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50年国际间谍“阴谋炮击天安门”案侦破纪实

分享至

1951年8月17日,北京王府井大街、前门大街一带人头攒动。人们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跟在两辆囚车后面……这一切全因为囚车上的阴谋炮击天安门的两个人。



1951年8月17日,北京王府井大街、前门大街一带人头攒动。人们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跟在两辆囚车后面……这一切全因为囚车上的两个人——意大利人李安东和日本人山口隆一,他们因“充当美国间谍、阴谋炮击天安门、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等罪名,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军法处判处死刑!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土上处决外国人!

“祝你们今后‘生意’兴隆”

时间倒回到1950年4月初的一天,原美国驻北平领事馆显得比往常热闹。这里正召开午餐会。对美国驻北平领事馆领事柯乐伯来说,这算是“最后的午餐”,他已接到美国国务院的命令:领事馆撤离中国大陆,除他和一部分人员先撤到美国驻香港领事馆外,其余人员全部撤回美国!他的心情复杂极了,像个打了败仗的将军,心头充斥着沮丧、失落和忧郁的情绪,却不得不强装笑脸,和客人们寒暄、应酬。午餐会气氛冷清,来宾之间的交谈少而谨慎,个个怀揣心事。
宾客之中,有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人:曾在二战期间为意大利法西斯情报机关搜集情报,并为日寇进攻我华北抗日根据地提供情报的李安东。两年前,他化名汤尼接受包瑞德部署的情报任务;另一个山口隆一,他是美国战略情报处成员、化名刘逸,北平解放后,他以法文图书馆“中文部图书目录”编辑、日本东京日洲产业株式会社驻北京代理人等身份为掩护,搜集情报。两人分坐两张桌子,却揣摩着同一件事——美国领事馆和武官处撤走后,他们将继续留在北京,为美国情报部门服务。
午餐会接近尾声时,包瑞德端起酒杯,分别走到李安东和山口隆一的桌前,说了同一句话:“祝你今后‘生意’兴隆,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不久后的一天,北京崇文门内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流熙熙攘攘。路边的一条便道上,一个身穿白衬衣、蓝裤子的小个子缓步行走着,不时用余光扫向身边的车流。这时,一辆黑色小车从北向南驰来,无声无息地停在他面前,车门打开,小个子迅速钻进汽车,随它一起消失在来往的车流之中。
这一连串隐秘的动作没引起路人的注意,但没逃脱侦察员的眼睛:这个小个子,就是山口隆一;车上坐着的,则是李安东。
山口隆一把一个装有情报和其他重要材料的纸包交给李安东,从他手中接过70美元活动经费。两人用外语交谈了一会儿,脸上不约而同浮现出阴森、充满杀机的笑意。
汽车驶到天坛公园北门附近,山口隆一从车上下来,混迹于人群,汽车则向南急驰而去。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