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东梅:最像毛主席的毛家后代,曾坦言:我不想活在外公光环下

分享至

1972年,一个女婴诞生在上海,她的名字叫做孔东梅。

孔东梅的外公正是人们熟知的毛主席。当时,因为全国经济十分困难,李敏一家人的日子过的也是捉襟见肘,所以,最初李敏得知自己怀孕,还在纠结自己要不要留下这个孩子。

毛主席得知女儿一家的困难,心中非常担忧。于是,他连忙写信过来,又送来一笔生活费,劝说李敏一定要把孩子留下。

就这样,孔东梅才能够在人世间降生。



毛主席后代

对于这个小孙女,毛主席自然是百般疼爱,他几次写信过来,询问李敏孩子的状况,还时常在信中嘱咐,让李敏有时间就把孩子带来中南海,让自己看看。

就连孔东梅这个名字,也是毛主席亲自取的。

“东”是传承毛主席本人的名字,而梅花是毛主席最喜欢的花。

毛主席欣赏梅花高洁的品格,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孙女也能拥有梅花一般的品质。

这个名字带着毛主席对于自己外孙女的祝福,但很可惜的是,直到毛主席去世,他也没能亲眼看一看这个孩子。



李敏(前)和孔东梅

这成了李敏和孔东梅永远的遗憾,那个时候,想要和毛主席见上一面也不容易。

毛主席身体不好,而且他又那么的忙碌,长期居住在上海的李敏也不能随意的跑去中南海。

毛主席去世的时候,孔东梅的年纪还太小,她对于自己的外公已经没有什么印象,很多故事,都是从父亲母亲的口中听说的。

但是,新中国所有的人民都发自内心的敬爱的毛主席,孔东梅自然也不例外,每次在历史书上读到关于毛主席的故事,孔东梅都倍感赞叹。

他们没见过面,可是,血脉之中的联系是不会断的。



外公的精神成为了孔东梅人生之中最宝贵的指引,渐渐长大的她,了解到了更多关于毛主席的事迹,做人做事的时候,她都以毛主席留下的教导为准则。

她告诉自己,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但是,身份也常常为孔东梅带来困扰。

人们见到孔东梅后,说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她和毛主席长的真的很像。

这话倒是不假,把孔东梅的照片和毛主席的照片摆在一起,两个人长的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甚至,连嘴角下面的那颗痣,位置都分毫不差。



对于这件事情,孔东梅也常常觉得,这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但是,这样说的人多了,孔东梅也觉得苦恼,因为,她也多次对人们坦诚讲过:

“我不想生活在外公的光环之下。”

毛主席的外孙女,这个身份,在外人看来很值钱。

孔东梅只要出席几个活动,或者随随便便接几个采访,就会有数不清的报酬劳送到她的手里,因为人们对于毛主席的家庭是好奇的。

他们这些后人,从一诞生,就注定要承受各式各样的目光。

可对于年少的孔东梅来说,人们的目光是一种负担。



因为,她清楚的知道,自己和毛主席无论长得再像,都是两个人。

她的人生是不可能完全复制毛主席的,而且,那个时候的她也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坦然的去面对“毛主席的外孙女”这个带有光环的身份。

难道,真的要利用这个身份去为自己换取名利吗?

那绝不是毛主席想要看到的,毛主席生前一直告诫自己的家人要低调朴素。所以,孔东梅也并不想让毛主席失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