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件和贺子珍有关的军衣,毛主席不肯扔掉,说和我参加过洛川会议

0
分享至

1947年,李银桥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在陕北杨家沟的时候,有一天,他拿着一件灰军装来找毛主席,这件衣服薄如蝉翼但是某些部位又是补丁摞补丁厚似硬纸板,李银桥拿给毛主席的时候说:“主席,您看看吧,再穿就该出洋相了。说不定你作报告,在台上一做手势它就会碎成布片了。”

李银桥知道主席穿过的衣服,没有他的批准,是不准扔掉的。毛泽东接过衣服,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大腿上,像抚摸伤病员一样抚摸那件旧衣服,把上面的皱纹抚平。

“它跟我参加过洛川会议呢。”毛泽东的眼睛忽然湿了,茫然望着那件旧衣服陷入沉沉地回忆。片刻,他又历数出旧衣的几件“功劳”,长叹一口气说:“这样吧,用它补衣服。它可以继续发挥作用,我也能继续见到它。”

李银桥后来说,感觉主席在讲这些话的时候,仿佛眼前看到的不是旧衣,而是一位患难与共的老战友。那个时候,贺子珍已经离开延安十年,李银桥没有见过贺子珍,自然也不知道“它和我参加过洛川会议呢”这句话深藏的情感和毛泽东坚持留下它的玄机。

直到多年后,毛主席的外孙女孔冬梅见到这件衣服,再从李银桥那里得知外公曾经说过的话,她慢慢地明白,这件衣服应该与外婆贺子珍有关,“磨得薄如蝉翼”说明贺子珍已经洗过很多次了,“补丁摞补丁又厚似硬纸板”说明贺子珍已经补过很多次了。

孔冬梅知道,这件衣服这十年来肯定也被别人补过、洗过,但是外公强调“洛川会议”,含义一定是在“会”外的。



图|贺子珍和毛泽东

作为毛泽东的机要秘书,从井冈山开始,贺子珍陪伴着毛泽东出席了多次会议。然而,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贺子珍并没有出席,那时的她,肚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小生命,一心想的是赶快取出身上的弹片,然后上学、读书,提高自己。

当会议结束毛泽东回到延安凤凰山下的吴家窑洞时,屋子里早已没有贺子珍的踪影。贺子珍的性格是出了名的刚烈,就连毛主席自己都叫她“女司令”,得知贺子珍在西安,于是毛泽东立即写了一封信,让警卫员带去西安交给贺子珍。

在信的结尾处,毛泽东写道:“不会再让你像过去那样,跟我受那么多的苦了。”但是贺子珍不为所动,执意要前往苏联。几天之后,毛泽东收到一个白手帕,上面写着四个字:从此诀别。看着手帕上熟悉的自己,毛主席沉默了很长时间。

孔冬梅后来在书中写道:

在外婆决意要离开延安的时候,她一定很开心,因为她与警卫人员活跃地有说有笑,谁能想到,这种欢快的场景在她后来的岁月里,已经是不多的几次了。”的确,和毛泽东相伴的这十年,应该是贺子珍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了。



图|贺子珍

1927年八月,贺子珍随着永新暴动队伍来到了井冈山,当时,贺子珍是井冈山唯一的女战士。10月深秋时节 ,毛泽东率领着秋收起义队伍辗转千里来到了井冈山。两个革命者第一次在这里相见,之后相识、相恋。

即使过去很多年,贺子珍依然忘不了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的情景:穿一身破旧的灰布中山装,个头高高的,身形偏瘦,头发从中间向两边分开,比较长,皮肤晒得很黑,神色中带着疲劳,但眼神里面透漏着睿智,脖子上系了一条特别的红色识别带。

当袁文才领着贺子珍站在毛泽东面前时。毛泽东非常惊讶,他没有料到,在井冈山的“头面人物”中,竟然有一个年轻的姑娘,那个时候,贺子珍被称为“永新一枝花”。袁文才向毛泽东介绍说:“她是永新的干部,叫贺子珍。”

毛泽东听完后,爽朗地笑起来说:“我还以为她是你的女儿,或者是哪位同志的家属呐!”随后,毛泽东和贺子珍边握手边说:“很好。很好,今后我们共同战斗吧!”



