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张国焘在回忆录中恶意诋毁毛主席,妻子杨子烈怒怼:你真没有良心

0
分享至

1961年,已经64岁的张国焘贫病缠身,正巧美国一所大学高价邀请他撰写回忆录,张国焘欣然接受。

1965年,张国焘的晚年回忆录登报连载,他耗时4年写了近百万字,其中不乏对毛主席的偏颇评价。

尤其是在写到和毛主席初步认识的印象时,张国焘更是直呼:“他不过是个湖南的乡下土包子!”



其妻子杨子烈早年受过毛主席不少恩惠,也知道张国焘的这一行为是在歪曲事实,不禁怒怼张国焘说:“你真没有良心!”

张国焘和毛主席都曾是共产党的高级将领,那他为什么会在回忆录里说毛主席坏话呢 ?

张国焘为何要在晚年诋毁毛主席?感兴趣的老铁们可以在弹幕打上“想知道”,故事即将为您继续!

专横跋扈的阴谋家

在张国焘的回忆录中,他言辞间尽是对毛主席的嫉妒之心,因为他年轻时其实比毛主席有更大的优势成就一番事业。



1916年,张国焘考入北大,刚入学时,心高气傲的他认为北大校园学风差劲,周遭尽是吃喝玩乐的学生,一点没有文化学术氛围。同年就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很快发起了整顿,学校焕然一新,有了学习的新气象。

1917年,陈独秀带着《新青年》杂志进入北大校园,其中宣扬的革命思想激发了张国焘的热情,他也很快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当时的中国正值救亡图存的危难时刻,张国焘跟一些激进的同学认为必须彻底的革命,要快速、要彻底,他此刻冒进的左倾思想就已然显露,更为之后犯下的大错埋下了伏笔。

在热血青年们狂热的爱国情绪下,张国焘和同学们一起创办了“国民杂志社”。1919年中国在凡尔赛会议上受辱的消息传到国内,“五四运动”便开始了。这次大学生们的示威游行运动正是由张国焘等人率先发起,并组织号召大家积极参与。



“五四运动”前一天的组织大会上,受到大家拥护的张国焘上台发言却不免紧张,一口土话被笑了几十年。5月4日游行正式开始时,北大校长蔡元培担忧学生安危前来劝阻,也被张国焘命人哄走。

“五四运动”算是为张国焘积攒下了声望,大家都赞誉他是难得的革命实干家,张国焘也在一片夸赞声中沾沾自喜,日益狂妄起来。然而不久后,他便迎来了他自认为的此生最大的对手-毛泽东。

1919年,彼时的毛主席被介绍到北大图书馆做一名普通管理员,而此刻比毛主席年轻5岁的张国焘已经是北大学生会的重要负责人,也是图书馆馆长李大钊的得意助手。对于这个虽然比自己年长却初来乍到的“乡下土包子”,张国焘从来没放在眼里。



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张国焘当选中共一大执行主席,一直处于中共核心领导地位,而毛主席只是书记员。后来张国焘作为中国代表远赴苏联参加共产党的国际会议,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列宁亲自接待的领导者,回国后的他更是成为仅次于陈独秀的中央领导人。

但他却没有珍惜命运的馈赠,反而作死,和共产党国际代表发生分歧,同时和陈独秀也爆发了激烈的矛盾,最终张国焘在中共三大选举中惨败。竞选失败后,他固执己见,意志消沉,主动请缨想去往鄂豫皖发展。

在鄂豫皖的张国焘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高峰,在他的领导下,红四军发展迅速,战力强盛,张国焘也成为鄂豫皖人们口中鼎鼎有名的“张主席”。但他专横跋扈,用残忍手段铲除异己,逮捕杀害了一大批党内干部甚至群众,以“肃反”为名义,清除掉了2500多名红军战士,搞得人心惶惶。这样一个手腕狠戾的野心家,后期堕落成国民党特务也是预料之中了。



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1932年红四军被迫西征入川,红军总数也在张的带领下快速发展到8万余人,连毛主席都不得不称赞张的领导能力。在四川张国焘很快名声大噪,他也沉浸在自负之中,对自己夸夸奇谈,认为“一般乡下人”只能仰望他,他是川南的“真命天子”

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他又暴露出阴谋家的本性,再次搞起“大肃反”,错杀了一大批革命者。同时,蒋介石加大了对红军的围剿,能力有限的张国焘渐渐有心无力,根据地越丢越多,最终他直接放弃了川陕地区。

1935年,张国焘和毛主席会师,后书记载:“两位领导人差距明显,张国焘面色红润,身上肉滚滚,穿着贴身崭新的军装;而毛主席满脸饥苦之色,憔悴消瘦,身穿满是补丁的破旧军服。”由此可见二人谁是真的为国忧心忧民,而谁又仅仅是在享受着权利。



尝到权力滋味的张国焘更是彻底走向了错误的道路,他伸手要权、分庭抗礼,甚至自立中央,分裂党,分裂红军,这一系列行为已然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自然也遭到了组织的严厉批判。

