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遗体变成塑料模型?纪念堂:体重没减,外形也没有缩小

0
分享至



时间1976年9月9日,地点北京,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与世长辞,闻听此讯堪称是举国同悲,而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也为了照顾亿万华夏儿女对他的依恋,国家亦是最终做出了保留毛主席遗体,并设立毛主席纪念堂,供后世人永久瞻仰的决定。



自此,瞻仰毛主席遗体便成为了几乎每一位赴京旅游国人的必须行程,一直以来,人们也都十分感激纪念堂管理局工作人员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看护,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一则流言却悄然浮现,大体意思就是说,毛主席的遗体早已被换成了塑料模型,而证据就是遗体貌似较比最初小了许多。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了将伟人遗体永久保存,相关部门都做出了哪些努力,坊间传闻的“掉包”一事又是否属实呢?



伟人去世、举国同悲

先说答案,所谓主席遗体被“掉包”,早已换成了塑料模型一事完全就是子虚乌有,只不过这也并非是有人恶意造谣,而是一场误会罢了,当然了,此事内情说来话长,若想理清,那咱们还是需要从头,也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逝世开始说起。



众所周知,对于广大炎黄子孙来说,1976年无疑是近代以来,最为令人感到悲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一月初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逝世,七月初,新中国军事第一人朱老总的生命也走到了终点,七月底,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席卷了河北唐山,这一桩桩一件件,领袖的离去、人民的苦难,无不在摧残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更别说早已年过八十,早已身心俱疲、早已积劳成疾的毛主席了。

在一连串的沉重打击下,他老人家的生命亦是进入了倒计时之中,截止至1976年9月8日,主席的身体已然是油尽灯枯,可碍于抗震救灾的工作,以及一系列的麻烦事,他却只能强撑着身体,一边眼看着医务人员将各种管子插入自己的体内,一边利用每天几个小时的清醒时间批阅文件、处理公务。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大半,到了下午将近五点的时候,最后批阅了一份文件后,他心脏跳动的频率变了,变得时而快、时而慢,见此情形,在院方的强制要求下,主席只得放下工作躺下休息,但谁知,这一躺他就再也没能坐起来。



伴随着血压的突然降低,毛主席的生命体征也开始不断下降,与此同时,他的语言能力亦是彻底丧失,到了晚上十点,他的心脏几乎就要停止跳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此时此刻的伟人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于是双眼含泪的医生们赶忙将叶帅等人请了过来,希望能够陪伴主席走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当叶帅走进病房后,眼前的一幕令他既心疼又痛苦,只见曾经意气风发的老友俨然不能动弹,可还没等他说些什么,神奇的是,毛主席的手臂居然缓缓抬起,随即招呼他上前说话,见状,叶帅不敢耽搁,立刻跑上前去紧紧握住了主席的手,然后俯下身去,想要听清对方的话。

只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亦是最终的回光返照了,主席的嘴唇动了又动,却始终没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而随着叶帅的泪如泉涌,次日凌晨零点十分,被推进急诊抢救的毛主席终究还是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撒手人寰,享年83岁。



这一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院、全北京、全国,乃至整个世界,一时间,上到各国的领导干部,下到普通的黎民百姓,不管信仰与否,不管是不是共产主义战士,几乎所有与伟人打过交道之人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尤其是广大中国的劳动人民,更是各个泣不成声,仿佛故去的不是一国之领袖,而是他们的父亲、母亲一般。

这种情况足足持续数日,万民齐哭的景象亦是震撼了整个世界,而与此同时,感受到毛主席强大号召力,以及民众对他的依恋后,中央政治局、中央政府也很快做出了一个伟大又艰难的决定,那就是永久保存毛主席遗体,以供后世子孙瞻仰!

至于为何纠结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毛主席生前曾不止一次说过,在自己去世后不要修陵墓,也不要保存遗体,只需要进行火化,随即安葬到湖南老家落叶归根就好,因此,保存遗体的做法,既违背了他火化的想法,又将其留在了北京,着实是不太尊重他老人家的遗愿。



但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又着实离不开毛主席,正所谓“孩子哭了找妈,大人哭了想他”,无法再见到他的模样,这让老百姓如何能够接受呢?

一边是主席遗愿,一边是群众声音,该怎么选难度可想而知,不过最终中央领导人们还是选择了后者,原因很简单,毕竟毛主席向来最听老百姓的话,听从人民群众的意见处理他的遗体,想必他老人家在天有灵也不会怪罪吧。



保存遗体

1976年9月9日凌晨零点十分,一代伟人、新中国的缔造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三岁,闻听此讯堪称举国同悲,而为了纪念他,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亦是最终做出了永久保存遗体,以供后世人瞻仰的决定,那么问题来了,这件事是由谁主办,他们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话接上文,待做出决定后,党中央没再犹豫,立刻成立了“毛主席遗体保护小组”,并将徐静博士等人请了过来,让他们尽快制定出一个详尽、可靠的遗体保存方案。

当接到命令赶到中南海之际,徐静等人还并不知道自己将要完成的任务,而当得知,他们居然被任命,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保护之际,几人更是瞬间大脑空白,直到数分钟后才渐渐缓过神来。

