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学把握统一战线理论与人民政协理论的契合性

0
分享至

原标题:科学把握统一战线理论与人民政协理论的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特征。”科学把握统一战线理论与人民政协理论的契合性,对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深刻理解统一战线理论与人民政协理论的价值追求一致性。统一战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在于汇聚跨越阶级、阶层和集团界限的各方力量以达成一致目标、追求共同利益,其理论基础在于正视社会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并倡导在差异中寻求共识、在共识中尊重差异,进而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稳定。人民政协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其理念在于依托人民政协组织机体来推进统一战线实践,其实践逻辑在于通过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多重职能,为执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持续注入全新活力。统一战线理论与人民政协理论契合性的本质,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充分认识统一战线理论与人民政协理论的形成过程同向性。革命战争年代,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工作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为党的事业奠定了人心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代,党更是把统一战线作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把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根据中心任务、时代要求和环境变化,不断推进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在处理统一战线各领域重大关系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指导原则,出台了一系列关键举措,形成了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强大合力。统一战线理论和人民政协理论经历了一个相互联系、同向演化和相向完善的过程,涵盖了对中国近代以来政治与社会变革的深刻反思,包含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成果,体现出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实践探索的内在关联性和历史连续性。

准确把握统一战线理论与人民政协理论的社会功能互补性。统一战线理论强调在共同目标和利益基础上,广泛团结其他社会阶层、党派和团体,通过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实现特定时期政治目标。人民政协理论强调大团结大联合,注重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通过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汇聚各党派、各民族和社会各界的智慧力量,共同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一方面,统一战线通过广泛联系和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力量,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凝聚共识和多元化合作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民政协不断完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等工作机制,通过发挥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协商对话、意见征集等方式,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和建议,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积极推进统一战线理论与人民政协理论的创新发展协同性。面对形势变化,要加快推动统一战线理论与人民政协理论交叉研究,在协同互动层面上推动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凝聚各界共识,提高社会凝聚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协调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正性。要筑牢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动力的制度基础,充分考虑实际工作需求和难点,提出具有明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形成理论成果推进实际工作的制度保障。要强化理论研究成果总结推广,系统梳理和归纳统战和政协实践经验,提炼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做法,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统战-政协互动联动工作模式。

(王济光,作者系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

来源:人民政协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中工网
亿万职工的网上精神家园
143122文章数 110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