1936年,张国焘的批判运动持续了整整3个多月,他不断的写检讨书,参加检讨会,口口声声都在忏悔自己的思想错误,然而却只是虚伪做派,因为就在不远的将来,他彻彻底底的成为了一个共产党叛徒。

1938年,张国焘伺机而动,奔向了自以为是的新道路,投靠了蒋介石。党内多次派高层去劝导都无功而返,张国焘也彻底放弃了共产党身份,加入了国民党阵营。



其实张国焘对组织的背叛早在1924年就开始了,解放战争胜利后,在被查获的秘密资料中显示,1924年5月张国焘在北京被北洋政府逮捕后,经受不住严刑拷打,向敌人供述了李大钊、陈独秀等几十名同志名单,因此受到敌人优待。这些被出卖的同志都被下了通缉令,每日东躲西藏,一部分更是被逮捕入狱,组织受到巨大的损失。

令人不齿的是,被营救出来后,张国焘隐瞒了事实,宣扬自己在狱中忠贞不屈,甚至以绝食以示决心。更可笑的是,张国焘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咬紧牙关不作声,敌人从我口中一无所知。”然而在史实面前,他的谎言不攻自破,留下的只是后人的嘲笑罢了。



剧照

张国焘本来拥有巨大优势,是党内的老人,却因为自己野心未能实现,就将培育自己的党组织出卖,转身投靠国民党蒋介石,更做出一系列损害中共利益的事情。

叛变投敌后的狼狈处境

来到蒋介石身边的张国焘也未曾料到,人们最瞧不起的就是“叛徒”,他叛变后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对于张国焘的投靠,起初蒋介石也十分高兴,自认为获得了一员大将,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待。



国名党各部门对他也十分感兴趣,希望从他口中获取大量中共情报线索,一时之间来款待邀请的人络绎不绝。蒋介石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将他托付给军统局长戴笠,希望他能发挥最大能力为国民党情报事业效力,从此张国焘也正式成为了一名国名党的军统特务。

对于张国焘,戴笠刚开始非常重视,像宝贝一样伺候着,小洋楼、小汽车都安排到位,还专门派出和张国焘同乡的警察局长保护他。戴笠的重要饭局,张国焘永远是座上宾。戴笠也时常将其介绍给自己的朋友,称他为共产党的第三把交椅,对于这样的大人物能投靠国民党,感到非常骄傲。戴笠也相信只要张国焘愿意为他效力,共产党垮台是早晚的事。

对于戴笠的优待,张国焘也自是得意洋洋了一番,却不知国名党从未真正将他当作自己人。毕竟他能叛变一次,就能叛变第二次,这样的人又怎会真正被信任呢 ?



到了军统,张国焘担任所谓的“军事委员会中将委员”,但却空有其名,国民党真正核心的情报任务,他是绝对接触不到,且张国焘在军统一直是处于被监视的状态。国民党对待中共叛徒一直遵循一个原则:“尊而不敬,用而又防”。

张国焘却毫无自知之明,还“满腔热血”的想要在国民党干出一番事业来。他决定开办一个训练班,为军统培养一批特务。戴笠也对他言听计从,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张更是卖力,每日苦思冥想,只为将自己所熟知的共产党的一切信息都“倾心相授”

然而这批张国焘费心费力培养出来的特务,能用的并不多,派出去后工作的成效也几乎没有。这使得戴笠大为恼火,对张国焘的怀疑更深,他认为张一定没有竭尽全力,说不定还是个共产党派来的幌子。



张国焘也很焦灼,他见特务培训班没有成效,便现身说法,当上了劝诫员。对于国名党逮捕来的共产党员,张国焘都去一一劝说,甚至还拿出自己曾是共产党第三领导人的嘘头,来哄骗对方投降自首。这样的无耻行径只会遭到被捕党员的鄙视和不齿,他们宁愿为国献身,也不愿靠出卖组织来求得一丝活路。这样的对比下,更显得张国焘的品行卑劣。

国民党对张国焘的工作大失所望,连带他的日子也越发难过了起来。戴笠对他爱答不理,甚至几个月半年见不到一次,见到便是冷嘲热讽,交给他的特务培训班勒令停止,策反站也被取消。

几年前派给张的小汽车小洋房全部被收回,张国焘失去了往日的威风,连带军统内部上下人员都瞧不起他,给足了他脸色看。选择了错误的道路,投靠了唯利是图的人,对国民党失去了利用价值,这就是下场。



据后人回忆,张自从失了宠,便只得坐起了公交。以往在共产党,大名鼎鼎的“张主席”好歹在山上是有马骑的,到了延安也是有专车可以坐的,真是可笑可叹。

1946年戴笠飞机失事后,张国焘只得另谋出路,几番辗转办起了报纸周刊,明面上标榜自己公正说实话,然而却依然是诋毁共产党的工具罢了。报刊中洋洋洒洒吹嘘国民党能够胜利,但是现实战况却截然相反,失败来得迅猛,来得彻彻底底。

