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追寻新质生产力·聚焦可持续发展——首届华夏大健康产业ESG发展大会圆满举办

0
分享至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颜源 于娜 北京报道

5月16日下午,首届华夏大健康产业ESG发展大会暨2024“蒲公英指数”报告发布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大会为“第88届全国药品交易大会”分论坛之一,以“追寻新质生产力·聚焦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由华夏时报社华夏大健康研究院和国药励展共同主办。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共聚一堂,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本次大会上,华夏大健康研究院有两项重磅发布,一是联合万得共同发布“华夏-Wind ESG蒲公英50”指数(下称“蒲公英指数”);二是携手头豹研究院发布《2024华夏大健康ESG白皮书》。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正面临深刻变革,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理念正逐渐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标配和行动指南。2023年有超过30%的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ESG报告。”5月16日,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在大会上表示。

聚焦ESG与新质生产力的内生联系

冯慧君在致辞中提到,“创新是大健康产业ESG发展的关键动力,也与追寻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相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院长、国家标准委ESG标准化研究组召集人柳学信也表示,ESG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阵地,其内涵高度契合我国的科学发展观、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而ESG是将环境、社会和治理战略融入商业模式和管理体系的理念和方法论,本质上也需要新发展理念的指导,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实践工具。

至于新质生产力与ESG之间有哪些内生联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ESG专委会执行秘书长、计然碳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旭认为,新质⽣产⼒与ESG的本质都是“变”,同时都强调技术创新、⽣产要素配置和产业转型,从⽽实现可持续发展。

郭旭注意到,目前国内已经陆续出台了ESG及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2024年4⽉,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三⼤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2024年5⽉1⽇起实施。值得注意的是,在《指引》第四章的“社会信息披露”中,新质生产力首次在ESG信披领域被提及——企业被要求披露“科技创新成果及其应用对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郭旭认为,之前国内对于上市公司ESG披露都是处于倡导阶段,如今三大交易所出台的指引是对上市公司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就是到2027年450多家上市公司必须披露2026年ESG报告。

柳学信则从另一个角度呼应了郭旭的说法。他表示,今年上海、北京、苏州分别发布了ESG政策,2024年可以看作是中国ESG发展元年,我国的ESG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将来,有两把尺子来评价企业,一种是财务的标准,一种就是ESG的标准。所以这实际上是塑造了一种新的企业发展范式,影响是非常大的。”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农工党中央区域协同发展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生物医药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芮国忠则在会上表示,从新周期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新趋势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锚定创新研发,新质生产力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驱动器;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医药创新融合;中国药企“出海”数量不断增长,交易金额屡创新高;三医协同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物制造被认为可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畅谈创新药发展与ESG管理实践

如冯慧君所言,创新是大健康产业ESG发展的关键动力,也与追寻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相合。也正因创新的至关重要,“如何用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也是本次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翰宇药业董事、副总裁杨笛表示,创新药产业存在着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的差异。从外因角度,主要是支付端上的差异,有些国家以商业保险为主,中国则主要是以国家医保支付为主。在内因方面,杨笛强调立项和定期回顾很关键。

通化东宝董秘苏璠则认为,创新药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解决企业的回报率问题,需要支付体系上的改进。另外,因为我国广大人口集中在基层,如果创新药能够进入基药目录,将加快提升其渗透率,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同时为公司带来合理的利润空间,这样也能够鼓励企业去更好地做真正的创新。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所长、医药首席分析师杜向阳指出,从研发角度考量,创新药需满足几大前提。首先,从临床需求出发设计立项是新药研发中最关键的一点。其次,在药品开发时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药品的竞争格局,另一个维度是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后,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在整个临床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对照组的选择,临床方案的设计等因素,这些对于药效的评估和安全性数据非常重要。


“支持创新药发展,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各创新要素之间必须建立强强的协同关系,并实现创新价值的共同创造和分享。另外,我们要加强全球合作,现在是不出海就要出局,形势很严峻。”芮国忠从更宏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在创新药圆桌对话环节过后,与会嘉宾们又从各自的管理实践出发,围绕“中国企业ESG信息披露与管理实践的互相促进”展开了交流。

如何实践ESG的信息披露?郭旭认为,ESG信息披露的主体还是企业自身,监管方也要出具相关的一些标准,国内各大交易所也在出台相关的一些披露标准,还有一些非上市中小型企业也在试图建立团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郭旭注意到,“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多半是为了合规,但是其实也有一些非上市企业,它的客户中有一些大的链主企业对供应链有ESG的要求,为了增加自己准入的优势,所以即使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很多中小型企业也非常积极地在做ESG。”