图|毛泽东和女儿李敏

那个时候,因为长途行军,毛泽东的脚被磨伤,加上治疗不及时,伤口有点化脓,走起路来有点不得劲。本就热心肠的贺子珍,在第一次与毛泽东见面时,就发现了他的脚伤,当天就为毛泽东擦洗换药。后来在1967年,李敏在帮毛泽东洗脚的时候,毛泽东和女儿谈起了这件事情,他说:

1927,我的脚因为长时间奔波,被草鞋带子磨烂了……你妈妈看见我这个样子,好心痛呀!她几乎是以命令的口吻让我把脚伸向他的手里,小心翼翼地揭下我脚上的药膏后,又起身忙去熬药、煎药,给我洗脚、敷药。

想起在井冈山和贺子珍度过的时光,毛泽东应该是幸福的。而贺子珍帮自己敷药这件事情,也让毛泽东知道:这确实是一位今后可以与自己共同战斗的好姑娘。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更是坚定了毛泽东想法。

为了摸清楚永新敌人的情况,党组织派贺子珍和其他同志秘密下山深入农村,经过战斗的考验,贺子珍在群众的掩护下脱险,顺利完成了这次任务。

那个时候,贺子珍有文化,是当地的才女,而且非常有性格,为了革命宁可牺牲自己,这样的女子很少见,随着两个人不断地接触,毛泽东渐渐地被贺子珍吸引。

但是当时贺子珍已经心有所属,是江西的一个领导人欧阳洛,但是她从没有对外人表露过自己的心意,但是欧阳洛在1930年不幸被捕牺牲。



图|年轻时的毛泽东

当时,毛泽东每次外出的时候,都会和贺子珍说:“我要走了。”贺子珍那个时候不明白毛泽东的心意,心想着:你要走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干嘛要同我讲?

随着二人慢慢的接触,贺子珍和毛泽东开始渐渐对双方有了更深的了解,两人渐渐产生了爱慕之意,毛泽东向贺子珍袒露了自己的心意,贺子珍则为能与自己仰慕的人生活在一起而骄傲。在战火之中,毛泽东和贺子珍开始了他们十年的婚姻。

结婚之后,二人开始,贺子珍开始担任毛泽东的生活秘书和机要秘书。对于自己的这个工作,贺子珍说:“两只铁皮公文箱就是我的战斗武器。”而这份平凡而琐碎的工作,贺子珍一直做到了1933年。

毛泽东的工作离不开报纸和书本,贺子珍的工作离不开剪刀和浆糊。从一名战士变成了一个秘书,远离了贺子珍喜爱的战场,心理落差可想而知是非常大的,独立的她,一直希望过着能够发挥自己战斗才能的生活,所以又是后贺子珍也会有点小脾气,每到这个时候,毛泽东总会心平气和地开导贺子珍,在毛泽东安慰下贺子珍总是能安下心来。

1934年10月,贺子珍跟随着部队,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此期间,贺子珍为了保护受伤的战友,身受重伤,因为当时条件艰苦,没办法做手术,体内11块弹片永远留在了贺子珍的体内。



图|毛主席和贺子珍在陕北

从1928年到1935年,是中国革命最艰苦的时候,也是毛泽东人生的最低谷,中国革命经历了艰难的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毛泽东都被排挤出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层,一直到遵义会议才开始发生转变。

在此期间,贺子珍始终陪伴在毛泽东身边,与毛泽东共渡难关,在精神上给予了毛泽东最大的支持,尽管那个时候的贺子珍也经历着难以想象的痛苦,但她依然非常坚强和独立,始终陪伴在毛泽东身边。

后来毛泽东也说:“在我人生最低潮的时候,照顾我的人是贺子珍,最爱我的人也是贺子珍。”

1937年,贺子珍离开延安,前往苏联,到达苏联后不久,贺子珍就生下了一个男孩,因为苏联天气寒冷,不久之后孩子便染上了风寒,很快转变了肺炎,这个孩子在贺子珍身边仅仅陪伴十个月,就永远离开了她。伤心之余,贺子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她便写了一封信,托人带回了国内。



