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最大的葬礼:1929年,国父孙中山国葬

分享至

1929年,国父孙中山国葬,64名杠夫抬着灵柩前往火车站,要将先生的棺椁送往南京中山陵,途中30多万北京百姓自发的为其送行





一、逝世于北京,享有国家级葬礼

1924年,著名军阀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等人邀请孙中山先生赶赴北京商谈国家大事。虽然当时孙中山先生因为肝癌病重,身体虚弱,但为了国家的未来,依旧欣然应允。但抵达北京后,先生病情却突然加重,最终死于北京,之后灵柩被安置在了北京香山碧云寺,直到四年后才被迁往南京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



孙中山先生的此次葬礼,当时全国前后有74万人参加,涉及国内各阶层,视频中,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先是被礼兵们抬出寺庙,随后再由64名杠夫一起抬着进入北京城区,期间我们可以看见先生的夫人宋庆龄也在队伍之中,不过以防周边的媒体记者打扰到宋庆龄对先生最后的送别,秘书一直在旁给她打着伞,隔开她和人群。

当时先生灵柩的行进路线是先从碧云寺出发,行进48华里抵达西直门,到达天安门后就可以穿过正阳门,到达火车站了。之后灵柩被送到专列,开往南京。不过,运送先生灵柩的专列会在沿途火车站稍微停留,以供周边城市的官员和民众前来吊唁。

而抵达南京后,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已经提前到达目的地,做好迎接的准备工作,这里面都是国民党元老级人物,随后灵柩被抬上了威胜号军舰,继续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达到岸上后,并不会马上下葬,而是将灵柩送往国民党中央党部祭堂,安放三日,以供各界人士瞻仰,并且由蒋介石主祭。



随后就是下葬的仪式,从中山路前往紫金山,送灵的人则是黄埔军校学生,这也是感念孙中山先生建立黄埔之功,并由军队护送,保护灵柩安全,最后所有人要经过392级石阶,其寓意则是全国3亿9千2百万的百姓,接着101响礼炮响起,全国百姓默哀。而孙中山先生的去世,之所以全国上下一片悲痛,是因为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