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朱高燧:给朱棣下毒,给朱高炽使绊,挣扎了30年为何还能善终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古往今来为了获得至高无上的皇权,帝王家族中出现过不少兄弟相残、父子相逼的丑事,但明朝时期有一人做得更离谱,他就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燧。

根据历史的记载,朱高燧曾给老爸朱棣下毒,还给哥哥朱高炽穿小鞋。更有意思的是,挣扎30年后他还能善终,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屈指可数。



外界普遍认为,朱高燧的结局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离奇曲折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三个,是朱棣的发妻徐皇后所生,也是开国名将徐达的外孙,仨人同父同母但性格却大不相同。

老大朱高炽脾气随亲妈,老成持重待人随和,但他自幼患有严重的足疾,需要俩内侍一起搀扶才能走稳,所以喜欢宅在家里读书,还把自己吃成了小胖子。

朱元璋非常疼这个大孙儿,有一次他派朱高炽在凌晨时分检阅军队,但朱高炽却告诉他:那时候太冷不适合检阅,得等吃完饭以后才行。



还有一次朱元璋让他分阅奏章,朱高炽挑出切中军民利弊的陈述,之后的对答也令朱元璋相当满意。朱皇帝夸奖朱高炽“有当皇帝的眼光”,还亲自封他做了燕王世子,可见对其宠爱之处。

民间有种说法“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然而到朱棣这里却反过来了,他觉得长子不像老爹和自己这样杀伐果断,所以一直对其深感不喜。

他最宠爱的儿子是老三朱高燧,同时也最器重性格飞扬跋扈的老二朱高煦,或许就是因为这两人比较像朱棣吧,事实也的确是这样。

建文帝继位后开始削藩,朱棣起兵反抗靖难之役爆发,当时朱高燧只有16岁留在燕京陪伴母亲,英武彪悍的朱高煦则统领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立下赫赫战功。



浦子口之战朱棣的军队被敌将盛庸围住,眼看就要性命不保时,朱高煦率领大军前来救驾帮朱棣解了围。

战场之上,朱棣看着这个跟自己一样英武不凡的儿子,还拍着他肩膀画了一张大大的饼:“你大哥体弱多病,你可要加油啊!”加油干什么?当然是在朱高炽病逝后继承皇位了。

可笑的朱高煦还真信了他爹的邪,所以后来才跟弟弟一起搞事情,也就是造反。

同一时期,心宽体胖的朱高炽则被朱棣留下镇守燕京,起初他麾下的将领们看不起朱高炽纷纷反对,朱棣却不为所动,朱高炽也没辜负老爹的期望。



敌军大将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将北平城团团包围,想要把朱棣老巢给一锅端了。而燕京城里只有几万老弱残兵,敌方兵力是己方十倍,战斗力也远胜守军。

朱高炽却临危不惧亲自挂帅并登上城楼,冒着如雨般的箭矢鼓舞士气,跟士兵同吃同住还四处安抚城中的百姓,确保己方军队不会自乱阵脚。

李景隆虽然多次发起进攻,但都被斗志昂扬的守军击溃,最后只能围而不攻。另外朱高炽并没打算死守而是想要吃掉敌军,他每天夜里都会派出小股士兵出城偷袭,让李景隆麾下士兵苦不堪言。

在朱高炽的指挥下,守军成功拖到了朱棣率大部队回援,李景隆遭到前后夹击遭遇大败,只得灰溜溜地逃回去,这一战是朱高炽军事方面的高光时刻。



俗话说得好“马上打天下,马上却不能治天下”,朱棣登上皇位后开始思考太子人选,此时战争已经结束治国安民才是首要标准,朱高炽在政治方面的才能是三兄弟中最强的。

更何况朱高炽还有个好儿子赚印象分,所以他顺利当上了太子,朱高燧被封为赵王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当年老爹的承诺成为了一句空话。

下毒失败险被处死

话说,眼看着大哥成了未来皇帝朱高燧不乐意了,朱棣要迁都北京时他奉命亲自前去布置,取得了一点小小成就结果整个人都飘了,再度对皇位有了想法,甚至还拉着朱高煦给太子使绊子。

其实朱高煦也有夺嫡的意图,为此他死皮赖脸地求朱棣,让自己能够留在燕京。俩人一拍即合,开始琢磨着先剪掉太子的羽翼,史书记载这段时间里俩人“时时谮太子,于是太子宫寮多得罪......”



