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岸英入朝作战牺牲,主要责任人是谁?毛主席其实早就点明过真相

0
分享至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有一个烈士陵园。那里长眠有20世纪50年代为保家卫国赶赴朝鲜、牺牲在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墓群中,一块用一米高花岗岩制成的墓碑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只因为其背后雕刻着这样的文字:“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

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儿子,毛岸英主动申报要求入朝参战,作为一名普通战士来到朝鲜战场,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个很令人钦佩的举动”。

但其实,1950年毛岸英入朝作战,身份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一直到他牺牲后,有关他的身份和事迹才慢慢得到揭露。

造成毛岸英牺牲的主要责任人是谁?历史上对此争议不断,但毛主席其实早就点明过真相。



最早一批入朝作战

1950年6月,新中国成立不过8个月,与新中国接壤的朝鲜半岛就爆发了激烈的内战,使得本就复杂的国际形势进一步紧张化。这对当时的新中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坏消息。

要知道,中国近百年的近代史是一部战争史,人民经历了太多的战争与伤亡,对和平、民主的呼声日益高涨。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百废待兴,维护和平、发展经济是千千万万人民内心最大的诉求,国家也有意集中全国力量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



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内战爆发,也给新中国原定的“安稳发展”的计划带来了重重挑战。

果然,从来不嫌事大的美国有意将水搅得更浑,好从中谋求私利,很快就决定武装干涉朝鲜内战,走通联合国的“关系”,喊着“正义的口号”,将军队开进了朝鲜半岛。

美国更猖狂的举动是无视中国政府的再三警告,先是将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阻拦中国武力收复台湾,后又在朝鲜半岛推波助澜,将战火烧至中朝边境,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美国来势汹汹,为更好保卫国家安全,毛主席力排众议,决定暂缓既定的全力发展国内经济的计划,转而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赶赴朝鲜,抗美援朝。

新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战争是残酷的,注定少不了流血牺牲。毛主席从革命年代一路走来,自是深知这个道理。

他做下这个决定也是十分艰难,期间不乏有过迟疑与动摇,但近在眼前的边境危机还是让他最终下定了参战的决心。



身为毛主席最信任和亲近的长子,毛岸英也旁观了毛主席思想斗争的经过。

他敬佩父亲,更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在得知入朝作战的方案已定后,时年28岁的他主动请缨上前线,后来果然成了最早一批跟随彭德怀准备入朝作战的人。

当时组织出于安全考虑,决定对志愿军入朝的一切行动严格保密,毛岸英入朝更在保密范围之内。



这也使得朝鲜战场上的毛岸英成了有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志愿军战士,身边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只有志愿军总部包括彭德怀在内的几个高层领导因为此前就与毛岸英有过接触,才成为少数的例外。

但任是谁也没能想到,意外会来得那么快。入朝作战近一个月,正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就在一次敌机轰炸中牺牲了。消息传出时,众人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毛岸英不幸牺牲

毛岸英是毛主席的长子,生来却也遭受过诸多的苦难。

他8岁亲见母亲就义,后与两个弟弟流落上海街头。等到终于被组织找回,他却也经历了一个弟弟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另一个弟弟身心受挫,从此体弱多病的痛苦。

彼时,毛主席正在紧张领导全党的革命工作,无暇安慰两个孩子。毛岸英兄弟经人安排到了苏联,在异国他乡拾起了学业。



后来毛岸英是在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之后,于1946年返回的延安,也终于能够与毛主席重逢。

只是父子相见不过2天,毛主席就要毛岸英“去向农民学习”。毛岸英听从毛主席的安排,收拾行囊下乡开始了劳作,上起了“劳动大学”,后来更是相继到山西、山东等地参加土改,踏踏实实地做起了基层工作。

如果说之前他还是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的话,在这一系列经历过后,他就与任何一个地地道道的青年农民没有什么两样了。



这也是他在“劳动大学”的沉淀。通过到农村与农民接触、向农民学习,又带领农民开展土地改革,他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基层管理有过更多的感悟。这些都是他在书本上很难完全学到的东西。

