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后代被杀戮殆尽,诛杀全国司马氏,刘裕这么做有何目的?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没人看得清历史车轮的走向,但总有人在冥冥之中洞察到一点蛛丝马迹。

建安年间,已位极人臣、荣登魏王宝座的曹操就从一场梦境中窥见了曹氏子孙即将面临的灾难——三马同槽、政权不稳。

他唯恐曹氏天下会败在名字中有“马”的三个人手里,为此甚至特地叮嘱儿子,万不能叫野心勃勃的司马懿再进一步。

只可惜他的一席话没能引起曹氏上下重视,公元265年“噩梦”成真,司马氏建立的西晋政权终结了半个世纪的三国动乱。

然而,司马氏的结局却不比被他们灭掉的曹氏好多少。



纵然司马懿费尽心机,给儿孙创造了“谋朝篡位”的机会,由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政权也只存续了一百多年。

东晋灭亡后,司马懿后代更是被屠杀殆尽,几近灭门。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能让司马氏从万人之上跌落神坛,司马家族究竟得罪了谁?

上梁不正下梁歪:开创“屠杀”先河的司马懿本人

一生辅佐过魏国四代君主的司马懿是助力司马家走上辉煌的关键人物,也是司马氏子孙极尽模仿推崇的存在。

可以说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晋朝走势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只可惜,这位堪称惊才绝艳的枭雄并没有树立起一个正面典型形象。

他对自己辅佐的第四任魏王曹芳没多少好感,尤其当这位幼帝身边还有个同为托孤大臣却处处想着清除异己的曹爽时,司马懿胸中的怨气就更大了。

不过司马懿终究是聪明的。他不仅没跟手握重兵的曹爽撕破脸,还在劝说对方暂停伐蜀无果后来了一招“示敌以弱”,让曹爽兄弟以为他不过是个行将就木、不足为惧的老人,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之心。

嘉平元年,司马懿终于露出反击獠牙。趁着曹爽一行护送魏帝外出祭祖的机会,他上书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而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管了洛阳布防跟曹爽军营,断了对方后路。



曹爽率军火速赶回洛阳时,转守为攻的司马懿已经彻底掌控了局势,但他并没跟对方硬碰硬,而是假意承诺只要对方放弃抵抗就能保全其家人。

最终,曹爽因轻信司马懿而放下武器,司马懿却来了一招翻脸不认人。

曹爽怎么也没想到司马懿反手就抓了自己的亲族兄弟,还对他们严刑拷打,逼迫他们供称自己意图谋反。

谋反之罪下,曹爽本人含恨被杀,他的三族亲眷外加曹氏宗族中的7000多人也都死在了司马懿的手上。

如此大规模的清洗行动在历史上也是相当少见的,何况司马懿杀的远不止对他构成威胁的曹爽一派,更有不少忠于魏国的大臣跟无辜皇室宗亲。



可以说,当他将曹姓之人的首级悬挂在城门上示众,以此警告那些敢于对他动手的势力时,司马氏的麻烦就已经来了。

除了激起民怨之外,司马懿此举也难免给子孙后代留下个阴险狠毒、冷酷无情的印象,让他们每每遇到意见相左之人就会生出“斩草除根”的想法。

西晋分封与八王之乱:乱世君主总是不受待见的

仰仗于司马懿的高瞻远瞩,西晋建国前夕,曹氏宗族的力量已经被司马氏蚕食殆尽;而这刚好让晋武帝司马炎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代魏而立。



由于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民间又有不少反对司马氏的声音,所以司马炎在立国之初就想出了一个巩固政权的“好法子”——多封王。

与三国时期奉行的非皇子、皇兄弟不王的原则不同,晋武帝的封王方式相当“随性”——仅泰始元年他就一口气封王二十七人,而这些人中只有一个是嫡系皇弟,余下二十六人则都是跟司马炎沾亲带故的“司马懿子弟”。

虽然西晋初年这波“封王”热潮,未尝没有新君急于掌控地方氏族势力,给自己多找几个帮手的考虑;但不可否认的是,司马懿为西晋建国立下的“汗马功劳”也是这些人沾光封王的一大原因。

只不过封王这招虽然好用,随之而来的麻烦却同样不少。



随着宗室王势力的壮大,皇权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加;虽然司马炎及时改变策略在咸宁三年连下三道圣旨,重新确立了“非皇子不王”的原则,但西晋动乱的祸根终究还是埋下了。

元康元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西晋王朝自此陷入君弱臣强、大权旁落的危机之中。

即便司马炎对此早有预料,特地留下汝南王司马亮及外戚杨骏共同辅佐这位生性愚钝的新君,也没能阻止蠢蠢欲动的宗族王跟外戚集团抖了个你死我活。

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也从这一刻拉开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几乎空前绝后的皇族内乱中有一个非司马氏的关键人物——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

身为一个外姓皇后,手无一兵一卒的贾南风能成功挑起八王之乱,完全是靠着她对王族纷争的精准把握。

最开始,她借与汝南王司马亮跟楚王司马玮之手除掉了篡改遗诏、独揽政权的杨骏,将朝政把持到了自己手中。

几年后,她又将一向跟自己不和的太子司马通推上风口浪尖,以谋反罪诛之,让朝局再度陷入混乱。

但连贾南风自己也没想到,太子被杀竟引发了一连串多米诺效应——各地宗族王打着匡扶社稷的旗号粉墨登场,将把控朝政成为下一个司马懿当成了政治目标。

只可惜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只得意了不到一年就被继任者带兵剿灭,直到司马衷暴毙,东海王司马越坐稳晋怀帝的辅政大臣之位,八王之乱才正式宣告结束。



虽然这场司马氏内斗终于告一段落,但长达十六年的战争还是让天下彻底乱了套。

饥荒、瘟疫、流民,四分五裂的国家已然成了西晋王朝的不可承受之重,即便统治者仍勉励维持了这个框架十年,分裂还是不可避免的来临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