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雄:曾为美国造原子弹,逝世后墓碑上写着: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分享至

前言

1997年2月16日,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会长,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核弹女王”的吴健雄去世。

为了祭奠她,江苏省浏阳河镇宁德中学,专门在校内为其建造一座墓园,以供学生祭拜。

令人震惊的是,在这位科学家的墓碑上,竟然刻着“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宁德中学为何单独为吴健雄建造墓园?她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墓碑上会刻这几个字呢?



原子弹之母,杨振宁与李政道背后的女人

二战期间,美国为了制造战场上的大杀器,开始进行“曼哈顿计划”,也就是制造原子弹的计划。

但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核爆炸容易,可核爆炸所产生的反应,却阻止了进一步的核反应。

总结来说,以当时的科研人员的水平,无法解决让核爆炸连续反应的问题,也就造成了原子弹发挥不出最大的威力。

就在这关键时刻,总负责人奥本哈默想起了他的女学生——吴健雄。

吴健雄是中国的留美学生,因为被伯克利的物理所吸引,在拜访朋友时决定留在学校攻读物理专业。



她所选择的方向,正是刚刚起步的核物理。

更重要的是,吴健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铀原子核分裂的产物,而且发现了影响铀原子核连续反应的气体,成为领域内首屈一指的专家。

金属铀,正是原子弹的主要物质。

因为当时的美国对女性的歧视,又十分排斥外国人的国家,所以在原子弹研究之初,吴健雄并未接受到邀请。

虽然吴健雄并不符合原子弹研究者的标准,但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奥本海默还是对吴健雄伸出了橄榄枝。

吴健雄也就成了这个绝密计划中,唯一的华人女物理学家。



刚加入研究小组时,大家并没有注意到沉默寡言的吴健雄,她的实验室也被分配在最偏僻的位置。

可当她的实验结果相继问世后,大家再也不敢小瞧吴健雄,她的实验室也逐渐被换到更好的位置,她负责的课题也越来越机密、越来越重要。

在吴健雄的不懈努力下,研究组终于攻克核反应无法连续的难题,大大缩短原子弹试制的进程,吴健雄也因此被称为“原子弹之母”、“东方居里夫人”。

因为对这一领域已经研究得十分透彻,所以在原子弹计划结束后,吴健雄研究起原子核的β衰变,不久后又成为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



美国第一颗原子弹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对一直以来的宇称守恒理论产生了怀疑。

所谓宇称守恒,是指将宇宙看作是基本粒子的合集,粒子间通过引力、电磁力、束缚原子核的强力以及β衰变的核衰变弱力相互作用。

即便将粒子上下、左右、前后进行交换再将能量反转,宇宙也会正常运行。

但在实验过程中,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会被破坏。

在物理学界,一个理论是否被认可,最重要的就是实验数据。

可大多数科学家都对宇称理论深信不疑,将杨、李二人看作离经叛道,不愿意与二人合作。



杨、李获得诺贝尔奖

但吴健雄听到二人的解释后,立即意识到这个课题的价值,二话不说答应为二人提供实验支持。

经过多次严谨的实验后,证明杨振宁与李政道的猜想是正确的,宇称守恒理论从此被打破,二人也凭借着这一发现,共同获得诺贝尔奖。

如果没有吴健雄的实验数据支撑,杨李二人的理论就不可能被认可,所以大家都戏称吴健雄是站在两人背后的女人。

可惜的是,作为这一理论的实验者,吴健雄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获得这一奖项。

但接下来的时间,吴健雄却用实际行动证明: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是诺贝尔奖的损失。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