毛岸英踏实、本分、可靠,这样的品质一直很得毛主席的喜欢。也正因为他是这样的人,当1950年他主动请缨入朝作战时,毛主席只是沉默了一会就点头同意了。



反而是彭德怀等一众军方高层领导以叔伯的身份关心这个子侄,考虑到他刚刚新婚、尚没有留下子嗣,反对让他上前线。

他们不看好的理由有很多,但毛主席同意的理由只有一个,仅这一个就可以反驳所有人。

毛主席的理由就是:“我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毛主席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的消息早已传回到了国内。他是怀着悲痛的心情、又带着为长子骄傲的神色,对着老友周世钊说出了这番话。毛主席的深明大义让人动容。

毛岸英牺牲在1950年的11月25日。后来彭德怀在发回国内的电报中详细地记录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

原来,11月25日早上不到7点,就有战士发现志愿军司令部的上空盘旋有多架美机。



出于安全考虑,包括彭德怀在内,一众人都以最快速度离开了司令部,进入到早就挖好的防空洞内躲避。

但也有少数人成了例外,如毛岸英作为俄语翻译和收发电报的人员,就和高瑞欣等3个参谋因为紧急工作,选择继续在司令部停留。

他们所在的房子不过50平方米,是司令部的作战室。期间间断有美机飞过,他们总会短暂离开躲避,一等敌机离开又很快返回继续工作。



意外是在11点左右发生的。当时毛岸英4人刚刚躲避完美机的新一轮威胁,返回到作战室紧张工作,怎知没一会就有4架美机又飞了回来,朝着志愿军司令部投下了近百枚燃烧弹,直接命中了房子,连同作战室在内,整个志愿军司令部瞬间化成了一片火海。

危急关头,只有2名参谋因为站得离门近,得以侥幸逃出,但毛岸英和高瑞欣却来不及撤离,最终在屋中被烧死。



等到火势被扑灭,一片废墟之中,志愿军战士们只找到了两具被烧焦的烈士的遗体,把他们抬到了废墟外的旷地。

彼时,两位烈士的遗体已经无法辨认,后来还是在其中一具烈士遗体的手上发现了苏联手表的残壳,方才确认了毛岸英的身份。

此时另一位烈士也就被确认是参谋高瑞欣。



毛主席点明真相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被第一时间报告给了彭德怀。后者心情沉重,午饭也没有吃,亲自起草电报,向毛主席作了汇报。

事实上,事发后志愿军总部从多方情报综合分析,发现造成毛岸英和高瑞欣罹难的此次空袭“并非针对志愿军司令部这个特定目标”。

当时正在志愿军司令部情报处任参谋、直接见证这段历史的王天成后来接受采访,就表示“这是一场意外”。



他指出,当时美军空军力量很强大,经常派飞机到处轰炸,只要看到交通枢纽或什么很重要地方就会过来扔炸弹,有时候连民房也不放过。他们轰炸时,很可能连它是志愿军司令部都不知道。

只是,针对毛岸英之死,历史上还是争议不断。一些有心人甚至故意编造谣言,或称毛岸英是在做蛋炒饭时引来敌机,或称毛岸英是为保护彭德怀而死,都是带着浓浓的恶意。



其实,毛岸英牺牲的经过,彭德怀早就在绝密电报中进行了详细记录。就是知晓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也用一句话早早点明了事情的真相。

毛主席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

毛主席还说:“岸英是志愿军里的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毛主席早早就知道战争必定伴随着流血与牺牲。如果说毛岸英入朝作战牺牲一事要归罪到谁的身上,那必定是战争,以及挑起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美国。

毛主席为长子毛岸英的牺牲感到悲痛,但他并不赞成也不支持将毛岸英的牺牲“单拎出来广为宣传”。任何一个为了保家卫国而牺牲的烈士,都值得国人为其动容,将其永久铭记。

参考文献:

解放军报 2015年7月15日 战火熔铸的光辉人生——对毛岸英烈士牺牲经过的调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史旺旺旺
文史旺旺旺
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
4239文章数 439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