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61年,毛主席致信刘思齐:女儿,是时候了,下定决心结婚吧!

0
分享至



1961年秋,刚刚进入部队,担任解放军工程兵部门翻译工作的刘思齐,接到了一封来自毛主席的信件。

在这封信件开头,毛主席亲切地称呼儿媳刘思齐为“女儿”。



而更令人诧异的是,在这封信件之中,毛主席直言劝诫称:“女儿,是时候了,下定决心结婚吧!”

毛主席为何要劝刘思齐这位儿媳改嫁?刘思齐与毛岸英之间的情谊又有多么的深厚呢?

点个关注,一起了解刘思齐与毛岸英的故事。



毛刘情渊源

要说清刘思齐与毛岸英以及毛主席家的渊源,实际上要追溯到其父母与毛主席之间的情谊。刘思齐出生于1930年,其父亲名为刘谦初,母亲名为张文秋。此二人都是我党早期的重要成员,为党组织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谦初作为山东人,在革命时期长期活动于山东,最高曾就任我党山东省委书记职务。张文秋,作为1926年便加入组织的老党员,也长期担任地方重要职务。二人在大革命时期,曾经亲自参与毛主席农民运动的相关工作演讲,并就此与毛主席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武昌时期,毛刘两家更是在口头上订立了娃娃亲,就此拉开了毛岸英与刘思齐二人的情缘。



1931年,刘谦初遭山东军阀韩复榘抓捕杀害,年仅1岁的刘思齐就此失去了父亲。作为刘谦初的战友和亲朋,毛主席当即认刘思齐为干女儿,在生活上对张文秋和刘思齐等人提供帮助。

随后不久,刘思齐与母亲在接道新疆,准备前往苏联的过程中遭到军阀盛世才的扣押,被关于监牢之中长达数年之久。1946年夏,张文秋母女二人终于获救,回到了延安中央机关驻地。

作为毛主席的干女儿,刘思齐在抵达延安后,很快便前往毛主席窑洞拜访主席。而在这里,她意外见到了同样刚回到延安不久的毛主席长子毛岸英。彼时的岸英24岁,刚刚经历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可谓是青春洋溢、意气风发。而刘思齐这位小姑娘年方14,正是懵懵懂懂,清纯可爱之时。



作为大哥哥,岸英在生活上十分照顾刘思齐。因为刘思齐抵达主席住处的时间已经是下午,因此便留在主席家中吃饭。饭后,岸英便与思齐一起聊天,并为她讲解,马列主义的相关著作。

此后,刘思齐这位干女儿,在主席住处呆了一个月左右。在这一个月里,岸英尽好了一个哥哥的责任,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思想学习上,都对思齐照顾的极好。

那时的刘思齐年纪尚小,也没有生出什么男女之间的情感。但毫无疑问,对于这样一个大哥哥,刘思齐内心是十分满足的。

据刘思齐后来回忆称:“在延安初见之时,她只觉得岸英热情奔放,为人诚实直率,是个很值得信任的人。”也正是因为对岸英人品的认可,二人在此后常有书信往来。



随着思齐逐渐进入青春期,和二人关系的不断升温,这段兄妹之情也逐渐发生着改变。

作为更为成熟之人,岸英对待二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坦然。在与刘思齐通信的信件之中,岸英总是坦白自己身上的所有缺点,并告诫刘思齐一定要慎重考虑二人之间的关系。面对这样朴实诚恳的岸英,刘思齐心中的好感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之间开始偷偷谈起了地下恋情。后来因为2刘思齐所在的学校搬迁至距离西柏坡极近的阜平县城,二人之间的地下恋情也开始露出水面。

年轻人间的情感总是热烈而奔放,根本逃不过眼光毒辣的家长探查。很快,有关岸英与刘思齐正在恋爱的事情,便传遍了整个西柏坡。



此事一经传播,很快便引起了老一代革命家们的关注。作为岸英与刘思齐这位烈士遗孤的长辈和亲属,他们非常关心二人的人声大事。在得知二人相互之间有意,更是高兴异常。

朱老总妻子康克清、周总理妻子邓颖超,作为党内元老和女性长辈,更是决定直接干涉其中,推动二人关系的发展。

康克清、邓颖超二人将会怎样助推岸英与思齐的关系发展?岸英与思齐又是怎样顺利走到一起的呢?