国民党败局已定,1948年,蒋介石撤离大陆,败走台湾,张国焘也跟着逃了过去。撤离之前,曾有旧友劝告张国焘:“你去台湾不如留在大陆,肯定比在台湾好。”然而张国焘却不听劝,他更没想到在台湾会惨遭蒋介石抛弃。



叛将的凄惨晚年

从古至今的叛徒从来没有好下场,张国焘的凄惨晚年便是血淋淋的例子。

到达台湾后,张国焘带着妻儿老小就委屈住在招待所,一心等待蒋介石安排工作。然而几个月过去,国民党那边却无动静,更没有任何人来问候。

此时的张国焘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成为国民党的弃子,他又灰心丧气的带着一家人悄悄离开,迁居香港。在香港的张国焘已然成为一个只求生存的普通人,只能靠在小报社写点文章勉强为生。



1950年前后,毛主席正在大陆指挥着志愿军参与抗美援朝战争,而张国焘则在想方设法投机赚钱。朝鲜战争爆发,黄金价格猛涨,张国焘一心想挣快钱,将家里唯一的存款全部拿来做黄金买卖。

谁知在中国志愿军的奋战下,我们很快赢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金价也大跌一番。造化弄人,本该在大陆作为领导高层庆贺战争胜利的张国焘,却赔得血本无归。

这时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大陆欣欣向荣,充满希望,生存困难的张国焘一家人更是想回归家乡,投靠共产党。

1953年,张国焘写信给毛主席,表达自己想回归大陆回归党组织的意愿,其中写道:“新中国建立,我深受鼓舞,同时也十分愧疚,我决心回归党组织,愿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党中央收到来信后便给出回应:“既然张国焘愿意回来,中央当然欢迎,但是他必须写一个深刻的检讨书,保证改过自新。”

张国焘收到回信,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尽管书信中写得如何真情意切,结果他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回归的诚心,犯下如此大错,连封检讨书就不愿意写,又谈何愧疚?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张国焘仅仅是因为在外生活窘迫,想重新从共产党处获得利益罢了,却又拉不下脸来诚恳地检讨。如此心口不一,虚伪至极的人,难怪晚年会有如此下场。

1958年10月,张国焘生活水生火热,又打起了回归党组织的念头。他托人给中央表示:自己愿意给新中国政府做事,但是得给生活补助。



毛主席收到相关简报后,念及旧情,还是决定给张国焘最后的机会。批注道:“如果张国焘彻底断绝和美国人的往来,便考虑给他生活补助。”然而张国焘却再次拒绝了中共多方渠道派来劝说的人。

三番五次的主动要求回归,却又一而再再二三的拒绝中共给他的机会,生活困苦的张国焘哪来的底气呢?原因只在于他割舍不下美方给予的利益。

抗美援朝胜利,中国在世界上大放异彩,引起了美国的注意。美国亚洲研究中心找到张国焘,用丰厚的报酬诱惑他提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详细信息。天降横财,张国焘兴高采烈的接受了美方前后20次的采访,可谓是绞尽脑汁,和盘托出。



1961年张国焘接受美方邀请提笔开始写回忆录,表面是纪实回忆录,然而了解史实的人都知道那不过是虚伪的个人说辞罢了,是他掩盖自己罪行,自我欺骗的产物。

晚年的张国焘已经顶着叛将的名号无法摘除,而毛主席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备受尊敬,这样大的差距他自然心里无法平衡,在回忆录中更是恶意中伤毛主席。这十足的小人行径,真是可笑至极。

就连他的妻子杨子烈在得知丈夫在回忆录中大写特写毛主席的坏话,更甚至还在诋毁中国共产党,不由得指着张国焘的鼻子大骂:“你真是太没良心了。”



要知道彼时张国焘叛变时,可是未想过要带着妻儿,而杨子烈身处党中央也很是尴尬,最终还是毛主席派人将他们送到了张国焘的身边,就冲着这份恩情,杨子烈也一辈子都对毛主席感恩戴德。

1968年张国焘听说大陆要攻进香港抓他回去接受审判,已是耄耋之年的他恐慌的逃往加拿大,想投靠自己的孩子。但没想到大儿子收入仅够养活自己一家人,于是张国焘夫妻俩不得已搬到免费的养老院。

晚年凄惨度日的张国焘在79岁那年不幸中风瘫痪,成了废人,又搬进了条件极差的免费病院。冬季的多伦多异常寒冷难捱,免费病院的供暖不足,瘫痪在床的张国焘就在一个寒夜中凄惨冻死。



张国焘真是得意时不可一世,失势时摇尾乞怜,手段残忍又野心勃勃。他破坏党的事业,醉心于追名逐利,为此不惜铲除异己,滥杀无辜;他犯错却不改正,有错却不自知,不惜叛变自己亲自参与创立的共产党,没有底线,道德败坏。这样的人活该中年狼狈,晚年凄惨,死后还背负历史的骂名。

张国焘走上了错误的道路,而当初被他瞧不起看不上的毛主席,却用自己的实力实现了人生价值,更成为了中国的骄傲。

以史为鉴,那些真心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奋力拼搏过的伟人们显得更为难得可贵,向他们致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诗长歌
史诗长歌
历史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
3850文章数 3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