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时代的旷世奇迹!27年创造九大丰功伟绩,中国重回世界之巅

0
分享至

历经了数十年的战斗,毛主席等人终于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为一个新生政权,当时的中国不管是在医疗方面、经济方面还是教育方面的发展,都存在诸多短板。

可正是因为有了毛主席这样的伟人收拾山河,中国才能用仅仅27年时间就完成了蓬勃的发展。

在这27年间,毛主席凭借自己的雄才伟略,让中国取得了九大丰功伟绩,正是因为这些成就,中国才能获得如此长足的发展。

那这被称之为旷世奇迹的九大丰功伟绩,究竟是什么呢?



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论是要发展教育、医疗还是军事,都需要钱的支持,同时,没有钱也就意味着民众无法吃饱穿暖。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的GDP总额在世界上根本就排不上名,为了带动经济发展,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共同制定了四个五年计划。

该计划从1970年正式实施,一直到1976计划初步完成,顺利的带动了GDP的增长。

四个五年计划用狠抓钢铁、军工和交通运输的方式大力发展了我国工业,工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使得人民真正实现了有粮可吃。

整个四五计划实施期间,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仅1970年一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就达到了4467亿。



经济的增速同样离不开工业化的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已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世界了。

为了赶超其他国家,发展本国国力,毛主席亲自督促工业化建设,并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对于农业大国中国来说,工业就是我们的一个短板。

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工业基础一直都是非常薄弱的,当时我国仅仅只有东北等几座城市有工业基础。

虽说我国和苏联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可当时我国的工业产量居然连比利时的1/15都不到。

但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却用了仅二十多年,就完成了工业产量的飞速增长。

在毛主席领导期间,单是工业这一个方面,总产值就增长了三十多倍。



虽说新中国刚刚成立,抗美援朝战争就爆发了,当时有一大部分适龄青年都被派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国的劳动人口因此而遭到了很大冲击,可是当时中国的工业产量却仍旧以平均每年11.2%的速度在增长着。

特别是在1953年~1973年间,中国的工业生产力更是翻了一倍还不止。

中国工业的高速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增长,而且还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支持。

当钢铁产量上去后,中国也紧接着生产出了大量喷气式飞机、铁路机车和现代海船。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陆地面积占比很大的国家,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

当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占比连30%都不到,可就在二十多年后,工业却占据了国家经济生产的72%。

正是因为有了毛主席的带领,中国才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实现工业化。



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发展,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同样的,毛主席也深谙此道。

就在毛泽东时代,我国共完成了八十多万公里的公路建设和两万多公里的铁路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基础设施不仅落在了经济发达的城市上,同时我们也攻克了技术难关,穿过了茫茫的沙漠戈壁,穿过了崇山峻岭,改善了偏远地区的人民生活。

除铁路外,我国还完成了大江河的治理工作,兴建了五万多座水库,为防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便利了百姓生产生活,也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所以自古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就非常庞大,可是自从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后,中国就遭受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侵略。

在此期间,我国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经历了抗日战争、经历了解放战争,在这一百多年中,有无数爱国之士和无辜百姓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也正是由于长时间的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口总数竟只剩下了5.4亿人。

看到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毛主席也非常悲痛,他非常清楚人口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都说生产力是发展的第一要义,没有人就意味着没有生产力,没有生产力国家何谈经济?何谈复兴?何谈发展呢?



即便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经历了抗美援朝和同越南、印度的战争,可他却用加强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经济、鼓励生育的方式,增加了人口数量。

调查显示,我国人口数量在1976年就达到了9.4亿人之多,和1949年相比,中国人口净增了4亿人。

当年,为了提升婴儿的存活率,毛主席还主张在全国兴建了无数的水利工程,正是因为有了充足的水源,婴儿的成活率也从先前的20%上升到了70%。



当人口出生率上升之后,国家就要考虑医疗设施的问题了。

过去,因为医疗建设不完善等原因,民间出现了诸多例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所以那个时候中国国民的平均寿命竟然一度低至了35岁。

毛主席南征北战多年,他深刻懂得医疗对人民的重要性,所以早在新中国成立前,他就曾经在陕甘宁边区进行过演讲,说“各地党和政府,都应将医疗发展工作,放在自己的日程里”。

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亲自起草了一份«关于加强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指示»,监督着医疗行业的发展。



不过面临着这么大的人口,要振兴医疗事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真正解决看病难等问题,毛主席从财政收入中拨出了一大笔费用,在各个县城和社区建立了卫生院。