定情西柏坡

1948年夏季某日,康克清、邓颖超两位革命女将亲自上门拜访毛主席。毛主席刚一热情地招呼二人坐下,准备询问二人所来何事。邓颖超当即便开口道:“主席呀!岸英这孩子也二十五六岁了吧!是时候找个对象咯!”

主席闻听此言,再观察眼前二人之神色,当即便明白二人此行为何。于是,主席只好回应称:“原来二位不速之客,竟然是为了给岸英保媒而来?可是咱们解放区,现在最时兴的可是‘小二黑结婚’这样的自由恋爱。包办婚姻,可不提倡啊!”



毛主席幽默诙谐的话语,让两位意欲保媒之人乐得不行,当即解释称:“我们是听说岸英谈了朋友!就是刘谦初和张文秋的大女儿刘思齐。听说她是主席的干女儿,常常来看您,难道主席您没看出来她和岸英在谈恋爱吗?”

主席坦然回复表示有所耳闻,但并不了解内情。

二人见主席并不反对,随即便乘胜追击道:“我们看他俩还是很般配的一对。既然主席您都有所耳闻了,那就干脆表个态吧,让两个孩子把关系定下来!”

主席听完二人的劝解后,却摇摇头表示:“我可不能搞专制主义呀!谈婚论嫁的事,必须要征求双方家长的意见。这件事是一定要征求张文秋同志意见的!”



康、邓二人见主席似乎对此事持积极态度,当即进言称:“那主席干脆找个好时机,将张文秋同志请来,与未来的亲家母一起商议此事嘛!”

正在三人激烈讨论之际,少奇同志正好来找毛主席商谈工作。听闻此事之后,少奇同志当即慷慨相助,表示请张文秋相商之事由他亲自负责。

1948年9月,在少奇同志的邀请之下,张文秋顺利抵达毛主席于西柏坡的住所。面对张文秋这位老同志、老战友,毛主席开门见山道:“文秋同志,咱们是老朋友了。我想同你谈谈家务事,你看行吗?”

张文秋作为刘思齐的母亲,怎么不明白女儿与岸英之间的特殊关系。一听毛主席谈及“家务事”,她便明白主席是希望与她讨论岸英、思齐二人的终身大事。



在简单介绍岸英与刘思齐关系的现状后,主席直言不讳称:“岸英已经向我提出了要与思齐订婚的请求。我对思齐这位干女儿非常满意,如果她能成为毛家的儿媳妇,我更开心。但是不知道你看不看的上岸英?”

张文秋当即回应称她不过多干涉孩子们的事情,只要孩子们相互喜爱,她便满意。更何况岸英作为毛主席的孩子,在同龄人中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是极为出众的,她个人十分满意。

在一个上午的谈论之后,最终毛主席与张文秋一起敲定了两家的订婚仪式。毛岸英与刘思齐也正式公开情侣身份,只等待刘思齐完成学业后成婚。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在举国欢庆的时刻,独属于毛家和刘家的喜庆之事也正在准备之中。岸英与思齐,这一对情侣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成婚时刻。最为新中国领袖长子的大婚,按理说此次婚礼应该极为隆重。但实际上,此次婚礼不仅布置的几位简单,就连婚房和相关的床、桌等生活用具,也都与平常人家一般无二。

唯有前来婚礼宾客名单之上诸如: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康克清……等名字,可以看出这场婚礼的豪华。

10月15日下午三点,中南海丰泽园内,一场简朴的婚礼如期举行。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毛岸英、刘思齐这两位新人步入婚姻殿堂。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在短短一年之后,这对新婚夫妻便将天人永隔,为世间留下永远的遗憾。

毛岸英离世后,刘思齐是怎样的生活态度?毛主席为何要劝解她再嫁呢?



