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团长牺牲,母亲悲痛欲绝,谁知17年后一中将来信:请娘来北京

分享至

在湖北省的东北部,坐落着一个“将军县”。它原名叫做“黄安”,后来曾两度被改成了“红安”。为什么改名呢?因为这黄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军革命的一个摇篮。在这里诞生了两百多位新中国的将军!

这么多的将军之中,有我们熟悉的王近山、陈锡联……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是这儿的徐深吉中将。

徐深吉曾多次与死神相遇。其中最传奇而难忘的一次,是徐深吉在当副团长时,被传已经牺牲。当时消息传到他那家乡的老母亲耳中,母亲悲痛欲绝。连着整整17年,老母亲都会去那牺牲的地方给自己的儿子祭奠。

然而惊喜总是不经意间出现。17年后,新中国成立了,谁知就在这时一中将突然来信:请娘来北京。

儿子不是死了17年了吗,怎么又给自己这个老母亲来信了呢?事情,还得从徐深吉小时候慢慢说起。

1

1910年的1月31日,湖北黄安县徐家河的农民徐金楼有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徐花奎”(后改名徐深吉)。家中坐拥9亩良田的徐金楼过着相对舒适的生活,也丝毫不担心养不起自己的儿子。但是,随着年成不好,徐金楼渐渐地沾染上了赌博的恶习。

一入赌局深似海,徐金楼从此早出晚归,家中农田更是不管不问,大部分都是由母亲石顺香一人打理。一个女人却又如何承担得起整个大家,也因此徐家田地荒芜,生活是一日不如一日。



渐渐地,徐花奎也长大了。一天夜里,正在睡觉的徐花奎听见门“吱的一声响”,心想肯定是父亲又赌博回来了。他便起身,走到父亲面前,好心劝告他不要再赌了。

但是父亲徐金楼哪里听得进去,相反还火冒三丈,大声呵斥着徐花奎:“你现在就管起老子了啊?老子不要你养!老子以后的事情,你莫管!”

十七岁的徐花奎准备再次劝告时,父亲直接提声打断了他。徐花奎便默默地不安睡去。

可是,这世界上总是有着各种难以置信的巧合。外出赌博的徐金楼,偶然间了解到了“农民革命”。他豁然开朗,原来这世界上竟还有共产党这种“好人”,力求摆脱贫困的徐金楼毅然接受了“跟着党闹革命”的思想,决定要痛改前非,戒掉赌博的恶习。

此后徐金楼还加入了当地的农民协会,被选为协会的土地委员。早出晚归的徐金楼,已经不是去赌场了,而是去农民的家中发动群众,协助开展革命活动!受到父亲的影响,徐花奎的脑中也渐渐融入了红色思想,并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



可是好景不长,起初的革命形势并不乐观。在1928年的“年关暴动”失败之后,白色恐怖席卷湘鄂两省。徐金楼一家人也不得不到处躲藏。

转眼间过去了两三年,风声稍稍过去后,徐金楼一家又回到了徐家河。1930年春,黄安县又掀起了“参加红军”的革命热潮。早已向往革命的徐花奎毅然决然地选择带着同村的几位青年,一起踏上了红军的道路!

2

这个徐花奎,就是我军开国中将徐深吉。当时年仅20岁的徐深吉被编入红一军。打起仗来的他,十分的勇猛,冲劲十足,也因此受到了军队领导的关注与赏识。领导见这小子勇猛却又脑子灵活,便多次提拔其职务。短短的两年,徐深吉已经从新兵战士,转变为红军副团长。

当上副团长的这一年是1932年,蒋介石也在这一年调集了大量部队展开了“围剿”鄂豫皖苏区的行动。其中的交战点之一,就是在七里坪和古峰岭一带。而这,恰好也就是徐深吉的家乡。



战役打响前夕,体贴下属的团长深知此次会战将会十分的惨烈,便语重心长地对着徐深吉说:“好久没回家了吧?你,顺路回家看一看家里人吧!”

年轻的徐深吉听到团长的话内心十分的感激,他也回想起来,自从两年前参加红军以来,他已经很久没有和家人们团聚了,也不知道家里人现在生活怎么样。便遵从了团长的指示,骑上战马,便奔赴家中。

一路上徐深吉满是欢喜,可到了离家不远的地方,却看见附近冷冷清清,一片寂静。打开屋门,只坐着老母亲石顺香一人。原来,父亲徐金楼早已因病去世,而弟妹也惨遭敌人杀害。此时的徐深吉悲痛万分。

而看到儿子回来的老母亲,露出了满脸沧桑且久违的笑容。她立马起身,准备把家里还剩下的一只鸡杀掉给儿子炖了吃。

徐深吉马上制止了母亲,说:“娘,儿子马上就要走了,杀鸡已经来不及了!”哪有儿子不想和自己的母亲吃一顿饭、唠唠家常的,但是毕竟战事紧急。

老母亲回身抓住儿子的手,十分不舍地问:“这好几年没回来了,怎么能一顿饭也不吃就走了呢?”

徐深吉听了母亲的话语,心中不禁一阵酸楚,泪水也即将涌入眼中。老母亲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他觉得非常的愧疚与自责。但是,作为军人,肩负着革命的使命,却又容不得他在此时有过多的拖延。

徐深吉只能含着泪抱住母亲,说:“娘,儿子真的不能久留,儿马上就要上战场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