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谱写上海新篇章

0
分享至

原标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谱写上海新篇章

1949年5月,上海城市获得解放、人民获得新生。75年来,上海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独特贡献与重大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上海坚持和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翻过一座革命大山”

解放前的上海,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要据点和桥头堡,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重要前哨阵地。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上海是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中心。“在反革命势力以野蛮的白色恐怖迫使中国革命的主力由城市转入乡村以后,上海仍然是中国工人运动、革命文化运动和各民主阶层爱国民主运动的主要堡垒之一。”党在上海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活动,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9年4月,随着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上海解放指日可待。为使上海免受战争摧毁而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上海党组织积极发展革命力量,为解放和接管上海作准备;上海人民广泛开展反搬迁、反破坏和护厂、护校等斗争,爱国统一力量不断壮大。从5月12日起,人民解放军开始向上海外围进军,从东、南、西三面合围上海,歼灭守敌于外围阵地,随后避实击虚,按照“先解决上海,后解决吴淞”的决策,对市区发起总攻,于5月27日迅速解放大上海。

上海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后打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新华社在题为《祝上海解放》的社论中指出,“上海的革命力量和全国的革命相配合,这就造成了上海的解放”。

上海是一座生产的城市、革命的城市。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军管会的领导下,上海接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生产和生活秩序迅速恢复。陈毅市长在纪念五卅运动、成立上海总工会筹备委员会的大会上坚定而豪迈地说:“我们翻过了一座革命大山,赢得了今天伟大的胜利,但在前面的是另一座伟大的建设大山,需要我们工人阶级团结一切民主阶层,以最高的革命热忱和艰难的工作爬上这座大山,建设一个新上海新中国。”

上海解放,使上海从“冒险家的乐园”回到人民手中,“表示中国人民已经确立了民族独立的基础”。上海解放,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胜利。

为人民、为生产服务

1949年七八月间,党在上海召开了有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五大解放区财经部门领导人参加的财经工作会议,决定集中优势力量,“先解决上海问题”,并就统一财政经济、控制市场物价提出了具体措施和步骤。党领导人民开展了著名的“银圆之战”“米棉之战”,迅速、果断地平定了飞涨的物价,刹住了粮食抢购风。

解放后的上海,欢庆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上海人民无比欢腾,全市放假3天,自2日起全市悬挂国旗,并举行“狂欢周”,用歌唱和舞蹈来庆祝新中国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逐渐由“一个依赖帝国主义经济而生存的城市”改变为“不依赖帝国主义经济而独立发展的城市”,由“一个为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服务的城市”变成“为人民、为生产服务的城市”。这一历史性转变雄辩地证明,“中国人民不依赖帝国主义的力量,不仅可以管理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而且可以管理得很好、改造得很好,将来一定能建设得更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上海与全国各地一道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到1957年上海工业产值比1949年增加了268.5%。由此及以后,上海工业发展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产品,积累了更多的建设资金,培养了大批技术力量。

可以说,上海为新中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自身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综合性的工业基地”。

善于学习,善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比如,同心协力建设好宝钢。改革开放前后,上海抓住难得机遇,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呈报《关于上海新建钢铁厂的厂址选择、建设规模和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建设宝钢。1978年12月,宝钢总厂工程举行动工典礼。这是1949年以来钢铁工业乃至全国建设工程中投资最多、技术最新、难度最大的工程项目。邓小平为宝钢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1985年2月,国务院批转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的通知,指出“上海的发展要走改造、振兴的新路子,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多功能的作用,使上海成为全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改造、振兴上海”是关系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大事。为此,上海积极利用对内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不断改造传统工业、开拓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坚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新路。

开发开放浦东,对上海乃至全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上海为切实办好这件大事,从全局出发和长远考虑,组织力量进行规划,搞好交通、通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把浦东开发与上海老区的改造和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发展外向型经济,把引进的重点放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并且从一开始就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在此基础上,上海进一步将自身发展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充分发挥经济资源优势和科学技术优势,引领区域发展与对外开放迈上了新台阶。

坚持“四个放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上海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战略部署,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比如,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上海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在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

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系统集成,坚持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系统创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找突破口,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是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要素集合,推动协同创新,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优化创新生态。

三是抓好国资国企、民营经济、城市更新、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政策举措的完善与落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又如,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上海着眼国际高标准贸易和投资规则,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打造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资管理制度、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金融制度创新、推进政府管理改革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浦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生动的实践写照。

再如,落实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

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强化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同时,更加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见成效。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积极化解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

坚持以街镇居村为重点,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着力补短板、守底线、防风险,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政策落实,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75年来,上海行进在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谱写了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历史画卷。面向未来,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四个放在”,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加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宋月红,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解放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中工网
亿万职工的网上精神家园
145061文章数 110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