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中国人离开中国迁徙海外,租借土地999年,建起一座中国城

分享至

福州人凝聚并一直传承着福州精神,那就是“勇于冒险、敢于牺牲、顽强的斗志、刻苦耐劳、勤奋节约、慎终追远、爱好和平、乡梓情浓、热切为子孙后代追求更美好的世界的拓荒精神。”



每逢战乱或者国家软弱无力受到外敌侵凌时,百姓就会流离失所,叙利亚人如是,20年前的阿富汗人亦如是。

而在19世纪末,当八国联军开进北京,中国大地狼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时,勤劳坚韧的中国人民也走上了这条道路。

但他们与那些以前的独自逃荒、流浪的人不同,这一次却是有一千中国人集体离开中国、迁徙海外,乘坐海船三下婆罗洲岛。



在“拓荒之父”黄乃裳的大力运作下,1901年,租借砂拉越诗巫地区的土地999年。

从此,这些迁徙到海外的一千多人深深地扎根在热带海岛上,一刀一锄开垦良田,一砖一木搭建屋舍。

历经数代人120余年的奋斗,硬生生在异国他乡建起一座中国城。



诗巫---婆罗洲岛上“新福州”

19世纪末,中国还是满清的天下,当然,这时候的慈禧已经把中国卖的差不多了。

而光绪帝想要努力一把,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推动百日维新,可惜最终夭折。

戊戌变法参与者中,有一位福州出生的孝廉黄乃裳,当时也被清政府追缉,他在朋友帮助下才得以逃回福州。

因到福州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天灾人祸下百姓的贫困潦倒。



这使得颇有远见卓识的他感到“非革命不足以救国,非拓殖不足以聚众”,于是“决往南洋群岛”,为“同胞辟一生活路径”。

1899年,已知天命的黄乃裳携带家眷先来到新加坡,随后只身前往马来亚、苏门答腊等地考察。

在第二年的5月份,黄乃裳来到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岛西北部的砂拉越,这个地方当时还是独立并在“拉者”,也就是国王的统治之下。

他亲口品尝水质好坏、检查土壤肥程度,认定当时的诗巫可以垦殖。



而经过了解,砂拉越地区的“拉者”沙鲁克正苦于地广人稀,缺乏人手开垦领土。

有备而来的黄乃裳的“拉者”经过谈判签订条约,成立“新福州农垦场公司”,黄乃裳自任场主,当地称作“港主”。

当时黄乃裳与砂拉越国王签订的《垦约》共有17条,其中最主要的条款就是“所垦之地享有999年的权利”。

这一条规定的租约时间之长,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震动天下。



而且《垦约》里还规定了“吾农有往来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设立公司商业自由、购买枪械自由、船业自由之权利;无纳丁税、无服公役、无当义务兵……”。

这些条款对即将到来的中国人极为有利,因而《垦约》被孙中山盛赞为“中国近代以来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