说实话,闻听此言,他们的心情堪称复杂至极,原因很简单,一方面,能够接到这个任务,算得上是党和国家对自己的莫大信任,他们应该感到荣幸才对。

可另一方面,保存毛主席遗体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但凡他们有一点失误,进而导致主席遗体受到哪怕一寸损伤,那自己就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到中央、受到全国人民的仇视与唾骂。



这般巨大的代价是任何人都无法承担的,徐静等人感到畏惧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即便如此,最终他们也还是选择了接下,不为别的,因为举国上下除了几人外,别人就更是外行了。

就这样,在夏末炎热的气温下,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遗体保存工作正式启动,为了防止遗体变质,他们利用起了身边的一切,将毛主席卧室的卫生间当做了工作台,随即立刻对主席的遗体进行了全方位的防腐处理。

而与此同时,随行的医务人员也不敢耽搁,他们有的替毛主席修理头发,有的为毛主席整理遗容遗表,经过数个小时的忙碌后,永久保存的准备工作这才结束,而接下来就该轮到制造无菌环境了。

众所周知,若想实现遗体的长时间保存,制造出一个无菌、隔绝氧气的稳定环境至关重要,而在当时那个年代,水晶材质的棺椁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但凡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怎样在短时间内找到大量的水晶矿石,以及制成的水晶棺是否清晰透明却成了难题。



无奈,在9月13日“水晶棺小组”成立后,组员们只得先行制造一个临时替代品,即,光学玻璃水晶棺,用其暂时保存主席的遗体,随即再从全国各地收集水晶矿石。

为此,北京605厂与中国地质总局堪称是绞尽脑汁,一边钻研技术,一边全国奔波,这才总算在收集了五十二吨一级熔炼水晶的前提下,于毛主席逝世十一个月后,也就是1977年8月,制作出了纯度“六个九”的正式水晶棺。

1977年8月20日,毛主席的遗体成功转移到了水晶棺内,由专人运送到了纪念堂中,并于当日中午十一时许,正式开放了瞻仰权限。

从这一刻起,人民群众终于可以随时随地瞻仰伟人的遗容了,从这一刻起,前来参观纪念堂的人民群众亦是络绎不绝,而曾经负责替毛主席遗体进行防腐工作的带头人徐静博士,也以纪念堂管理局局长的身份,承担起了几十年如一日的保护、讲解工作,一直以来,大家对她都十分感谢,感谢她为毛主席付出的一切,但岂料,不知从何时起,一系列的谣言竟席卷了这位功臣。



有人认为毛主席的遗体保存不良,早已出现了“缩水”、“风干”等情况,也有人觉得,主席的遗体或许早就被“掉了包”,如今摆在纪念堂的很有可能只是塑料模型而已。

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徐静辟谣

自毛主席去世后,徐静博士便承担起了伟人遗体的防腐、保护、讲解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人民群众对她的付出与贡献亦是有目共睹,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许多流言蜚语却席卷了这位功臣,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1983年底,毛主席的九十周年诞辰开始说起。

彼时,徐静作为纪念堂的负责人员发表过一次公开讲话,其中内容很简单,一方面是谈及主席遗体的保存情况,另一方面则是欢迎全国人民踊跃前来参观、瞻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遗容遗表。

闻听此讯,一时间举国上下几近沸腾,尤其是老一辈无产阶级战士们,更是无惧风雨、日夜兼程,从全国各地赶来替毛主席他老人家“祝寿”,而在这般的热情之下,很快纪念堂内便人满为患了,数以十万计的客流量与每天限定的门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抢到票的人欢欣雀跃,没抢到的人无比落寞,要么只能放弃,要么就继续排队等待明日放票。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不单会降低人民群众的热情,更是辜负了建设该纪念堂的初心,于是乎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瞻仰到毛主席的遗体,徐静博士便大胆的提出了一个改革方案,即,无需购票,直接用身份证就可以入场参观!



该政策一出,最开心的就数老百姓们了,前来参观的人与日俱增,最巅峰时,每天的客流量都能达到六万次以上,然而凡事有利也有弊,来参观的人多了固然是好事,却也架不住人云亦云、七嘴八舌,俗话说得好,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毛主席遗体的保存情况也发出了无数种看法。

又是说毛主席的遗体变小了,又是说遗体好像是塑料做的,质疑会不会是纪念堂方面私自更换了呢?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起初时徐静还尚未在意,还是直到越来越多的冷眼相待指向了她,她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在一番细致入微的调查后,徐静博士也总算弄清楚了大家误会的原因,于是乎就在1989年3月,她便再一次现身公众,并用通俗易懂的话做出了解释。

大体意思很简单,首先,毛主席的遗体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的问题,民间传说的塑料、保存不当等情况并不属实,其次,至于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谣言,根源也不是有人恶意诽谤,而是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灯光效果的变化导致主席的面色发生变化,这才让人们误以为是被塑料制品替换了;



其二,由于纪念堂内每天人山人海,每位游客瞻仰毛主席的角度都不同,而水晶棺在不同角度下,内部呈现出的情况也不同,这才会让人产生毛主席遗体变小了的错觉。

简而言之,一切都是误会,而闻听此讯,那些质疑的人也总算闭上了嘴,不单闭嘴,还有不少人向徐静博士送去了诚挚的歉意,毕竟他们发出质疑也是出于对毛主席遗体的担忧与爱护,并不是刻意针对某人,如今一切安好,自然是皆大欢喜,不是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人读史
人人读史
人人都读历史
248文章数 8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