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4年彭总去世后,一位领导人断定他会被平反,并做了一个重要安排

0
分享至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957期。1974年11月,开国元帅彭老总患癌辞世。虽然生前战功显赫,但自1959年后老总却历尽蹉跎。因对“大跃进”运动的态度问题,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被打成右派直到去世前也没能恢复名誉。彭总病逝时社会还处在动荡中,但有一位国家领导人却断定彭老总日后必能获得平反,此人是谁呢?


彭总在解放301医院病逝,根据专案组提出的建议,将老总化名“王川”,骨灰送至四川成都保管。所谓“王川”,不是随意起的,而是“亡命四川”之意,饱含着下属的悲伤和无奈。彭总晚年在成都主持过三线建设,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鉴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彭总生前的身份,化名异地保管,对于骨灰的保存是最有利的。


中央高层领导中,周总理负责敲定此事。他认真考虑后同意了下属的提法,并决定派解放军专机将彭德怀的骨灰运往成都。在出发之前,周总理专门批了一张16字的条子,上面写着:精心保管,时常检查,不准换盒,不可转移。为什么周总理要写下这16个字呢?因为总理推断,彭德怀元帅迟早会有恢复名誉的一天。果不其然,这个编号为“273”的骨灰盒,在成都保存四年后,被重新运往北京。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正式为老帅平反,随后举办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周总理心思非常细腻。按照当时的社会形势,如果不将彭老总的骨灰化名异地保存,有可能被“造反派”破坏,造成永久的错误和遗憾。正因为总理相信老总会被平反,1974年他才郑重作出批示,让成都当地部门妥善保存这个骨灰盒。周总理若不是认定了这一点,有什么必要为一个去世的“右派分子”大费周章呢?


为了确保隐蔽性,彭总的骨灰盒上只有“王川,男”三个字,甚至没有贴照片,盒子的材质也非常普通,跟一般百姓无异。就连当地负责对接的同志,也只知道周总理进行了严格的指示,却完全不知道骨灰的真正主人是谁。若没有周总理的正确安排和有效处理措施,可能1978年的追悼会上很难出现老总的骨灰盒。


当年总理决策果断,他之所以认定彭总会被恢复名誉,是有充分依据的。彭总与周总理是几十年的革命战友,周总理对彭德怀的革命功绩和刚烈品行,再清楚不过了。尤其彭总亲自指挥了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毫无疑问的民族英雄。论军事生涯中的战绩和贡献,能跟彭德怀元帅比肩的人凤毛麟角。


彭德怀的昔日战友和下属遍布人民军队之中,在党组织、政府机构里面也是如此。只要客观条件成熟,彭老总迟早会获得平反。他因1959年上书反对大跃进中的弊端而被批判,当时支持老总意见的人就不在少数,只是碍于形势才做了违心的批判。对于这一切,周总理心如明镜,对于未来的变化也有着自己的预判:彭老总的骨灰,想方设法也要保存好。后来的事实证明,周总理的预判能力确实很强,历史没有辜负总理的良苦用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卫国者
卫国者
卫国者
49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