图|贺子珍在苏联

等啊等,贺子珍一直没有等到回信,直到1939年8月,贺子珍才收到了毛泽东的回信,在信中,毛泽东写道:

子珍同志:你寄来的照片已经收到。我一切都好,勿念。希望你好好学习,政治上进步……我们以后就是同志了。

原本满怀期待的贺子珍,一下子泪如雨下,她知道,自己和毛泽东的夫妻关系结束了。此时的贺子珍,感到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原本打算在苏联只待两年的她,知道回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于是决定留在苏联继续学习。

为了照顾贺子珍的情绪,不久之后,毛泽东便将两个人的女儿李敏送到了莫斯科陪伴贺子珍,女儿的到来,让贺子珍的心里有了安慰。当时,毛岸英和毛岸青也在苏联,几个人在苏联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



图|贺子珍和女儿李敏在苏联

然而,幸福总是很容易被破坏,女儿李敏到苏联没多久,便生了一场重病,为了照顾女儿,贺子珍和儿童院发生了争执,之后,贺子珍便被关进了精神病院,这一关便是六年。直到1946年,在王稼祥等人的营救下,贺子珍才从精神病院出来。

1947年8月,贺子珍带着李敏、毛岸青回到祖国,结束了在苏联噩梦般的学习和生活。两年之后,毛泽东提出将李敏接到自己身边读书的请求,贺子珍没有犹豫,很快就同意了,在为两个孩子收拾行李时,贺子珍依旧很开心,她真心希望两个孩子能早日和他们的父亲团聚。

可是当孩子走了之后,看着偌大的房子,贺子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有句话叫“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但是对于贺子珍来讲,对女儿的思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缓解,反而越来越深,让本就患有神经衰弱的她,开始彻夜难眠。

每天晚上,贺子珍一个人靠在床边,睁着眼睛,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一直坐到天亮。想把女儿接回来的念头也越来越深。后来虽然没有把女儿接到身边,但是每到寒假,毛泽东都会让李敏去陪贺子珍,平时也会有信件交流,在女儿的陪伴下,贺子珍的情况也渐渐有了好转。



图|庐山会议前的贺子珍

1959年,党中央决定在江西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当时,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的夫人曾志到达庐山后不久,曾志听说贺子珍在南昌,就飞往南昌去见这位曾经和自己合盖一条被的老战友。

曾志一直没有忘记,当初贺子珍离开延安的时候,毛主席就对她说过:“我和子珍之间还是有感情的,毕竟是十年夫妻嘛!”在和聊天的过程中,曾志发现贺子珍对毛主席念念不忘,回到庐山之后,曾志第一时间就赶往毛主席在庐山会议期间的临时住所,说自己去看望了子珍。

“怎么样,她还好吧?”毛泽东关切地问道。“我看她精神很正常,说话表情神态和正常人一样,记性也很好,过去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

毛泽东听完后,沉思了片刻,然后非常真挚地说:“我想见见她!”



图|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

1959年7月9日,贺子珍乘坐一辆轿车来到一处巨大的别墅庭院,在一栋两层楼前停下。随后在封松耀和水静的搀扶下来到了一间客厅里,不知什么时候,水静和封松耀悄悄离开,客厅只剩下毛泽东和贺子珍两个人,贺子珍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和毛泽东会以这样的方式见面。

孔冬梅后来在书中写道:“初见外公,外婆的记忆是恍惚的。她确认眼前的人不是画像,不是塑像,而是真正的毛主席,自己22年前的丈夫。”

看见贺子珍进来之后,毛泽东站起身来,微笑着同贺子珍打招呼,随后请贺子珍坐下。在二人面前分别放着一杯茶。贺子珍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多年积累的情绪在这一瞬间全都爆发出来,贺子珍不停地哭。毛泽东说:“我们见面了,你不说话,老哭,以后见不到了,又想说了。”贺子珍听完,哭得更加厉害……

等到贺子珍情绪稍微稳定下来之后,毛泽东关心地问道:“生活怎么样?身体好了没有?”贺子珍仔细地看了看毛泽东,说:“我好多了,你的身体不如以前了。”



图|贺子珍和家人在一起

毛泽东说:“忙呀,比以前更忙了。”随后,毛泽东又问起了贺子珍在苏联的情况,说着说着,毛泽东轻轻叹了一口气,说:“你当初为什么一定要走呢?”

