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李德回苏联后,他留在中国的老婆和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分享至

说起李德,就不得不提起当年的红军长征,他可以说是与红军长征有着直接联系。

但其实,李德并不是中国人。那么,他是如何参与到中国革命中来的,这中间有着怎样的渊源,在中国期间他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初到中国,被重视



李德是地地道道的德国人,出生在慕尼黑。

在他青年时期,出于对革命和和平的向往,加入了共产党,但由于当时德国的社会环境复杂,他被捕入狱。

两年后,经过多方运转被释放,随后前往苏联,并进入军事学校为期三年的学习。

也正是在苏联学习期间,他认识了当时共产国际领导人博古,这成为了他革命道路的转折点。

博古对李德的印象非常好。



由于我国当时无论是对共产党的建立管理方面,还是领导革命方面都没有经验,需要共产国际提供帮助,此时博古则作为领导人来负责具体事宜。

在机缘巧合之下,他遇到了完成军事学习并被派往中国执行任务的李德。

博古认为李德在苏联学习过先进的军事知识,当时能够达到这一点的人寥寥无几,于是,就说服李德留下来,并让他负责红军作战指挥事宜,拥有绝对指挥权。

而李德从未被如此重视过,认为自己终于遇到了伯乐,于是就留了下来。



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是李德却没有因此而受到什么影响,待遇都是一切从优,甚至专门为他修了一栋房子,里边也是按他喜欢的风格来装修。

除此之外,他内心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也油然而生。

二:步入婚姻

李德在中国有过两段婚姻,第一任是萧月华,二人的结合全靠组织的撮合。

在组织内,李德曾多次向博古表达过自己想结婚的心思,博古也对此格外上心,托人打听合适的人选。最终,他们选中了萧月华。



萧月华出生于贫苦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众多,有九个人。为了养活生计,父亲会在农忙之余给别人做工,以赚取基本的生活费用,而母亲则在家里照顾孩子们。

在那个年代,如果家中实属贫寒,过不下去,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将女儿从小卖去当童养媳,而萧月华就是如此,她从一出生就被卖到当地一户杨姓人家中当童养媳。

一九二四年,对于萧月华来说是她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年。



年仅十四岁的萧月华跟随杨家人在工厂里做童工,根据萧月华后来回忆道:

当时厂内童工人数很多,快占据了一大半,每个人都很瘦弱,因为她们比较便宜,所以各个工厂的老板也乐意雇佣她们。有时还会对她们进行打骂,但为了赚钱也不敢反抗。

一九二四年五月,当地开展革命活动,许多有识之士都加入其中。

慢慢地,也会有人去工厂里宣传革命思想,此时的萧月华已经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逐渐地,她的思想开始改变。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想生活过得好,革命是必不可少的”。

而她也开始追求上进,成为当时工厂里第一批上夜校的女工人,誓要为革命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后来她加入当地的党组织,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主要负责的是妇女工作的宣传。

直到一九三二年,因工作需要,被派往江西瑞金。也正是因为这次调动,造就了她和李德的结合。

从萧月华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对生活不屈服,对革命有激情,有信仰的人。

当组织有意撮合萧月华和李德时,苦于无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担当萧月华的“说客”。这时,博古想到了萧月华的领导同时也是同乡的李坚贞。

当李坚贞找到萧月华并说明来意的时候,萧月华是坚决反对的,因为她一心只想干革命事业,暂时不想考虑个人事情,并和李坚贞说道“即使要考虑,也不能是李德”。

萧月华为什么这样说呢,难道是和李德有什么过节吗?

原来,李德有一件当时组织内都知道的“丑闻”。



有一次,李德看到了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同志,立马就被她身上独特的气质所吸引。

于是,就一直跟在其后大声表白,且用的是德语。众人都围了上来,很好奇他在说什么,李德看着众人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可能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在中国对情感的表达大多是含蓄的,尤其是那个年代,而西方则开放大胆。

就在这时,有一位男同志的出现让李德傻眼了。原来他是那位女同志的丈夫,并且可以听懂德语。

他告诉李德这位女同志是自己的妻子,希望他可以放尊重一点。李德听后尴尬不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至此,组织内的人们都知道了李德“求爱”的事情,女性都对他避而远之,觉得有点“轻浮”。



通过这件事,就不难理解一向传统的萧月华为什么会说结婚对象“不能是李德”。

但李坚贞依然不放弃,告诉萧月华不要着急否定,可以试着接触一下。萧月华看着自己的领导兼同乡一直劝说自己,就决定先相互了解。

在之后的二人接触中,李德向萧月华诉说着自己对革命的看法以及在苏联时期学到的军事知识,渐渐地,萧月华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认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人,加之二人都有着对共产革命的信仰,萧月华也最终接受了李德,二人于一九三三年由组织批准结婚。

三:矛盾接踵而来

刚结婚时两人小日子过得还算是甜蜜,但随着时间一长,矛盾就逐渐增多。

由于李德是德国人,骨子里有那种德国人浪漫的情怀,而萧月华则是中国传统的女性,对于婚姻来说追求的是安稳朴实,这就导致两人在婚姻上的首要问题就是观念不同。



有一次,李德买了一块巧克力和一束花摆在家里的桌子上,准备给萧月华惊喜。

谁料回到家的萧月华看到后,并没有像李德想象的那样高兴,因为她认为:

现在正值困难时期,所有人的吃食都是最普通的青菜和山药蛋,而李德却花费钱做这些事情,是不符合革命初衷的。于是,就让他把这些东西退了,这让李德感到非常不满。

在日渐的相处中,萧月华还发觉李德有暴力倾向。

据说有一次,睡梦中的萧月华越发感觉到饥饿,于是就吃了放在桌子上的饼干,李德听到动静起来查看,发现萧月华正在一块接着一块地吃饼干。

这时他毫无征兆地走到妻子身边,拳脚相向,这让萧月华感到手足无措,但由于男女力量悬殊,萧月华只能守着,这时李德的翻译听到动静立马赶过来并拉开李德。

此时的萧月华被打得脸色发青,默默地哭着。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