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鹏的女儿李大征,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财源滚滚买别墅

分享至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个机遇遍地的广阔时代——勇敢地抓住这些机遇,你就可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有幸踏上致富之路。

对开国将军之女、有着高等教育文化水平的李大征而言,她自然也感受到了时代飞速发展带来的蓬勃的生命力。

李大征从小过得顺风顺水,若不是后来家道中落,或许她一生都会过得幸福又平凡。

由于父亲李作鹏犯了一些错误,最终导致了她与丈夫两人,只能住在一个只有十五平方米大的房间里。

最终,李大征做了一个决定——也就是这个在那个时代,显得十分大胆的决定,让她财源滚滚,从十五平方米的房间住到了别墅里。

她做了什么决定?

又是如何摇身一变,从一个将军的女儿成为了一个商人?

夫妇走出“学习班”、却深陷困境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多年的动乱逐渐扫清,许多被下放的有为青年得以回到城市工作——其中,就包括李作鹏的女儿,李大征。

李大征是和丈夫刘伟钦一起从下放的地方回来的,而他们回到了沈阳——沈阳作为开国时期的重工业城市,自然不差。

但问题是,李大征和刘伟钦两人“有前科”,所以他们能打的工就差了许多。

不过,这也是相对他们曾经的工作。

类比其他同时代的人,他们的工作也还是可以供养家庭的。

李大征是被分配到一个门诊部上班,毕竟她也是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但丈夫就差了许多,进入军区种地,是个苦力活。

如果不是体验过优渥的生活条件,李大征自然不会对现有的生活有什么不满。

从在原本的军区居住,自己享有独立房间,到如今一家四口挤在一个15平方米的房间——这样的落差任谁都会不适应。

再加上,曾经的亲朋好友们,现在对自己是避之不及。

在这种处境之下,李大征只能跟自己的丈夫互相取暖,度过艰难的岁月——一家人虽然过得清贫,至少,生活还是安安稳稳地前进的。

但是,人是有追求的,作为曾经的天之娇女,李大征更是如此。

尤其是,在看到一些经济活跃的地区,不断涌现出创业潮流的时候,李大征夫妇也开始活络了心思。

按照曾经的“旧”想法,做生意无疑是“投机倒把”,这是“资本主义”的行为,在最严肃的时期,可是要被……所以,李大征一开始也很难接受这种事情。

但刘伟钦不这么想,他认为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有机会过上富裕的生活。

如果这样有希望,他至少可以摆脱像“过街老鼠”一样的生活,处处受尽冷眼。

所以,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辞开了军区种地的工作,开始准备做生意。

那个时代,虽然遍地是机遇,但不意味着就不需要任何条件和能力,可是,经验、时机、方向、资金乃至人脉,刘伟钦都没有。

无奈,他只能选了一个相对起步容易的小本生意做——摆地摊。

刚开始时,刘伟钦放不开脸,不愿意张口叫喊,但随着顾客陆续上门,刘伟钦也体会到了赚钱的乐趣,于是开始变得积极起来。

从一开始时赚不到分文,到逐渐赚到的钱,终于比妻子拿的工资多,一个男人的整个心活络了开来。

看着丈夫这个表现,李大征也亲眼去了一趟摊位,发现摆地摊做生意真的很赚钱——而且国家也在支持这种行为,李大征开始被触动了。



最终,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医生的铁饭碗,下海与丈夫一起创业。

这个决定对李大征来说,不可谓不大,要知道,她曾经是认定了,只有编制内的铁饭碗才能过上好日子的道理的。

也是这个决定,让她从此财源滚滚,最终买上了大别墅。

而这一切,李大征之所以会转变如此之快,是因为她的将军父亲——李作鹏。

家道中落、从天之娇女到过街老鼠

李作鹏将军,给人的印象是,永远戴着一副墨镜——关于这副墨镜,还有着一段故事在里面。

李作鹏与当时大部分将军伟人们一样,也是从山村里出来的,正好碰上战争年代,于是满腔热血的他选择了从戎。

在战场上,李作鹏总会身先士卒冲在前面。

因此,上级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他的职位升迁非常快,但这也是不无代价的。

在一次作战中,他的眼睛被敌人用毒烟熏到,因为毒烟爆发点在右边,这也导致他的右眼当时损伤极为严重。



战后,部队本打算送他去大后方治疗,但李作鹏却拒绝了这种安排。

他觉得,这个时候,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

正因如此,他的眼睛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右眼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

后来从敌人的手中缴获了一副墨镜,戴上墨镜后,李作鹏顿时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视力正常的时候。

从那之后,李作鹏不管在什么场合,几乎都会戴着墨镜。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李作鹏因为表现出色,被授予开国中将的军衔。

李大征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自然从小就是天之娇女。

小时候,她就被军区中的干部、官兵捧在手心里,可以说过得相当幸福。

这样的生活一直到,李作鹏错误地参与了反革命的活动,最终被罢职。

而李大征也一夜之间,从天之娇女,被送到了学习班学习。

好在,在这个时候,她的丈夫始终不离不弃,两人也在学习班中,深刻地认识到了父亲李作鹏的错误。



他们一共在学习班待了四年时间。

这四年里,李大征夫妻二人始终在积极接受教育,等待重新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从而好好生活。

但一切事情发生实在太突然,这也让李大征和刘伟钦没能一下子适应过来。

从学习班回来之后,他们经济困难,又有两个孩子要养育,无奈,不好意思地叩开了亲朋的大门。

但是,亲朋对他们却是“冷眼相对”,不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

无奈之下,两人开始选择了就业。



只是,他们虽然有着高文化水平,有自己的一身本领,但因为“前科”,许多用人单位并不愿意聘用他们。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