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是谁在关键时刻,促成了华国锋叶剑英联手粉碎四人帮?

分享至

“经党中央批准,任命华国锋同志为国务院总理……”

1976年2月3日,北京西山一处小院里,大喇叭正循环播放着中央的指示精神,叶剑英身姿笔挺地站着听完了全程,末了,他从怀里摸出和周总理的合照叹了口气:“恩来啊,你说这个小同志是不是我们的同路人啊?”

最近这段时间他一直称病不出,对华国锋没什么了解,只依稀记得是个受主席赏识进步神速的同志。

叶剑英望着高高的围墙,眼睛眯起来:可现在局势微妙,他必须得想办法和这位新总理认识一下了……



叶帅的艰难

1976年1月8日,深受人民爱戴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因病离世,举国上下都陷入到持久的悲痛中,而这位政坛擎天柱的倒下,也让本来就分外紧张的局势更加严峻,此消彼长,双方的对峙进入白热化。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叶剑英。

作为这个时候军队里的主要负责人,对方显然把叶剑英当做是继周总理之后的第一目标,几次开会的时候唇枪舌剑,给的压力越来越大,设的埋伏也越来越多,一不留神就要上套。

叶帅表面上很镇定,他毕竟干了那么多年革命,多凶险的是事情都经历过,不过内心里还是免不了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示担忧。



有这样担忧的还不止他一个。

1月21日一大早,调查部部长熊向晖登门拜访,他是带着中联、组织、外交等各部门众多老同志的心声来的,想问一问叶帅作何打算。

叶剑英起身打开收音机,放了一首震耳欲聋的俄文歌,然后有意无意地在茶几上敲着烟杆,凑近了和熊向晖说道:“我现在是大山压顶啦!”

熊向晖知道他话里的意思,前两天召开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那些人又胡乱发难,咬住叶帅不放,非让他对邓公的事情做表态,叶帅对邓公何其欣赏,自然不肯答应,对方就变本加厉上纲上线,没完没了地追究。



他也学叶帅压低声音,凑过去问道:“你打算怎么办?总这么撑着也不是办法啊?”

叶帅低下头不说话,应当是在思考,等一首歌唱完又切换到另一首,他才抬头:“选基建议我称病出京,我想要,要不然去广西养老。”

叶选基是叶帅的侄子,在军中任职,也是个青年才俊。

熊向晖觉得不妥,此刻走了固然能保全一身,但是就相当于把军委和北京拱手让人了,他建议道:“你先称病不出,静观其变,免得到时候陷入被动。”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