在国家的号召下,免费的医疗在短时间内遍布了各个城镇。

有了免费医疗政策,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看不起病了,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才真正将麻风、天花、鼠疫等恶性传染病逐出了国内。

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直接让国民平均寿命从35岁增长到了65岁。



在抓经济、抓工业的同时,毛主席也没忘了抓文化。

由于过去,中国长期处于战争的状态,所以当时的百姓普遍也没有系统学习知识、文化的机会。

所以针对当时的国情,国家专门制定了扫盲计划。

在此期间国家不仅在农村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在城市地区普及了中等教育,而且还在城乡地区开创了成人教育和任职教育规划。

而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主席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这个概念,毛主席指出,中国必须要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

1949年9月人民政协商议会通过了《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根本法。

《共同纲领》第41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正是引用了毛主席的思想。



在后期的教育改革过程中,毛主席也贯彻了这一教育理念。

在1949年~1956年这七年中,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毛主席对中国的教育、文化、科学事业也进行了成效卓绝的改造。

正是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我国才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性质,从而建立起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教育制度。

毛主席等人制定的中国教育方针,不仅解决了当时中国最为棘手的问题,且还颇有与时俱进的特色。

毛主席还表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和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而他所说的这一全面发展,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的教育事业。

也正因为以毛主席等人提出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并真正完成了落实,所以中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获取如此之大的发展。



第七个成就和第六个成就是相辅相成的,毕竟对国家来说,仅仅让国民认识字还远远不够,国家要想实现真正的发展,必须要让更多的人学到更加专业化、更有用的知识。

所以,当时国家还特意批款建立了数千所大专院校及中专院校,尽可能让所有适龄学生都学习到真正有用的专业知识。

也正是因为这一政策的实施,当时我国在校学生才增长了8.4倍,几年后,中国学生入学率更是高达了97%以上。



除了这些中专院校之外,毛主席还特别在意高等院校的建设,在世期间,他就曾亲自给20所学校写过校名。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写的字又被人们称之为“毛体”。

除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校名,用的是毛主席的墨宝外,就连毛主席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校名也是他亲笔写的呢!

而在实地考察并了解了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后,国家也制定政策在1969年实现了对高等学院的下放。

人才是国家之本,正因为国家领导人如此注重教育事业、如此注重人才的发展。中国才能够有这么多后起之秀,继续着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能够带领红军战士完成长征,能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毛主席本人的军事实力自然是不必多说的。

虽说1949年新中国已经完全成立了,中国人民也站起来了,可中国却依旧面临着内忧外患。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是在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就连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没有放弃对中国的觊觎之心。

就在新中国成立仅一年之后,美国就把目光放在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大门上,他们不仅试图通过朝鲜战争对中国产生掣肘,且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中国发动了核威胁。

毛主席心里清楚,如果不抓紧发展中国军事力量,那中国是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的。



在同中央领导开会的时候,他就曾直言,

“帝国主义国家之所以会这么欺负我们,就是因为我们在工业上存在很大短板,解决部队的武器装备迫在眉睫!”

为了提高我国的军备能力,毛主席、周总理等人甚至还提出了要研究核武器的提议。

按当时中国的整体实力来说,想要研究出现代化的武器、突破技术的壁垒,是需要长时间不断探索的,可毛主席却觉得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为了真正将核武器研究出来,他还多次奔走外国,为科研人员带来了大量国际帮助。

最终在我国科研人员与工程师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仅仅只用了十年时间,就成功地研发了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

当那颗巨大的蘑菇云从中国土地升空的那一刻开始,中国就再也不用受到其他国家的核威胁了。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有意为之”,我国在国际上受到了不少的阻碍。

为了打破外交封锁,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打扫干净屋子再出发”等外交方针。

也是凭借着这些外交方针,中国不仅和多个国家完成了建交,而且在后期中国和美国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巨大改善。

通过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众人的不懈努力,1971年10月25日,正式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多年前,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在研究中国社会的时候,就曾说出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毛泽东时代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

同时,美国媒体也曾评价过,说“新中国取得了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取得过的成绩”。

虽说,如今毛主席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是他的精神,他制定的政策,还依旧在影响着后世无数的子孙,后人也一定要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领会毛泽东精神,才能以更好的姿态完成国家的伟大复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记有云
史记有云
黎明的前一刻,是最黑暗的时刻
1704文章数 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