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有4个王牌军,综合对比谁能排名在首位?三大要点深入分析

分享至

说到雄兵百万的第四野战军,其中有四个王牌军威名显赫。他们分别是朝鲜战场上有名的“万岁军”38军,号称“铁胆大头炮”的39军;有“旋风部队”美称的42军,以及以少胜多智勇双全的54军。

那么,对比史料,这四个王牌军究竟谁才能排名第一呢?今天我们就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深度剖析。



(1)四个王牌军谁成立的时间最早?

说到第38军、第39军、第42军、第54军,单纯看各军的战功,实在是很难分出高低,但如果从成军时间表上看,38军和39军要比其他两个军更早一些。

首先看38军,它的前身是1928年7月由彭德怀、縢代远平江起义的红5军出身。

平江起义之后,部队正式命名为红5军,军长由彭德怀担任,政委縢代远,邓萍为参谋长;编制1、4、7总计3个团兵力,每个团约千余人。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后,改编为红军第1军团第4师。

抗日战争前期,该师第10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1营。1937年9月下旬,他们首战平型关重创来犯日军王牌部队——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取得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后来转战山东和苏北地区,成长为山东军区第4团。

1945年8月开赴东北,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后合编重组为第一纵队。经过辽沈战役的锤炼,1948年11月,一纵正式命名为第38军,编制112师、113师、114师,以及辽北军区独立第10师,共4个师的兵力。部队隶属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军长李天佑、政委梁必业,曹里怀任副军长兼参谋长。



(吉安三梁,梁仁芥、梁兴初、梁必业)

38军成立之后,马上参加了三大战役中著名的平津战役,稍事休整又挥兵南下,先后参与进军中南、宜沙战役、湘西南会战、兵进广西等重大战役;并配署二野有名的第4兵团——“陈赓兵团”,参与滇南战役,所部第151师后划归广西建制,114师则回师湘西进行剿匪作战。



(粟裕大将与陈赓大将)

然后看39军,它的前身是当年徐海东麾下红第25军、刘志丹指挥的红第26军组成。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八路军第33旅的南下支队、新四军第3师,先后参加“平型关大捷”、两淮战役;在解放战争初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

1948年11月,二纵组建为第39军,归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指挥,统辖115师、116师、117师、152师,共计四个师的兵力。刘震任军长、吴信泉任政委、谭友林、孙子仁担任副军长之职,参谋长王良太。

作为四野主力部队之一,他们一路从白山黑水的松花江边,打到云南的镇南关,打得敌军闻风丧胆;到了朝鲜战争爆发后,作为首批入朝参战的部队,39军首战云山打响与美军交锋的第一枪,首战就重创美军王牌部队——有“先驱师”和“常胜师”美誉的美军骑兵第1师。



相比之下,42军,54军,他们的前身一个并非是红军时期组建的老部队,另一个则是由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第八纵队改编的第44军、第45军,后来又合编的第54军。

其中,42军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仅用两个师的兵力在东线黄草岭阵地,顶得东线爱德华·马洛里·阿尔蒙德指挥美第10军5 个师约10 万人,动弹不得。

54军的前身,44军和45军在大决战之一的平津战役,组成负责攻城的东集团,仅用24个小时,就把号称“固若金汤”能坚守三个月的天津城防御体系拦腰斩断,总用时只有29小时,就拿下天津城,活捉守敌陈长捷等许多高级将领。

尽管42军和54军在成立的时间上看,比38军、39军要晚些,但也都是我军战功显赫的王牌部队。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