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宣布撤军后,越军叫嚣“不让一个中国兵跑掉”,结果却被全歼

分享至

3 月 5 日,我国宣布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已达到预期目的,部队开始撤军。越南太原军区派出312师183团由纳隆向北对121师步步紧逼,竟然派出1个加强营的兵力进至纳隆桥北地区组织防御,还纠集其特工、民兵、公安等进至亭档、魁里、班商、316高地一带活动,并叫嚣 “要紧紧咬住,不让一个中国兵跑掉”,气焰十分嚣张。如不给嚣张的敌人以有力的打击,将对我军防守扣屯和安全撤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此,121师决定从 3 个步兵团各抽调1个营,师炮群抽调5个营参加围歼纳隆以北之敌的战斗。3 月6日战斗打响后,3 个加强步兵营对亭档、纳欢、容博、魁里地区之敌进行出击,给敌以重大杀伤。但由于事先准备不够充分,导致大部敌人溃逃,未能达到全歼的目的。

3 月7日,我50军150师从水口汽运到扣屯,奉命沿121师穿插路线(扣屯、班庄、宗梅、通农、莫隆),一边清剿残敌,一边掩护纵深部队撤军回国。41军毛副军长听到消息后高兴极了,立即建议军区前指从150师调449团配合歼灭敌人增援部队的先头营。军区前指同意后,部队于 3 月 8 日 22 时完成一切战斗准备。

在作战会议上,毛副军长指定121师参谋长张普岳带作训参谋黄侠飞、侦察参谋范小兵组成前指,指挥4个团作战并到主攻营指挥。接着,郑师长下达了作战命令。指示150师449团利用夜暗沿亭档、容博西侧岔路口迂回穿插,攻占505高地后扼守要点,保障翼侧安全。同时以部分兵力直插纳隆桥北岸,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并掩护工兵分队炸毁纳隆桥。最后,还特别强调各部队只在纳隆河北作战,不准过河,河南岸有敌183团主力防守,不得疏忽。

3 月 9 日 4 时,参战部队向指定地域隐蔽开进,121师部队拂晓前全部到位。由于150 师是从四川急调出国作战的,没有临战训练,不熟悉地形、敌情。干部战士全部按寒区着装参战,极为笨重,行动缓慢。再加上他们是从海拔较高的缺氧地区到海拔较低的富氧地区,短时间难以适应,449团在该团预定展开进攻出发阵地的后一道山梁上,由于大量人员中暑脱衣救护,整个部队分散于山梁各处,根本没有进入参战状态,战斗计划只能半途而废。

随后,毛副军长指示:449团全部轻装,当夜零时提前开进,9 日 5 时前到达指定地区,拂晓发起总攻。这次他们吸取了教训,按时到位,完成了对敌合围的任务。

3 月 9 日 9 时 30 分,361团二营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敌前沿阵地。营长下令六连迅速向4、5号高地攻击,四连进至3号高地西北侧待命;5连占领1、2号高地保证营的侧后安全;82迫击炮连在3号高地占领发射阵地,压制4、6号高地的敌人;要炮官呼唤重炮火力向10、11号高地实施火力急袭。六连连长受领任务后,指挥2挺重机枪,2门无后坐力炮在3号高地南侧占领阵地,以火力掩护部队进攻,命令一排向4号高地,三排向5号高地进攻。



三排向敌进攻中,遭遇到4、5、7号高地之敌的火夹击,全排被压制在公路边水沟一线,排长负伤,八班、九班机枪手也中弹牺牲,进攻一度受阻。一排在进攻中也遭到10、11号高地之敌火力侧射,前进困难。因谷深林密、地形于我不利,部队3次冲击未能奏效。经2小时激战,指导员等20多人伤亡,只好暂停进攻。

二营分析了六连进攻受挫的原因,根据当面敌情,营长陈乃富判断4、5、6、7号高地可能有敌1个加强连的兵力,企图卡住公路阻止我军向纳隆方向进攻。于是,营指决定四连加入战斗增强突击力量。随后,四连三排沿公路左侧山梁加入战斗,协同六连夺取4号高地。

六连连长到3号高地东侧,见三排长负伤仍在指挥战斗,重机枪班全部伤亡,满腔怒火,操起重机枪向敌猛烈射击,掩护三排冲击。这时,一排、二排在攻击中又遭敌火压制,前进受阻。四连三排在向4号高地攻击时,也遭到敌火猛烈射击,伤亡5人。此时,敌火力更加猛烈,除使用轻重机枪、手榴弹、60 炮外,还以高射机枪向我猛烈射击,进攻再次受挫。团长和营长分析认为:“地形虽对我不利,但部队却打得很顽强,进攻受挫主要是火力分散没能有效压制敌人火力,战术队形密集。”

“根据当面敌情要先打后插,战术上要小群多路、交替掩护,把3股火力集中在几个要点上才能奏效!” 团领导想出了办法。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