“在资本市场上,如果企业未来希望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有所布局的话,ESG现在其实已经是一个很明确的门槛了,是很多机构用来参考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的点。”锐翌生物副总经理孙薇在圆桌对话中表示。

孙薇还强调了ESG在企业治理方面的重要性。她表示,很多企业的产品其实是在一个蓝海当中,但是一些企业却越走越磕磕绊绊,更多的问题就是出在企业自身的治理上面,如果企业在内部治理上做得很好,ESG信息披露比较完整明确的话,那么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悦康药业副总经理刘旺早在2014年其就接触过ESG这一概念,他认为,对于ESG的种种标准,和实际国情并不完全相适,在某些方面颇为“水土不服”。刘旺强调,医疗行业的ESG完全可以有符合本土企业自身的方式和标准。面对国内和国外的不同社会状况,有必要设立不同的指标和投资指数。

在接触ESG概念后,康而福药业董事长宋明选感触颇深,在其看来,ESG并非对于医药公司的高标准严要求,而是一家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ESG在不同行业标准不同,即便同是医药行业,由于企业产品线不同,要求也不同,如果要从根源上解决医药企业的ESG标准问题,企业的核心领导层初心很重要,企业的价值观很重要。

蒲公英指数、华夏大健康ESG白皮书重磅产品发布


正如包括柳学信等参会嘉宾所言,构建中国企业自己的ESG披露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华夏大健康研究院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在本次大会上,华夏大健康研究院联合万得共同发布“华夏-Wind ESG蒲公英50”指数(下称“蒲公英指数”),该指数依据Wind ESG评级结果,遴选出医疗健康领域ESG表现最佳的50家A股上市公司,以反映医疗健康行业ESG领先者的整体表现

“ESG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衡量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和责任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很多发达国家,限制金融机构投资不符合ESG标准的公司。很多国内非常优秀的企业在海外并没有获得很好的ESG等级,这也影响了他们在海外的融资渠道。”万得(Wind)副总裁蔡常昆在首届华夏大健康产业ESG发展大会上表示。

从Wind ESG综合得分来看,Wind医疗保健行业平均分为6.11分,蒲公英指数成分股平均分为7.81分,蒲公英指数成分股ESG得分大幅领先行业。

截至2023年05月01日,Wind医疗保健行业A股上市公司共498家,共181家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报告期的ESG报告,全行业ESG报告披露率36.35%,蒲公英指数成分股ESG报告基本实现全覆盖。从评级分布来看,Wind医疗保健行业近85%的公司ESG评级都在BBB及以下,蒲公英指数成分股ESG评级均在A级或以上。

蔡常昆强调,当前Wind ESG团队参考对标国际主流ESG体系架构,结合中国本土实践,设计了适用于中国上市公司的ESG指标体系,同时基于对各行各业深入的了解,每个行业都有单独的一套指标体系和评级方法论,保证了相关指数的专业性。

活动现场,华夏时报社还携手头豹研究院发布了《2024华夏大健康ESG白皮书》,解码中国大健康企业ESG社会责任意识,探讨医疗改变人民健康新动能。

据头豹研究院统计,截至2024年4月底,已披露ESG报告的中国境内外上市公司中,医疗保健类企业占7.1%,披露数量居中国境内外上市公司披露总量第六位。

杨晓骋表示,相较于仍在不断完善ESG体系的国内市场,欧美等地当下ESG信息披露标准已经相对成熟。对于一些绿色基金而言,企业的ESG评级同样是他们筛选投资标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是当地企业做好ESG工作的原动力之一。

和其他细分领域相比,制药企业作为传统医药产业链的一环,天然就面临着环保、产能等生产压力,这也同样体现在数据中。《白皮书》显示,目前A股已上市医疗企业中,制药类企业的ESG信息披露比例达到43.1%,居首位。

在杨晓骋看来,目前中国本土化的ESG评级体系暂未形成,未来将建立系统化、国际化的体系以满足不断庞大的企业群体需求。

“2024华夏大健康ESG白皮书暨‘蒲公英指数’报告的发布,是我们对大健康产业ESG发展成果的一次全面总结和展示。我相信,这份报告将为大健康产业ESG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参考借鉴。”冯慧君说。

见习编辑:邓舟羽 主编:陈岩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
财经媒体
68453文章数 2820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