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兵团精神的生成逻辑

0
分享至

原标题:兵团精神的生成逻辑

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兵团精神的生成逻辑根植于兵团人的维稳戍边实践中,深入理解兵团精神的生成逻辑,对于兵团履行“三大功能”、发挥“四大作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逻辑兵团精神源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人民性、科学性和时代性构成了兵团精神的理论逻辑。

兵团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有效维护边疆地区和平安定、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善各族群众生活质量,党中央决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武结合,屯垦戍边,自此,兵团始终把各族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利民之事落实在行动上,兵团的建设发展彰显了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兵团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作为检验标准的理论。以事实为依据是科学性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未提到在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进行生产建设的具体方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也没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兵团的建设是一个全新课题。在兵团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兵团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兵团精神在屯垦戍边的实践中孕育而生,在艰苦奋斗、不断进取中形成,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它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思想精髓,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成型。

兵团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不同的时代赋予兵团不同的使命,回望几代兵团人的奋斗历程,兵团精神既是屯垦戍边实践的精神成果,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维稳戍边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为兵团人建设边疆、维护稳定提供了精神动力。随着时代改变,从屯垦戍边到维稳戍边,在兵团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兵团精神,其内核是与时俱进的,是兵团事业薪火相传的强大精神动力。

历史逻辑兵团精神根植于民族基因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兵团逐步孕育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兵团精神,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辉煌篇章,这是中华民族艰苦创业的历史缩影,是红色基因的延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兵团精神是中华民族艰苦创业的历史缩影。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砥砺奋进,使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兵团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奋斗史的一个缩影。兵团人在屯垦戍边实践中勇于克服生产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兵团成立之初,兵团人所到之处经常是飞沙走石、荒无人烟,但一代又一代兵团人克服千难万苦,从亘古荒原上的军垦第一犁开始,耕耘在边疆的风头水尾,开辟了片片绿洲和万顷良田,创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这正是依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艰苦奋斗的精神。

兵团精神是红色基因的延续。红色基因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传承于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中,体现在兵团人开拓进取的实践中。兵团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精神”在新中国屯垦戍边实践中的延续和发展。兵团人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为基石,着力于改变新疆经济落后的问题,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大力发展了现代农业、工业,带动了当地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改变了新疆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等问题,切实改善了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红色基因流淌在兵团人的血脉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兵团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兵团精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沃土中孕育出来的,其内涵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历史源头,兵团人用自己的无私、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维护新疆的稳定,促进新疆的繁荣发展。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为兵团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为兵团的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实践逻辑兵团精神源于兵团建设实践

一般地讲,任何精神都是对特定历史进程中的实践主体所体现出来的内在价值追求的精炼概括。兵团精神是在兵团建设实践中总结而成,是兵团建设实践的精神凝练,贯穿于兵团建设实践的整个过程。

兵团精神来源于兵团人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70年来,兵团人始终怀着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扎根新疆,致力于边疆建设,他们将爱国情怀融入内心并付诸行动,始终牢记维稳戍边的神圣职责,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成为共和国“永不换防”的哨兵;兵团人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既是维护边疆安宁、巩固边防的守护者,也是辛勤耕耘、精心治理的生产者,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兵团始终坚持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思想,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

兵团精神来源于兵团人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自兵团成立以来,许许多多的有志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投身新疆和兵团的建设与发展之中,为边疆的稳定与繁荣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兵团人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维护了新疆的稳定,还通过共享成果,推动了新疆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兵团始终秉持“不与民争利”“不与民争水”“不与民争地”的原则,将开垦的土地、设备齐全的工厂等劳动成果无偿移交给地方,还为地方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这种“特别能奉献”的品质,已经成为兵团人的自觉行动,成为推动兵团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

兵团精神来源于兵团人艰苦创业的奋斗姿态。兵团发展史就是一部奋斗史。70年来,兵团人发扬埋头苦干的作风,保持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将爱国的情感、奉献的美德、不断进取的理想信念转化为艰苦奋斗、积极创业的动力。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生产条件等不利因素,兵团人勇于克服生产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用人力在万古荒原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在戈壁荒滩和自然环境恶劣的边境线周围建立了一座座新兴城市,将荒地变为充满生机的绿洲。正是这种实干作风,创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兵团时刻以“满状态”深化兵团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依靠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开创了兵团事业发展新局面。

兵团精神源于兵团人开拓进取的主动意识。开拓进取是中华民族书写辉煌历史与创造新奇迹的精神密码。兵团是白手起家发展起来的,从农业到畜牧业、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尤其是兵团建成新疆第一批现代工业,首次在玛纳斯河垦区试种棉花成功,在全国率先推广使用地膜植棉、膜下灌溉、农用航空、测土施肥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巨大的历史贡献生动诠释了开拓进取的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始终是兵团事业与时俱进、不断推向前进的重要法宝。

唯有精神能比阔苍穹,唯有奋斗能改变命运。兵团精神作为兵团人的精神旗帜,其内涵深邃而丰富,是推动兵团事业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更是新时代忠诚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的嘹亮号角,为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张康楠,作者单位:八师党委党校)

来源:兵团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中工网
亿万职工的网上精神家园
145356文章数 110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