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蒋经国差点促成两岸统一,却突然去世?他的死有何蹊跷

分享至

1988年1月13日的下午15时50分,有位78岁的老人于台北市的七海寓所去世。这么说虽然有些冷情寡意,但人难免出现生老病死,那是不管如何悲伤也要接受的常态,而与大部分人不同的是,他的死亡却是疑点重重,至今依旧流言四起。官方给出的说法是晚年多病,视线模糊,肾脏发炎,后来更是借以轮椅为代步工具,而非官方的解释,可就太多了。



这位老人,就是蒋经国。或许有些人听到这个名字会觉得很耳熟,但又想不起来他是谁,我想提起他的父亲,各位应该或多或少能回忆起来。他的父亲是蒋介石,以前的黄埔军校大校长。关于蒋经国的故事,很多都非常值得拿出来说道说道,他的“一个中国”立场非常坚定,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反对台湾独立,努力以实际行动促进两岸关系。然而,意外总是来得突然,官方与非官方的说法究竟哪个可信度更高?那些流言是怎样传出的?蝴蝶振动的翅膀有没有带来巨大的风暴?

时也命也,似乎在碰见什么不算顺心的事情时,很多人喜欢这般感慨,不管是感慨自己,还是感慨别人。普通人也好,能在历史长卷上留下属于自己只言片语的人也罢,每个人似乎都有着独有的两面性,时而温顺时而暴躁,时而善良时而邪恶,对待不同人,对待不同事,以不同的面孔相待,“双标”这个词偶尔也会是用于打趣的俏皮话。提起蒋经国,他不是个坏人,书籍与纪录片等也表示他不算负面,蒋经国又有个名字为建丰,有些电视剧电影里的“建丰同志”指的就是他。



蒋经国出生于1910年,小时候在非常有名的万竹小学念书,那时候的父亲蒋介石追随着孙中山常年不能陪伴于他的身边,于是拜托了当时经商的陈果夫照顾,陈果夫其人后来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关系亲密。1925年10月,蒋经国前往苏联留学,他的学校是莫斯科中山大学,这所学校为上世纪的国共两党培育出了大批干部人才,比如杨尚昆先生,再比如邓小平先生。我们都知道,苏联作为红色蔓延出来的地方,有着非常浓厚的氛围,作为蒋介石的亲生儿子,在外求学过程里,蒋经国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而时任团组长的人,就是比他年长七岁,两人还是同窗好友的邓小平先生。

邓小平先生独有的政治见解与理想抱负让蒋经国很是佩服,两人又有着非常相似的意愿,于是很快熟络起来,常常喜欢共同探讨各类问题。有些时候,友谊就是那么简单,然而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来,谁能想得到今天还相邀不久以后相互畅聊的人转身就被打发到别的地方呢?

1927年,17岁的蒋经国被贬去西伯利亚做列兵,理由是其父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