劝慰新人生

虽说岸英与刘思齐顺利完婚,但因为思齐仍要求学的缘故,二人之间并未长久的生活在一起。在思齐回校后,岸英向组织申请下基层锻炼,担任北京机器总厂员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迎来了决定未来命运的时刻。

在毛主席的坚定推动下,我党最终决定抗美援朝,捍卫家国平安。作为毛主席的儿子和曾经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战斗英雄,岸英主动向父亲提出前往朝鲜战场。毛主席心中虽有对孩子的不舍,但在家国大义面前最终还是选择放手。



为了不然生病的刘思齐担心,岸英谎称自己要前往外地出差,与思齐见了最后一面。病床之上,刘思齐怔怔望着新婚丈夫匆忙而去的背影出身。她不会想到,这一去便是永别。

1950年11月25日,为抢救志司重要文件,岸英被美国战机击中牺牲。

志司当即上报了该消息,但周总理因为顾念毛主席病体,将消息足足压了月余。1951年1月初,毛主席抽着一支又一支烟,看完了那短短几十字的电报。长久的沉默过后,毛主席最终只是长叹一口气道:“谁叫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

作为一代伟人,毛主席尚且不能平复这丧子之痛,又遑论是年轻的刘思齐。



因为担心影响刘思齐的生活,毛主席只好在总是来看望自己的儿媳面前,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而这一装,便是三年时间。

三年后,因为中央摄影组的疏忽,相关人员贸然送了一张岸英身着志愿军军服的相片给刘思齐。她这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去了朝鲜战场。见岸英去向的消息已经瞒不住了,主席只好说明了岸英前往志司,担任俄语翻译工作,其他内容则以保密为由,未有透露。

刘思齐自知部队纪律,便不再过问,只是将内心的思念静静埋藏心底,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思齐终于意识到了不对。战争已经结束,毛主席甚至都开始接见英烈家属了,可岸英却仍旧没有任何消息。



毛主席也自知无法再瞒,只好将内情和盘托出。在听闻岸英牺牲的那一刻,数年来的思念化作奔涌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地出现在思齐的脸上。

因为岸英的牺牲,刘思齐就此陷入到了长期的痛苦之中。毛主席十分敏感,自然觉察到了思齐的异常,于是对其更加关心呵护。在岸英离世后,主席更是直接称呼刘思齐为“思齐儿”、“女儿”。

1961年,体弱多病的刘思齐从北大毕业,被分配至工程兵科研机构,担任俄文翻译。这一年距离岸英牺牲,已经11年有余,刘思齐也已经不再是一位刚刚成年的小姑娘,而是年近而立的成熟女性。



很少有人知道一位单纯的少女,究竟是怎样带着苦痛与思念熬过11年的春秋,熬过失去新婚丈夫的苦痛。但毛主席知道,因为他不仅是刘思齐的公公,更是她的父亲。而正是因为太过清楚刘思齐所受的煎熬,毛主席才生出来一个想法:“让刘思齐再婚成家!”

1961年6月,毛主席写下了一封家书,其中赫然写到“女儿,下定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

为了坚定思齐再婚的信心,毛主席更是让思齐的亲妹妹邵华劝解她。在得知思齐是因为纠结于未能见到岸英的尸骨,无法解开心结后。毛主席当即批准了思齐等人前往朝鲜烈士陵园,探望岸英的诉求。



当刘思齐抵达朝鲜,亲手抚摸到那块雕琢毛岸英姓名的冰凉墓碑之时,她情难自禁、涕泗横流。她终于愿意相信岸英已经离去,她自己也需要过好自己的生活。

回国后,刘思齐遵循毛主席指示,开始以更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最终在刘震将军的帮助下,与空军教员杨茂之走到了一起。



1962年2月,刘思齐与杨茂之举行婚礼。毛主席亲自手书《卜算子·咏梅》作为庆贺,并附300元作为贺礼。

2022年,92岁高龄的刘思齐,于北京逝世,为这段传奇故事画上了句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亦唐历史
亦唐历史
一个历史爱好者的创作之路
1062文章数 76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