。

程父知道儿子被抓,急得冒烟,他送儿子去贵族学校读书,只盼他光宗耀祖,哪成想他会跟着人家去搞抗日。

大概关了33天后,经过斡旋,程述尧带着一身伤获得释放,但燕京大学再也回不去了。

1942年夏天,他辗转辅仁大学拿到了毕业证书。



毕业后,迷茫的程述尧在山东省教了两年多的书,直至1945年3月请辞。

他回到了北平,参加了一个叫南北剧社的业余文艺团体。

从事戏剧工作是程述尧大学时期就矢志钟爱的事业,只是苦于家里厌恶戏子伤风败俗,污染门楣,没能如愿。

如今他终于圆了当一个戏子(演员)的梦,有人说他一生怎么就那么喜欢娶有名的戏子,这就是冥冥中的原因。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如果他听从家里的话不曾踏足这个行当,生命中的情感挫折或许会少很多。

南北剧社是一个大坑,程述尧甫一进去,就被忽悠自掏腰包垫付演出费支持剧社的运作,结果刚演了十来天,小日本的警察局就来查封剧社,程述尧的钱打了水漂,自己的工资也没有着落。

然而他迷途不知返,甘愿当南北剧社的冤大头,为了不让南北剧社倒闭,竟然跑去借高利贷。

北平的程家虽宠溺这个长子长孙,但却绝不可能出资支持他干这个有伤风化的行当,所以南北剧社在关门大吉之前,成了程述尧疲于奔命的支出之一。

更糟糕的是,他所热爱的事业,为他带来了第一段悲催的婚姻。

如果不是加入南北剧社,程述尧便不会认识黄宗英。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