毛泽东这么一问,像是委屈,又像是后悔,贺子珍的眼泪再次流了下来,哽咽地说道:“都是我不好,我那时太不懂事了。”

时隔22年没有见面,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两个人聊了大概有一个多小时,就像普通的父母一样,毛泽东和贺子珍也聊到了女儿李敏的婚事,这也是两个人最轻松的时刻。贺子珍记得毛泽东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时间不早了,我们明天再见面,再谈谈。

庐山会面是毛泽东和贺子珍最后一次见面,这一年,贺子珍50岁,毛泽东66岁。

庐山会面之后,毛泽东与贺子珍只靠着女儿李敏联系着二人的精神世界。1966年下半年的一天,贺子珍然提出要去上海,但是当时,贺子珍不能去北京的纪律并没有取消,于是大家开始劝贺子珍,但是贺子珍信心十足。时光就像回到了1937年,这次她也一定要去,只不过不是苏联,而是北京。



图|1976年9月李敏全家在贺子珍为毛泽东设的小型灵堂前

但是贺子珍的愿望并没有实现,直到毛泽东去世之后,贺子珍才有机会去到北京。

1976年9月9日凌晨,毛泽东在北京去世,当天下午,消息传遍了全国,也传到了贺子珍家里。知道毛泽东去世的贺子珍,出人意料地没有像大家一样痛哭,而是异常平静,只是嘴里反复地在说:“主席身体不是很好吗?怎么,一下子就走了?”

那个时候,贺子珍知道自己没有权利去北京为毛泽东奔丧,于是,她在自己家中找了一张毛主席的照片当遗像,还在上面铺了一层黑纱。那段时间,贺子珍常常站在毛泽东的遗像前,默默流泪。

直达1979年,贺子珍才在党中央的安排下来到毛泽东纪念堂,瞻仰他的遗容,尽管那个时候,贺子珍高龄而且卧床不起,但是她刚强的性格就像当年,丝毫没有改变。

或许那个时候,北京于贺子珍来讲,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她所坚持的,是一个老党员、老战士和老公民的权利,是一个母亲和妻子的权利。



图|贺子珍和女儿李敏、外孙女孔冬梅

9月18日,在女儿和女婿的陪伴下,贺子珍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纪念堂”六个字在红漆的装饰下,熠熠生辉。当贺子珍被推入大厅,看到毛泽东腿部端坐的汉白玉雕像后,贺子珍突然变得非常激动。

她让工作人员为她拍了一张合影,这是1937年贺子珍离开延安后,第一次和毛泽东合影。随后,李敏和丈夫孔令华把准备好的用绢花编制的桃形花线的花圈放在汉白玉像旁边,花圈上面写着:

永远继承您的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在毛泽东的遗体陈列室,整个过程贺子珍没有说过一句话,但她的内心十分悲伤。后来李敏回忆说:“妈妈真的掉泪了,她看到爸爸的遗体真的掉泪了。”因为在去之前,工作人员对贺子珍提出了三个要求,其中一个就是不允许掉泪。

从纪念堂出来的贺子珍,在她离开的时候,盯着远处毛主席的纪念堂,很长很长时间,目光都没有离开,或许在她心里,这一次才是永远的诀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我与孤独相爱
我与孤独相爱
唯有孤独与烈酒
787文章数 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泽连斯基:乌方从未说过中国是敌人 希望和中国做朋友

头条要闻

泽连斯基:乌方从未说过中国是敌人 希望和中国做朋友

体育要闻

豪华阵容,原始战术 英格兰10亿天团就这?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家居
亲子
数码

钟姐,血气十足才是顶级状态!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家居要闻

研己实景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亲子要闻

笑死,现在小孩的年龄就是个谜!网友:看着挺帅可惜戴着红领巾

数码要闻

绿米 Aqara 繁星妙控旋钮 V1 发布:毫米波感应,999 元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