大致意思就是,两个人仗着朱棣的宠爱和信任,不断在老爹跟前进谗言,编排太子身边那些近臣的不是。

不巧的是,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曾给太子送去密旨劝他投降,朱棣当时就对太子心生猜忌,还想让留在燕京的心腹杀掉太子。

好在太子及时应对,把密旨和送信的人一起打包押到朱棣面前,朱棣这才放了他一马。

此事虽然过去了,但父子俩从此就有了嫌隙,甚至后来御驾亲征时,朱棣还吩咐过礼部侍郎前往燕京后多观察太子几天,并写密信向他回奏。



因此,永乐皇帝明知俩儿子很可能是在诬陷太子,但他还是对太子心怀猜忌。在朱高燧兄弟的设计下,力挺太子入主东宫的大学士解缙被杀,另一位大臣黄淮也被扔进大狱。

朱棣毕竟还算是一代明君,没任由两个儿子胡来。朱高燧仗着父母宠爱平时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再加上他频繁诬陷太子,让朱棣觉得应该把这小子收拾一顿。

但在他看来这个小儿子本性不坏,之前犯错都是被身边的小人给带坏了,所以在永乐七年时朱棣把朱高燧身边的长史顾晟给杀了,还要剥夺朱高燧的衣冠、贬为庶人。

当时,太子朱高炽正好在场,他连忙跪下给弟弟求情。朱棣心疼儿子而且气也消了不少,于是就原谅了朱高燧,事后他为朱高燧选了赵亨道和董子庄这两个宿儒当老师,希望他能改邪归正。



这次事情把朱高燧吓得不轻,在两位老师的敦促下当了十几年的老实孩子,直到朱棣病重的时候他才露出獠牙,想要再次起兵造反、预谋篡权。

主动交权得以善终

永乐二十一年五月朱棣生了重病久久没有上朝,朱高燧觉得机会来了,便勾结护卫指挥孟贤、钦天监官王射成和内侍杨庆的养子等人,私下伪造了“废太子而改立赵王朱高燧”的遗诏。

他们打算下毒暗害朱棣,等朱棣死后拿出遗诏便可拥立朱高燧登基,谁知这个计划才刚敲定下来就被总旗王瑜得知,他转头告诉了朱棣。

朱棣闻言病都快给气好了,还拍着床怒喝道:“他们怎敢做出如此忤逆之事?”随后便派人把参与此事的大臣们都杀了,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朱高燧,朱棣怒吼:“这是你做的好事?”朱高燧被吓得说不出话来。



当时朱棣对儿子起了杀心,这时候太子看朱棣面色不对,连忙跪在弟弟身边给他求情:“这全都是臣子们偷偷谋划的,高燧他根本就不知道,肯定没参与!父皇你要明鉴啊!”

古人云“虎毒不食子”,朱棣还是疼这个小儿子的再次原谅了他,只是将他严加看管起来。不得不说,明仁宗朱高炽对两个弟弟确实很不错,早先他当太子时多次帮两个弟弟求情。

后来他当上皇帝也对两人构陷自己的往事既往不咎,还专门给朱高燧涨了两万石的俸禄,放他到封地就藩,汉王朱高煦也获得了大量封赏。

可惜如此宽仁的朱高炽却是个短命皇帝,登基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患病去世,由太子朱瞻基继位。老皇帝去世小皇帝登基,俩叔叔对皇位虎视眈眈,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